学习数学的良好心理素质

2009-08-11 09:01臧诗军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数学

臧诗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明代思想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斯进自不能己。”教师创设必要的情境,设计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新异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依据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个性差异的学法指导,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集听、说、演、画、动手于不同层面的活动方式,在开放式的多途径训练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经过几年的数学教学,我发现:学生数学成绩能否提高,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主体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力把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在”。如在教学圆柱、圆锥的认识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剪刀、浆糊和其它教具。上课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圆锥,做好了再仔细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外形,回忆制作过程中所做的圆柱、圆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外形像圆柱、圆锥的物体,然后再安排他们尝试圆柱、圆锥拼成可爱的图案等。这样既可以将学生置于现实的情景之中,激发了其好奇心,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用心体验,轻轻松松掌握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新学知识,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能力,达到了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消除了学习数学的枯燥乏味的感觉,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关心每位学生,增进师生感情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学得好或乐意学的科目,都跟该学科的任课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该科目老师平时注意关心同学、爱护同学,而学生对该老师也非常的敬佩。正是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的良好氛围对学生学习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为这种动力,学生由喜欢其老师到乐意学习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变老师要学生学而成为学生要学。这个道理很简单,相互报应,学生得到了该科目老师的爱护、帮助,必定喜欢该老师,对该老师有良好的印象,所以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上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言而喻,如果该科目的老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毫不关心,随教随丢,或因为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上课时回答问题出错就大声训斥,甚至体罚学生,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或逆反心理,产生消极的情绪,势必就对该老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反面的影响。

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根据观察,我将我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给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分别找到学生和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找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为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症下药,使学生能够为自己设定一个科学的、自觉的学习计划。

2. 注意对学生学习跟踪调查,极力发现他们在学习上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学困生,我尤为重视。在课堂上及时表扬与鼓励,在抓住时机,个别找以谈话,给以父母般的温暖,给他们以新的学习动力和勇气。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我也是以说服教育为主,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而不是做简单的训斥了事,以免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注意从平时的细微小事入手。俗话说的好,教师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的榜样。老师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向学生,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更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自己完全融于学生。如:遇到天气突然变阴,我会对学生说:“下午上学时别忘了带雨具。”天气骤然变冷,我会对学生讲:“要多穿几件衣服。”同学生病了,我会问:“需要老师的帮助吗?”春季是流行病多发季节,我每天为他们晨检,发现异常,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就医。当有学生请教时,即使工作再忙,再累,我都会以亲切的笑脸给学生做细致、耐心、热情地讲解,一遍不懂,再来一遍,直到学生解决问题为止。学生临走时,我还会说上一句:“下次遇到难题尽管来找老师,老师很乐意为你解答。”放学了,我会亲切地跟他们道别分手,祝他们天天快乐。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学生通过和我长期的接触,磨合,理解了我对他们的真诚的关心,使他们乐意接近我,甚至主动找我谈心、聊天,我再把握时机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激励他们好好读书,认真学习。这种情感交流不断巩固深化,有效地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期待的教育效应

课堂应该像断臂的维纳斯,倾斜的比萨塔一样真实地、自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课堂是老师与每一位学生心与心的交换,是师生生命对话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该把“体验”与“共享”当作课堂教学的行为动词,使课堂真正成为“真实化”、“生活化”理想图景。教师利用自身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强、自爱,无忧无虑,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把期望和爱倾注在好生的身上。作业先改他们的作业,后进生最后只是草草了事,上课时提问爱让他们回答问题,且经常表扬他们。所以好生是更好,后进生是更差。那么如何取长补短,将这些有效的用于中、后进生的身上,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这样一名同学,在五年级升六年级时,数学成绩特差,但是我没有对其另眼相看,而是经常找他谈心、聊天,给他排解内心的障碍,找回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为他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课堂上我对他从不随便批评,而是常说些“你很聪明。”“你能行!”等等之类鼓励的话。只要他取得一点成绩,我就及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逐渐消除自卑心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有一次上课制作数学模型,他比其他同学做得都快,而且很好,我就抓住机会鼓励他说:“你真行吗!制作得又快又漂亮,老师认为你真的很聪明,如你在学习数学中稍微多花一点时间,你的数学成绩也一定会很好的,是吗?”该生从我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中,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就这样,通过我反复的鼓励,反复的表扬,他的数学成绩慢慢地提高了,也慢慢地找到了学习的兴趣,树立了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帮助他找回学习数学的自信,他也一定会在班集体中昂起头,挺起胸,扬起理想的风帆,用行动来赢得同学们的赞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师爱的阳光应该更加明媚,师爱的甘露应该滋润每一个学生,付出总有回报,你的每一个学生都将是你辛勤耕耘而结出的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数学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学包圆锥粽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