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贝看病,你的“学问”够不够?

2009-08-07 01:51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问体温宝宝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邵荔、殷姿

专家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朱盛国

专家指导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晓东

专业指导上海中福会托儿所资深教师陈昌玥

宝宝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呢?

新手爸妈知道去医院看病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你会跟医生打交道吗?过来人爸妈的经历如何,愉快的、尴尬的、恼火的?

爸爸妈妈,和医护人员打交道,你会怎么样?本刊和新浪亲子频道做了联合调查。

看病小调查

1、你对儿科医生的印象如何?

A、好7.89%

B、不好34.21%

C、不好说57.89%

2、你希望医生能满足你哪些要求?

A、耐心解答你对该疾病的问题39.47%

B、给予实际有效的护理方法28.95%

C、尽快帮宝宝解除病痛30.26%

3、如果医生无法在就诊时解答你的疑惑,你会向医生要联系方式吗?

A.会25.33%

B、不会66.67%

C、无所谓,下次再问8%

4、你觉得医生会给你联系方式吗?

A、会7.89%

B、不会55.26%

C、不好说36.84%

5、你觉得带宝宝看病,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A、好医院人多,要排队,等待时间很长52.63%

B、医护人员脾气不好,没有笑脸,宝宝会害怕13.16%

C、对一般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放心28.95%

D、其他,比如怕开药、做检查等环节有问题5.26%

6、你有什么办法来缓解就诊烦恼?

A、多一个家长带宝宝看病,两人分工,比如一个负责排队挂号,一个负责带着宝宝57.89%

B、答应宝宝看病后带他去玩,或买他想要的玩具7.89%

C、在看病前或平时跟宝宝做去医院看病的模仿游戏,教他如何配合医生13.16%

D、了解相关医院的情况,并且对宝宝的常见疾病多一些了解,有备无患68.42%

E、学着换位思考,体谅医生并且尽量配合医生治疗宝宝13.16%

调查中,大家把等待时间长列为最普遍的一大看病烦恼。不可否认,现在去大医院,总是一个科室一天四五百号病人,四五个医生要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看完,也真是一项挑战。

而带宝宝看病。更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医生满意的不到五成,相信其中的问题也真不少。我们就一起来一次“看病之旅”吧!看看你的“学问”够不够吧!

准备篇——

为免到时看到“济济一堂”的景象让你乱了阵脚,你可要做足“功课”,节约下宝贵的时间。有妈妈说,去看一次病在医院起码待上3个小时,而大部分时间都“等”没了。怎样“浓缩”这些等待的时间?

了解看病的一般流程

一般看病都要挂号、看病、付费、化验(检查)、看病、打针、付钱、拿药。这些是必要的步骤,有时会反复数次,有的医院分设窗口。所以,初次就诊的你要把医院的看病流程尽量记清楚,下次再度光临就能“熟门熟路”。另外,初次看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打电话、上网查询

一般医院都有电话可以咨询,甚至有些医院还可以电话咨询详细的医生门诊时间。如果是上网的话,可以按照网页上的医院、科室等来搜索你所需要寻找的医院、科室、医生等信息。

各大医院也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医院的名称能查到相关信息。而且,现在有了更快捷的办法:想要省去那令人无奈的等待时间,网上预约吧!

网上预约的注意事项:

1根据网站上的相关说明了解预约流程和具体能够获得的服务内容。

2具体的预约就诊时间、预留时间等若有疑问均可与网站沟通确认。

3申请注册、付费时,先将预约登记网站上所写的医院及专家查清。

4查清网站背景,咨询其他过来人妈妈的意见,避免受骗上当。

5网上预约的名额较少,是由各医院安排的。在预约后,网站一般还会发短信通知你具体的预约就诊时间。请务必准时。

实战篇——5位妈妈传授“看病经”

有句话说“久病成良医”,其实看病能积累不少经验,下面5位过来人妈妈都“身经百战”啦,各有各的“真知灼见”!

泳成妈:要打有准备之战

关键词:等待

带孩子看病,做好诊前准备很重要。比如耐心观察: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发病,持续了多久,症状如何,可以把体温、呕吐次数等记录下来;备好外出用包:装好奶瓶、尿布、呕吐袋、熟悉的小玩具、书等,拉稀的话还应带好便样以备及时化验;高效利用等待时间:找一个通风的窗口附近,给宝宝讲讲故事,做做安静的游戏,最好是有关看病的,这样能让宝宝更快地过渡到看病状态。像我女儿对字很感兴趣,我会和她在候诊室里一起认字。天气好的话,可以到室外,跟大自然多接触。要注意及时为宝宝补水,戴好口罩,不建议小朋友之间互相游戏。

“真知灼见”分享:

·错开高峰。一般高峰时段在早上8~10点和下午1~3点,可以在下午4、5点去看夜门诊。医生是轮流值班的。

·反复没治好的病,可考虑看专家或特需门诊。

可馨妈:医护人员要专业

关键词:输液

原本想就近,在家门口的社区门诊输液方便,可护士的态度让我失望。

那天去输液,女儿胆怯地躲在我身后:“妈妈,我怕疼!”“别怕,阿姨会很轻很轻的!”我安慰女儿。然而,忙碌的护士根本就没空搭理我们,只是机械地和着药水。“不要挡在我这里,到前面找个位置坐下来。”过了几分钟,护士走过来。“阿姨,你轻一点!”就在女儿央求她时,她居然一把逮住女儿的手将针插了进去。女儿被吓得大哭,我也被她的粗暴给激怒了:“你怎么这样?”她太忙,根本就没时间理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她,我只好先安抚女儿。“妈妈,我的手疼!”原来,针扎得有问题,女儿的手一下子肿得老高。“麻烦你过来看一下!”我尽力克制着不满的情绪。护士看了看,不得不将针头拔下重新扎。“请你轻一点,她毕竟是个孩子,也是个病人!”原本不需要我提醒的话却要我再三强调我决定下次不来了。

“真知灼见”分享:

宝宝血管细小、好动,静脉输液时容易走针,家长要谨防穿刺点血流不畅形成肿块。

宝宝的心肾功能较差或不太完善的,以慢速滴注为宜,一般在每分钟20~30滴之间较妥。药水若滴得太快,宝宝会有不适之感。

拔针后,用药水棉花紧按针口5分钟,按压后不要揉按,否则会造成局部皮肤青紫。

烁烁妈:“看病游戏”驱散恐惧

关键词:恐惧

每次去看病,毫不夸张地说,儿子的哭声总要惊动整个医院。简直是震耳欲聋。儿子还极其不配合,医生

对他总是威胁加利诱的,检查结束,立刻毫不客气地把我们撵出诊室再下医嘱。每一次,我总像打一场恶战,精疲力尽。

如何使看病不再成为沉重之旅呢?

在看了《皮皮放屁屁》、《忙忙碌碌镇》之后,儿子对书中看病的情节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医生”的游戏,可以长期玩。我们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并时不时交换角色。

“说‘啊,把舌头伸出来!”“嗓子疼吗?”“红肿!扁桃体发炎。”看病的程序就这样渐渐了然于胸了,儿子对医院不那么畏惧了。再则,宝宝的爸爸是医生,就带他去医院玩了几次,儿子对穿白大褂的人也消除了戒备心理。儿子很着迷于“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再来医院,儿子的表现好得超出我们的预想。

在儿童医院里等待的那种氛围让宝宝预支了许多痛苦。我会让儿子辨认医院里各种各样的车,因为他喜欢车,或让他注意某位小朋友,猜他得了什么病?怎么生病的?在编故事中让他淡忘不安与痛苦。这样“等”就不那么难熬了。

“真知灼见”分享:

·用游戏来驱散恐惧。

·投宝宝所好地转移注意力,让等待更平静。

·陈述病时,客观真实、简明扼要。

珑珑妈:找对好医生

关键词;专家

并不是说专家级别越高就越好,对新生儿和婴幼儿来说,临床经验丰富、诊断能力强、用药谨慎的医生比较好。我比较熟悉的王主任,从来没有因为珑珑生病而要求验过血、拍过片。所以,珑珑3周岁内看病少吃了很多苦。

一般好医生会让你对宝宝最早的症状、出现症状前的活动、饮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好转情况,吃奶和大便等情况一清二楚,要有全面观察的意识。尽管常去看西医,但西医也少不了观察宝宝的气色、精神面貌。小宝宝在病情较轻时也会乐于玩耍,如果医生对宝宝较熟悉,就能捕捉到微小的变化。

在相熟的王主任出差期间,我曾带珑珑到其他医院看咳嗽。吃药一周后没好转,药没吃完,我又给她服用了两周,还是没好。王主任回来了,我把情形告诉她后,她大吃一惊,“这个药用一周就要去复诊了,你怎能让宝宝吃这么多药?”我这才意识到,我没问医生用药的周期、限量和复诊时间,而医生想不起来告诉病人也是常有的。

“真知灼见”分享:

·仔细观察、详实汇报。

·勤问、勤复诊,不要虎头蛇尾。

·尽量固定一两位医生求医。如不能固定,要告诉医生之前就诊、用药情况。

葱宝妈:让宝宝和医生“套近乎”

关键词:就近

早上8点,葱宝妈用家用体温计量得女儿的体温“38.5度!”葱宝妈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昨天,葱宝就开始发烧,经过一夜的睡眠和退烧药的药物作用,热度没有退下去的意思。葱宝妈决定立即上医院,于是带着葱宝和外婆一起上了出租车。

去儿科医院?还是附近的医院呢?儿科医院离家十万八千里,现在这个时间那儿估计人满为患了!就近去区中心医院吧!

不到10分钟就到了区中心医院。一溜烟地办完挂号手续后,护士给葱宝量体温。“40度了!先去打退烧针!”没想到,体温一下子窜这么高,小屁股上被戳了一针。接着慢慢等叫号,体温开始逐渐下降,其间葱宝妈还抱着葱宝到处转转,熟悉穿白大褂的医生。区中心医院的病^不多,等了三刻钟就轮到了。

“葱宝,叫阿姨!医生阿姨喜欢葱宝哦!”葱宝妈抱着葱宝进诊室后,就指着医生给葱宝介绍。听到阿姨这样熟悉的称呼,葱宝明显少了戒备。当医生在葱宝的胸前、胸后摸摸听听时,葱宝很配合。接下来,可能由于没有事先告诉葱宝要张大嘴巴,当医生拿着压舌板要看喉咙时,葱宝开始哼哼唧唧,抗拒了!医生说扁桃体发炎了,最好验个血。验血时,葱宝妈的惯用“伎俩”又派上用场,让葱宝叫阿姨,和阿姨握手,不经意间便抽了手指血。呵呵!还好,验血结果白细胞指标并不高,医生说热度已经下去了,挂水、吃药都可以。最后,跟医生商量了下,葱宝妈决定先配点药回家吃了观察一下,如发生多次高烧再来医院。为保险起见,临走还跟医生要了联系方式,如有什么异常能及时向医生咨询。

“真知灼见”分享:

·就医文件归档。把宝宝的医保卡、病历,包括以往的化验单等,专门放在一个小文件夹里,单独摆放。

·让宝宝熟悉医院和医生。只要医生允许,可以让宝宝叫医生、摸摸听筒,这样迅速拉近宝宝和医生的距离。宝宝都很“通情达理”的,家长只要事先沟通,宝宝会很配合哦!

专家篇——看病之中有“学问”

医生希望家长做的:

1带齐宝宝的病史资料;

2要带上宝宝,有的家长出于各种原因不带宝宝来看病会影响诊疗效果;

3仔细描述病状,比如咳嗽多久,有没有痰,何时症状较明显等;

4可用数码摄像机等现代设备在家中记录宝宝的一些发病情况,这是针对一些较难记录下来的特别疾病,如抽动症、癫痫等。

医生喜欢有“学问”的爸妈

要想让宝宝的病赶快治好,就要做有“学问”的,易与医生沟通,并能配合医生治疗的家长。有“学问”指:

1有经验——一些带过宝宝的长辈带宝宝看病的话,会比较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能提供较为有用的信息。

2有见识——一些较了解疾病常识、治疗方法等科学常识的家长,会保持较好的心态陪宝宝度过生病的日子。

给忙爸忙妈推荐好方法:

现在,爸爸妈妈都是大“忙”人,难得能请出假来带宝宝看病,祖辈自然而然承担了这一重任。问题来了,宝宝到底什么情况他们不清楚。先沟通。如果你要请老人带宝宝去看病,就得把病症交代给老人,这样就不会到时一问三不知,既节省时间,也能有助于诊治。

记纸条。在家把宝宝的症状记在纸上,看病时请老人带上交给医生。朱医生说,这样的记录比口头随意的交谈要简洁,而且有条理,一目了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耐心陪。宝宝第一次生病,爸妈免不了担心忧虑,此时爸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比如,感冒一次,会发烧,咳嗽,总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有时还会更长。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是,耐心鼓励宝宝抵抗疾病,在饮食起居方面予以调整,并且观察病情是否须上医院。

上网查。如今网络发达了,许多信息都可以即时查到。还有不少在线咨询病情的网络平台,使爸妈解决起宝宝的小毛小病来更得心应手。

另外,家里常备一本医学普及书,并同一两位好医生交朋友也是不错的方法。

中医提示:

中医中药对防治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独特,并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后调理。

例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缓解期和发作期;

呼吸道的其他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

其他病症,如厌食、营养性贫血、多发性抽动症等。

看中医小常识

中医是以“望诊”为主,一般看舌苔、喉咙,对3周岁以上的宝宝会切脉。

中医会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等对症下药。中药怎么熬、怎么吃

汤药主要是以根茎类的中草药为主要材料熬煮,一般步骤为:浸泡——煎煮——浓缩。

煎煮时水不要放太多。

治疗感冒的药不宜煮得过久,煮5~10分钟煮沸即可。补益、调理类的药要煮半小时,分次服用。

治疗寒症的汤药需趁热喝,起清热效果的汤药需凉下来喝。

年龄越小,每次喝药的量越少,一天喝4~5次,根据疾病轻重来服药。

服药尽量选在饭前或两餐饭的中间,这样药物容易吸收,而且不容易呕吐,个别寒苦伤胃的药物要饭后服用。

中药一般比较苦,可加少许白砂糖调味,不要加蜂蜜,以免发生性早熟。

西医提示:

一些数字

●儿童专科医院里一般依据的是肛温,比较适合婴幼儿,因为肛温能较准确反映体温情况。口腔量得体温36.3℃~37.2℃为正常体温,但易受哭吵、进食及吸入气温的影响,口腔测得体温一般比肛门量得体温低0.3℃~0.5℃。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低热:体温为37.3℃-38℃;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高热:体温为39.1℃~41℃;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中性粒细胞分类超过60~70%的,且C-反应蛋白超过8mg/dl以上的,提示有细菌感染。

一些情况

腹泻——

宝宝不同的大便性状,提示其不同的临床病理变化。

如果腹泻次数多,要谨防脱水,观察是否有眼眶凹陷、嘴唇干、前囟凹陷、尿少等脱水迹象。

如宝宝腹胀,要引起重视。

冬天宝宝腹泻后,还很容易继发肠套叠。可观察是否有以下情况:面色苍白,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呕吐,反复哭吵,果酱样大便等。

过敏——

家属是否有过敏史。

初次使用某抗生素后若出现皮疹、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的,则表明宝宝对该药物过敏,应立即请教医生,并记录药物过敏情况。

对某些容易产生过敏情况的药物要慎用。比如青霉素必须经过皮试后才可使用。耳毒性、肾毒性药物都需在医生指导下慎用,轻易不用。

对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要特别当心,只要是外来物质都可能被机体当成异类抗原产生过敏反应,比如空气中的粉尘、花粉、油漆味,使用的药物、化妆品,甚至某些食物等。

特别参考:什么情况下,你必须带宝宝去医院,参见2009后1A赠阅画刊《你是宝宝的护理专家》

玩游戏,争做健康好宝宝

陈昌玥

在平时和宝宝做些游戏,帮助宝宝熟悉看病的情形,减轻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更可以建立爱护身体的健康意识呢。

游戏一:宝宝长高了

准备材料:长纸条若干、蜡笔若干。玩法:

1先用纸条做一个长高娃娃

把一张长条纸一折四。

让宝宝在纸的第一格上画上脸,正面是哭脸,反面是笑脸。

在纸的第二格的正反面画上身体。

在纸的第三格的正反面画上手。

在纸的第四格的正反面画上脚。

一个会长高的娃娃就做好了。

2和宝宝一边折纸条,一边讲故事,增加趣味。妈妈讲故事,爸爸扮医生。故事开始了:

宝宝生病了,很难受。第一天,宝宝不吃饭,变小了一点;第二天,宝宝不吃水果,又变小了一点;第三天,宝宝不睡觉,越变越小……

后来,宝宝到医院去看病,神奇的医生给宝宝吃了一粒药,第一天,宝宝爱吃饭了,变大了一点。第二天,神奇的医生给宝宝喝了一瓶水,宝宝变得爱吃水果了,人又变大一点;第三天,神奇的医生给宝宝在身上轻轻地按摩了几下,宝宝睡觉睡得可香了,人越变越大,宝宝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宝宝可开心了,人人都叫他健康宝宝!

做完游戏,宝宝不爱吃药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游戏二:保护我自己

准备材料:一张大大的白纸、宝宝运动和游戏时的照片、胶带若干、彩笔、娃娃、创可贴、纱布。

玩法1:做个特别的我

先和宝宝在镜子前照一照,摸摸自己的脸和手、脚,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然后让宝宝躺在白纸上,爸爸妈妈沿着宝宝的身体旁边画,画出宝宝的身体轮廓,接着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将胶带粘贴在墙上,让宝宝边照镜子边画出自己的五官和小手小脚,变成了一棵宝宝树。

玩法2:能干的我

鼓励宝宝先将生活照分类,哪些是小手干的,哪些是小脚干的,哪些又是小嘴干的?让宝宝根据照片上的内容,粘贴到相应的部位,感知身体各部位的重要性。如:小手可以剥豆、可以拿东西。鼓励宝宝将这些照片粘贴在小手上。

玩法3:受伤了怎么办

·通过和宝宝对话,让他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引导他思考。讨论:娃娃摔跤了?怎么办?你该怎么帮助她?

·准备创可贴、纱布等材料,鼓励宝宝学习操作包扎伤口、安慰娃娃。

·宝宝说说怎样玩才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让宝宝不怕看病的小人书

俞燕

下面介绍的这4本书,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能让看病、拔牙、动手术这样的“大事”变得轻松有趣,甚至令人期待。不妨在宝宝生病时与他共读。

《第五个》

作者:[奥]杨德尔,[德]荣格

发条坏了的企鹅、少了一个转轮的鸭子、右手绑着绷带左眼戴着眼罩的布熊、背上贴着创可贴的铁皮蛙,还有最后一个:鼻子断了一截的匹诺曹,5个玩具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门开了,出来一个,再进去一个,门马上又关上了。门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谜底渐渐揭晓,原来是一间小小的玩具诊所,还有一个笑眯眯的和气医生……

玩具代入了孩子们的角色,孩子们想到候诊时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一定会产生十二分的共鸣,而教会孩子善待自己的玩具应该也是意料中的收获。

《我会把你治好的》

作者:[德]雅诺什

小老虎病了,好朋友小熊向他保证:“我会把你治好的。”小熊帮小老虎包扎,给小老虎做好吃的肉汤,让小老虎睡在丝绒沙发上,帮小老虎盖上豹皮被子,招呼朋友们来看望他……哪个小孩子不希望像小老虎一样“病”一次呢?不用去上学,所有的朋友都来看望,吃爱吃的东西,被精心地照顾,而且,最终只不过是“斑纹错位”类的小毛病。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作者:[日]五味太郎

鳄鱼的牙蛀掉了,只好捂着大嘴去看牙医。他非常害怕。牙医看到鳄鱼捂着大嘴过来了,他也非常害怕。他俩心里都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看完这本绘本,孩子们一定会乖乖地去刷牙,连鳄鱼都害怕的牙医谁不怕呢?不过,即便是真的需要看牙齿的孩子们,一定会鼓足勇气勇敢地迈进牙医诊所,因为他们知晓了一个秘密:牙医居然也会害怕!

《玛德琳》

作者:[比]路德威·白蒙

玛德琳是一个顽皮的女孩,她不怕老鼠,还敢对老虎说:“噗——”可是一天晚上,玛德琳坐在床上哇哇大哭。救护车把玛德琳拉到了医院里,原来她得了阑尾炎。两个小时的手术过后,她的伙伴,另外11个小女孩在老师的带领下来看玛德琳,看到玛德琳的病房里放满了玩具和糖果,她们都“哇”地叫了起来,玛德琳还骄傲地展示了她肚子上象征勇气的刀疤。结果,11个女孩子一起哭了起来:“哇——我们也要割阑尾炎!”

小编的话:

有句老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更何况宝宝。

宝宝小毛小病不断,你焦虑;医院人满为患,你焦虑;宝宝吃了药打了针还不好,你更焦虑。但你要相信,“身经百战”的你,会越战越长“学问”的!就像烁烁妈说的“一支优秀部队的素质、战绩与平时的训练有关,看病也是如此。生病不只是痛苦,还有趣味,不只是灾难,还是一种经历。”

当你有了就诊常识的准备,学着站在医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便能和宝宝一同从容面对“令人生畏”的医院了。

猜你喜欢
学问体温宝宝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比多少的学问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一”的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