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09-08-06 10:03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28期
关键词:出远门游记特质

新书推荐

《后美国世界》

[美]扎卡利亚

中信出版社

定价:35元

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海里德·扎卡利亚重新界定各国经济强弱,剖析全球发展及美国强权地位的变数。

《说吧,记忆》

[美]纳博科夫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28元

纳博科夫经典自传式回忆录,作家心灵深处通往虚构世界之秘途,白银时代记忆和文学流亡生涯的追述。

《大学梦寻》

鲁育宗

上海书店出版社

定价:40元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大学三十年历程的全景式的报道,以写实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1977~2007年间的中国大学校园变革和人物风云。

《中国经济转型30年》

蔡昉主编

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36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本书作者各自选取了一些重要角度,尝试展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提炼和分析相关经验和教训。

《艺术与我》

钱君訇

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20元

本书收录7钱君匈先生的文章、词曲,演讲录、书信等,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清舒高逸的人格精神。

景观深处的文章

徐庆全

俗语云:“看景不如闻景。”说的是,名胜古迹景观,传说得很热闹,书上写得也很喧哗,但实地去看,不过如此尔尔,让人大失所望。这话有一定道理,的确有一些景观,属滥竽充数之列。不过,绝大多数的景观,是包蕴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只是在一般的旅游者眼里,因为知识所限,无法发掘出而已;而对于文化素养很高的游者来说,闻景去看景,看景更胜于闻景,其着眼点在于景观深处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了这样的着眼点,景观深处就作出文章来了。譬如邵燕祥的《出远门》。

邵燕祥是著名的诗人。在一般人眼里,诗人多少是与常人不一样的“怪物”:作诗要用典,历史知识要丰富;作诗需要独到的眼光,要“于无声处”能听到“惊雷”。这是诗人的特质,而因为有了这种特质,诗人就有些或孤傲索居或纡郁自虐乃至自杀——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邵燕祥则有诗人的特质却无其怪异,日常交往中平和得一塌糊涂,像一尊笑面佛;而一旦作诗为文,他的“典”,他的眼光,就显露出与常人不同的诗人做派。

《出远门》是邵燕祥的游记作品集,内中收录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出行札记,像80年代的《最后的森林——写给林区的文学同行们》《武夷山“御茶园”》,90年代的《泰山七题》《再过三峡》,21世纪的《带一本“李白”去皖南》等引起关注、流传甚广的文章,在书中都得以重温。

与时下一些真真假假的游记作品——作为一种还算热闹的文体,游记却一直没有得到评论的好评——相比,邵燕祥的游记,透露出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他没有堆砌常识,而是从常识中解读出不“常识”;他不无病呻吟,而是为“病”而呼喊。在《最后的森林》一文中,从大兴安岭写到神农架,森林因为人为的破坏所导致的覆盖率降低,使邵燕祥“游”心忡忡——“期望中诞生了《森林法》,但是从《森林法》颁布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种种情况来看,我们的国土还没有摆脱‘无法无天的阴影!几篇文章、几首诗、几部小说简直无足道了”。诗人由游而沉思的呼喊,不由得让读者与其一起发出“悲夫”的慨叹。又如《再过三峡》,作者以1963年与1997年两次出游经历作对比,“重游,要么是弥补一些缺憾,要么是添加些新的遗憾”,而不幸的是,重游给作者增加的是遗憾,环境的污染使美丽的三峡“竟成了万里垃圾沟了么”?作者在“游兴大减、诗意全消了”的同时,笔端自然流出“不再践踏我们的江山!”的呐喊。作者由游而思,由思而记,由记而浸入人文关怀,使这部游记读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邵燕祥是刻意这样引领读者的。他在序言中写道:“把《出远门》作为这本游记性散文的书名,我偏又想到,我的几乎所有随笔杂文,包括有些思辨性的文字在内,难道不都是我的人生游记——留下了我在生命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么。人生如寄,人生如旅,‘犹似飞鸿踏雪泥,总要留下一些痕迹。而所谓游记,也就是标志着这里那里地名的雪泥鸿爪吧。”

雪泥迟早有消失的时候,但印在《出远门》中的爪痕,却不会随之消失净尽。

猜你喜欢
出远门游记特质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春风(外一首)
你看见了什么
超市游记
天大的误会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