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立新 王吉庆 冯元霞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和发生。稻株受害后,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
1 症状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魔,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魔,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2 病原 稻纹枯病病菌为一种真菌,无性态为Rhizocto—niasolani Kti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菌丝初为五色,老熟时浅褐色,较粗,有分枝,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每个细胞有细胞核3~23个,平均4~8个。菌核由菌丝体交织纠结而成,初为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扁球形、肾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有少量菌丝与寄主相连,靠病斑的一侧稍凹陷,成熟后易脱落于土壤中。菌核大小不一,明显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由10~30层坏死细胞构成,约占菌核半径的1/2左右,除细胞壁外,无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层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及丰富的颗粒状内含物。菌核具有圆形小孔洞,即萌发孔,菌核形成过程中通过萌发孔排出分泌物,菌核萌发时菌丝也由此伸出。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2~4个小梗,其上各着生1个担孢子。
3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春灌时,菌核漂浮于水面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危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危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的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
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每667平方米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菌核在12℃獈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6~10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纬。
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水,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4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的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
4.2 打捞菌核 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捞并带出田外深埋。
4.3 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4.4 药剂防治 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时施药,控制病害扩展,过迟或过早施药,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1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的田块,需要用药防治。前期(分蘖末期)施药可杀死气生菌丝,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后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施药,可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的垂直扩展,保护稻株上部功能叶不受侵染。常用药剂是井冈霉素,每667平方米可选用20%井冈霉紊水溶性粉剂40克,或5%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25毫升或2.5%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水剂(纹曲宁)250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