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红 徐 胜
【摘要】文章从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成因及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问题日益显著。利率风险,指的是由利率波动而引起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市场价值的变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损失的可能性。通常用权益价值随利率变化而变化的量来衡量。利率被看作是资金的价格,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他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因此利率风险也是最核心的一种金融风险。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银行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复杂程度建立风险控制体系,金融监管机构应将利率风险纳入重点监控的对象。早在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就专门发布了《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则》,列举了11条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则,用来指导商业银行如何控制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应该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
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利率进入频繁调整阶段。从1996年到1999年,我国连续降低利率。最近两年来,利率调整更加频繁。2007年一年之间,央行连续6次上调利率。2008年,央行上半年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下半年又连续5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全年共调整利率10次。频繁调整的利率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的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按照来源的不同。利率风险可被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分线、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重新定价风险也被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的重新定价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对称,另一方面来源于中央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以定期存贷款为例,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按存单开户日所定利率付息,而定期贷款实行“合同利率,一年一定”的政策,即这部分资产实际上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全部随利率变动在一年内重新定价,存款采用固定利率而贷款则是采用浮动利率,银行即使在资产负债数量、期限匹配的情况下,仍存在巨大的重新定价风险。
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收益曲线风险。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形态发生变化,即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这就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基准风险也被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基准风险是同一期限的资产、负债由于利率波动幅度不完全一致而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表现为同期限存贷款业务定价的基础利率不同,在我国利率非完全市场化情况下,基准风险表现为同期限存贷款业务利率变化的不完全相关。如果存贷款利率变动幅度不同,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利率风险。
期权性风险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期权性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客户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支取存款,会致使银行净利息收支变化的利率风险。名义利率的上调往往会使人们产生利率幻觉,不论实际利率上升还是下降,部分储户可能提取未到期的存款,并以较高的利率存入;而当利率下调,贷款人可能会提前偿付贷款,以更低利率重新贷款。这些提前偿还的未预期资金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根据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客户可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提前提取定期储蓄存款。对于贷款,银行虽然有规范性协议不能随意提前还款或收回,但实际工作中,面对一些客户在利率下调时提前还款并重新贷款要求,处于同业间的竞争中的银行,往往顺应客户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因具有较高的杠杆效应,还会进一步增大期权风险,可能会对银行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和我国利率自由化进程的逐步展开,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利率管制状态,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意识十分薄弱,利率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法十分落后。因此,对银行利率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成因
1、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制度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我国目前的利率体制是有控制的浮动利率管理体制,即央行制定一定时期的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可在此基础上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一定比例的上下浮动利率体制,利率水平的制定及利率结构的调整都集中于中央银行,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国家不仅管理着存、贷款利率水平,还管理着贷款利率的结构,目前只有部分利率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小幅浮动。同时利率运行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这些因素一起使利率难以灵活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价格的变化,这样商业银行在面对市场需求时,只能被动接受利率风险,而无法利用利率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控制。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同业竞争加剧,市场资金供求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存贷款仍然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对优质客户市场的整体判断基本一致,信贷资产管理手段相似,银行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银行资金供应相对充足。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融资成本控制意识逐步增强,市场应对利率风险的规避机制正渐渐形成。这些因素,使得商业银行缺乏主动调整率风险的运作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银行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以存款的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素质较好的大型企业纷纷到资本市场寻求融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下降。部分具有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些企业常以下浮利率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给银行收益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商业银行能从事股票发行,承销和自营等投资银行核心业务,则可以通过证券投资等业务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提高银行收益。然而,目前严格的企业管理使得银行难以进行这样调整。
3、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不足
利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总行和央行利率政策的贯彻执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分级授权、分级审批等方面。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利率风险控制自上而下缺乏统一认识。商业银行缺乏专门管理利率风险的职能部门,许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没有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内容,也没成为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核心,利率风险完全成为一种内部自然消化的过程。大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由于缺乏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软件,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很难采集,信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导致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反应迟钝。一旦遇到利率调整,便对突如其来的利率风险无所适从。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策略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快进行,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现实的利率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高效地进行利率风险控制,是目前急需致力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西方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告诉我们: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利率市场化环境适应期后,西方商业银行已普遍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商业银行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微观主体,应当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商业银行应当努力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应当重新确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来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一套完整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是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基础。在银行具体运行中,应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利率风险管理小组,对利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现代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必需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它的实际作用,是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2、科学准确地预测利率风险是有效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利率走势预测、利率风险测量和利率风险监控。及时预测市场利率变动走向,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选择最佳的规避风险措施。在进行利率预测的时候不但要包括预测利率水平的变化,而且也要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预测。利率走势预测包括利率变动方向、变动水平和利率周期的转折点等。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利率预测方法。巴塞尔协议将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作为防范利率风险的手段。风险利率的准确测量师开展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科学准确的预测结果将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负债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3、建立和完善的兼顾风险控制和经营效率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将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商业银行根据本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商业银行总行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战略目标需要,制定并公布本外币的基准利率水平。总行确定对各分行在总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浮动权限。对于外币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总行可根据本行利率管理战略需要,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基准,在充分考虑全行的外币资金成本、外币存款费用、外币贷款费用、外币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同业竞争情况、外币存款的利率供给弹性和贷款的利率需要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利率水平。
4、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指导,政府要从外部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
中央银行应当建立起与利率市场化相应的决策程序和独立的决策机构,应当增加中央银行利率决策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健全金融业的法律监管体系,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成立专门负责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部门,建立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利率风险监管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利率风险监管的法制化。
【参考文献】
[1] 张子强: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成因及风险控制[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2).
[2] 高旭喆:具有隐含期权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重庆大学,2005.
[3] 刘慧、李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压改进措施[J].中国金融,2004(9).
[4] 王秋群: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J].工作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