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淑云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适当引入数学知识,既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又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一、运用曲线图进行直观教学
例一:复习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如下图。
有些历史知识如人口变化、经济发展情况等,分布在课本的各个章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运用曲线图教学,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上课时先用多媒体投影出以下资料: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
1.第一个坡,从夏朝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2000多年时间,中国人口增长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
2.第二个坡,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160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口增长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和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
3.第三个坡,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中国人口增长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四亿三千万左右。
教师可以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出以上描述的大致曲线图,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适时地提示、点评、总结。
①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②唐朝时人口增多,出现了人地矛盾,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带来哪些影响?
③清朝人口猛增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④上述情况对于我们今天制定人口政策有何指导意义?
例二:复习1840~1956年我国主要经济成分。参考下图。
五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
教学方法同上例一。
画曲线图是历史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曲线图教学直观、一目了然,教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我们在探究历史问题的同时与数学知识实现了链接,学生想象力丰富,易于迸发出创造灵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令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运用数学换算历史年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近两年高考常涉及干支纪年问题。怎样将一些历史纪年转化为学生所熟识的公元纪年呢?这就需要数学知识了。
1.干支纪年。
公式:第一步:(公元年份-3)÷60得余数x;
第二步:x÷10所得余数对应天干;
第三步:x÷12的所得余数对应地支。
例如:公元2009年的干支纪年这样计算:
(2009-3)÷60得余数x为26;
26÷10余数为6对应天干“已”;
26÷12余数为2对应地支为“丑”。
故2009年为已丑年。
2.公元换算成年号时,年号年数由“公元年数-年号元年+1”而得。如: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是贞观几年?
由“公元年数641-贞观元年627+1”可得641年为贞观15年。
年号换算成公元时,公元年数由“年号年数+年号元年-1”而得。如:民国24年是公元何年?由“民国年数24+民国元年1912-1”可得民国24年为公元1935年。
运用数学换算,学生把前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而又转化为能力。
三、运用集合方法进行历史教学
例一:复习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即A)、《望厦条约》(即B)和《黄埔条约》(即C)。这些条约单靠死记硬背不仅显得枯燥乏味而且浪费时间。如何能让学生轻松把条约内容记住、记牢是历届师生研讨的重要课题。不妨运用集合方法试试。
先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出相应的集合图,然后师生再共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集合的交集部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美国将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体现在哪里?
3.法国又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
4.通过上述学习,你有何认识?
例二:复习史学著作《史记》(即A)、《汉书》(即B)、《资治通鉴》(即C)。方法同上。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集合方法能使学生精力集中,观察细致,思维敏捷,识记速度加快,也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获取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恰当运用数学知识,不仅有利于历史的学习,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又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