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波
情意因素在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着定向、维持、调节、激励的作用。情意因素是文学艺术史教学中的提升结果,也是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定向、维持、调节、激励的因素。抓好情意因素,小而言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历史学习的促进作用;大而言之,能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作用,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情意因素(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性格、习惯、态度、兴趣、成功、创造等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获得除历史知识掌握以外的其他体验与收获。怎样以文学艺术史的教学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情意因素呢?一言以蔽之,以教学过程中作为方向、功力的情意因素,去提高作为教学结果追求的人的情意因素。
其一,教师应力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运用和谐的、愉悦的、积极探索的学习气氛去引导或转变学生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教师选取恰当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载体,营造出课堂的“情意氛围场”,在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体会和诠释中师生双方产生互动和情绪感染,实现师生情意因素的同频共振和共同提升。
例如,在讲授当代影视时,可以李安和他导演的《卧虎藏龙》和《断臂山》为载体,师生共同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命题进行更深层的情意体会。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片段的感受、分析、探讨,真切地理解和感受到李安导演两获奥斯卡奖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影片采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叙事风格,即隐晦、细腻、留白,运用母体文化的思维和审美方式,去诠释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从而让学生体悟到:人类的文学艺术,首先是以民族的形式而存在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的文化应该保留与弘扬,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唤起对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感大有益处。
其二,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情意因素的定向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把学生的情意定向在参与认知的过程之中。学生能否建构起完善的文学艺术史认知结构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呈现的知识结构是否清晰,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呈现的方式是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定向、积极的心理驱动,从情感上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被深深吸引,进而主动地陷入思考也就很自然了。因而,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意定向。
摇滚乐是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停留在音乐欣赏和对代表人物的介绍上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欣赏猫王和甲壳虫乐队代表作品的同时,要让学生思考:摇滚乐之所以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体会到摇滚乐之所以能走向世界,除了其演唱的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情感上能引起世人共鸣,有着许多打动人们心灵的东西。我们可以We Are The World(《四海一家》)这首著名的摇滚乐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图书查询等手段对它的来历、创作经过、作用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认知和情意因素上都会产生一种新的主动建构,在进一步感受摇滚乐自身魅力的同时会更深地体会到人类的良知、爱心和社会责任感,领悟到“幸福与和平”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美好祈愿。不论贫富,不论肤色,不论贵贱,不论民族,音乐可以将人们团结在一起,她为世界上每一个有理想有良知的人而存在,这才是音乐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永恒魅力所在。
其三,我们应当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以文学艺术作为载体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要将质疑引入课堂,让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困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然后各抒己见,合作交流探寻答案。教师必须明白在教学中教师答案不是最重要和唯一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答案的过程方法和对学生观点的尊重和理解。要营造寻疑解疑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让学生以实事求是和勇于表达自我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文学艺术史的学习活动中,经历问题的自我提出、共同思考、谋求解决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困惑和疑问:我国的传统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和许多的地方剧种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喜欢,政府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大力挽救?是否真的能让它们起死回生?传统戏曲最终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对于这些有现实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都必须尊重它们的产生,理解它们的合理性。学生通过思考、争辩,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看法上可以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但有强弱之分;一些已转化为弱势艺术的民族文化,我们该如何去保留、如何去传承、如何去创新;人类社会需要的应当是多元文化;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同时又不失自身传统的民族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学生在质疑思考的过程中以情意因素导向支撑促进,在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下,他们的情意因素会得到很好地体现与提升。
其四,在注重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尤其是乡土资源作为文学艺术史教学的载体,开拓我们教学的视野和空间,让学生在更真实、更贴近文学艺术的场景和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情意因素。
总之,重视文学艺术史的教学,并把它作为提升学生情意因素的重要载体是非常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情意目标的达成应该是春雨润无声、水到渠成的,情意的生成和培养应当是真实、自然和师生互动的。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认知活动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的,当情感因素受到忽视、压抑甚至抹杀时,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我们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充满人文主义的光彩,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