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丁 雨
本报特约记者 伊文
据《纽约时报》8月2日报道,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前,布什政府曾计划对其发动网络攻击。但由于担心附带的损害,这一计划被最终放弃。奥巴马上台后,新一届政府重提网络攻击计划,并开始着手制定网络攻击的规则和战术,再次引发担忧。
报道称,数名已经退休或现任的白宫、五角大楼和军方官员披露了相关机密任务的细节,其中一些仅被考虑,另外一些则被付诸行动。其中,对伊拉克的网络攻击打算冻结萨达姆政权存在银行中的数十亿美元,并摧毁伊拉克政府的金融体系。由于这一攻击可能引发全世界金融动荡,并波及中东、欧洲甚至美国本土,当时的政府放弃了这一计划。但美国军方及情报机构曾得到批准,在战争打响后摧毁伊军方和政府通信系统。除了炸毁手机信号台和通信网络之外,还包括电子干扰和攻击伊电话网络。这一攻击的确带来了附带损害。美国官员目前承认,攻击行动使伊周边一些共享电话和网络服务的国家服务暂时中断。另一场类似的意外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军攻击塞尔维亚的通信网络,却影响到了国际通信卫星系统,使其服务在几天内遭遇干扰。
布什政府曾认真研究网络攻击,奥巴马要将网络战付诸实践。一位匿名高级官员说:“我们非常担忧电脑网络行动所带来的二级和三级作用。”他承认,这些担忧曾迫使美军方放弃数次任务,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美现在是在自我威慑,因为至今还未解决上述担忧。美政府对于附带损害的担忧不禁使人想起了核战争时代,当时对于放射源扩散到平民的担忧也曾让美军方的效率、合法性和道德遭到质疑。但也有军事专家表示,网络战的附带损害并不像核战争或生化战争那么可怕,目前的担忧可能有些过头。但一些电子和网络专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虽然网络攻击没有硝烟,但对通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电子攻击可能造成更广泛、持久的损害,特别是当电网和水处理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由电脑网络控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