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宗源
中共贵州省委始终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贵州”,实现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时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一次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尤其注重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确保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贵州作为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始终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抓机遇、扩内需、打基础、保增长,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着重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针对2008年初严重雪凝灾害、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注意根据贵州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特点,及时研究制定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意见》,突出以抓好项目建设来迅速扩大投资总量、改善经济运行条件、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在中央的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中央在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投资中安排支持贵州48.45亿元、共计3560个项目,涉及到重大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等领域;在2009年第二批新增投资中,中央又安排支持贵州43.22亿元,并在中央财政代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债券中安排支持贵州64亿元,拉动全省投资快速增长。同时,抓住国家实施产业振兴计划等机遇,促进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的振兴;注重以煤、电生产为关键,果断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加紧推进国有困难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针对基础设施仍然滞后的“瓶颈”制约,突出抓好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贵阳至广州的快速铁路已开工建设,贵阳至昆明、成都、重庆、长沙和南宁等5条快速铁路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启动实施了贵阳市域快速铁路环线建设,将在5年之内建设省会贵阳通往全国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7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极大地缩短贵州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快公路网络建设,着重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力争10年内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为贵州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平台。加强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建设,贵州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水利枢纽工程即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获得立项并开工建设,同时加大了地下水资源的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实施配套工程等抓紧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水利扶贫,基本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
努力保持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克服严重雪凝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经济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速由一季度下降2%转变为全年同比增长10.2%;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1%、24.8%和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2.9%左右和8%以上;特别是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注重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谐贵州”。
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疾苦的实际问题。着重针对当前就业困难和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积极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再就业等服务工作,共培训返乡农民工25.72万人,安排就业15.17万人。同时,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基本实现了以县为单位应保尽保,建立了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巩固了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省参合农民达到2800多万人,参合率达92.1%;全面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194万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紧紧抓住中央把贵州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的重大机遇,针对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抓好4.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专门召开全面启动实施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动员大会,提出要力争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目前80万户农村一级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搬迁改造任务;坚持租售并举,努力解决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针对农村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从今年1月起将全省村干部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力度。深入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和政法部门领导大接访活动,畅通信访渠道,依法及时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一些问题,妥善处置因库区移民、矿群矛盾、企业改制、就业安置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积极推进“平安贵州”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有力的物资保障、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和及时准确客观的信息发布,妥善处置各种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把煤矿、道路交通和消防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继续打好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强化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隐患排除治理,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连续5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双降”。
三、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注重把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
问题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总结和汲取“瓮安事件”教训,强化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对瓮安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专门编辑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案例与启示》,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以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对照检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特别是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注重解决好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始终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认真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注重“开门”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十分重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整改,依据民意看效果。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开展“大摸底”活动,征求了1200多个部门、单位和近20万名党员、群众的意见,查找并梳理了存在的问题近5000条;为开好省委常委会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全省各市(州、地)党委和省直部门征求了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立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信箱”和开展“献良策”活动,广泛征求到全省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上千条。在省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形成过程中,专门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在全省各市(州、地)、县(市、区)和省直工(党)委召开了群众评议会,并将省委常委会的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都及时在《贵州日报》等省级主要媒体摘要公布。
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和所怨,尽力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我们组织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深入开展“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活动,各单位的党支部及党员共结对帮扶2066个贫困村,引进项目约9800多个,捐款捐物折款近2900万元;元旦、春节期间,还广泛开展了“科学发展、情系民生”帮扶慰问活动,共走访贫困村1270个,慰问困难群众20.6万余人。同时,还专门安排和投入慰问金,慰问了省属国有企业的困难职工家庭7000余户,帮助符合条件的1.78万困难职工落实了相关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