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语言

2009-08-01 04:48徐华良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规范习作小学生

徐华良

【缘起】

今天一早,我刚到教室,同桌谢炳就冲我喊道:“周正勇,昨晚在咱们班的QQ群里怎么没看到你啊?‘潜水去了吧?”我回答说:“是呀,昨晚,我在教我那菜鸟表姐玩QQ游戏呢!”

每每批改学生的日记,类似新鲜的词语能搜罗一大堆。这就是平时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网络语言。诸如以“酷”表示有个性,以“美眉”(MM)来称呼女子,以“恐龙”来表示憎恨,学生早已经用的得心应手,至于“顶”、“灌水”、“PK”等词汇更是驾轻就熟了。的确,随着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广泛普及,由网络催生的汉语变体——网络语言,因其幽默诙谐,简洁形象,自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学生作文中赫然出现,冲击着传统语言的表达习惯,对学生写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天真无邪的小学生遭遇“网络语言”,张大了惊讶新奇的眼睛,并欣喜地运用于作文而得意洋洋,作为肩负传播母语文化重任的语文教师,是给学生当头棒喝,粗暴扼杀,还是积极引导,正确运用?

【反思】

众所周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常以缩略语、谐音、数字语言、符号语言、新新词语等形式出现。虽然网络语言这个新生事物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不断的争议,但是,网络语言进入书面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入学生的作文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语言是交流应用的工具,语言的生命在于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于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而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纵观我国的语言发展史,充满魅力的汉语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遵循便于日常应用的原则。她不仅融合了本民族的优秀语言,还吸收了外来文化,所谓“有容乃大”。而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有着极强的时代感,散发着生活气息,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许多词汇也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它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

网络生活已经走进了学生的世界,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为什么不提倡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呢?写作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觉之意。学生习作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达,在小学生习作中出现网络语言,其实就是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的表现,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剥夺学生使用这种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表达的权利。与其排斥网络语言,不如怀着一颗宽容心去接触乃至接受,去了解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导下一代创造健康、富有民族特色的网络语言。当然,我们所说的“提倡”不等于全盘接受,我们所提倡的是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让我们的学生在享受习作快乐的同时,也能保证习作的品位。

【对策】

网络语言和任何一种语言一样,都有优劣之处,就目前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的确存在一些品位低下、信口雌黄、乱造词汇、生搬硬套的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小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的能力较弱,辨别能力不够,这使得他们不能辩证地对待网络语言。而他们又正处于语言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如果对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品位低下和生造的词语不加抵制,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引导学生使用纯洁、健康、规范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网络语言,我们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一、辨别优劣,倡导绿色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交际价值上,既然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乐于使其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交流,这说明网络语言存在着亲和力和生命力,是语言中的活跃部分,是现代汉语的一种补充,是语言多样化的表现。语言在发展,语言也需要规范,但规范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规范不是规范。

接受了网络语言,也不等于就可以滥用它。对于学生作文能否运用网络用语,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用语的随意、不规范,甚至五花八门,就用“一刀切”、“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我们可以加强指导,让学生了解网络用语不象普通话那样规范,也不如地方语亲切,虽然随意性强,但不少借用了汉语的谐音、喻意、字型特点、字音的缩减等,可以说是一种异化的语言。了解了,使用它,可以选择适合情景的词句运用于作文中,作为作文中的一点佐料,但不能特意为了赶时髦而把网络语言罗列于作文中。

对于青少年因追逐时尚而在习作中滥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与其一味地排斥网络语言,从而和孩子产生隔膜,不如宽容一些,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利弊,教育学生不用粗俗的语言,使用文明健康的语言。网络语言中科学规范的,健康有益的,新颖、别致、简洁、有生命力的语言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正确使用;那些不文明的,低级趣味、江湖黑话式的语言,很可能会以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应引导孩子去批判并坚决制止。所以,老师们应主动知晓网络语言,在鱼龙混杂的网络词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

二、巧妙引导,激发创作潜能

小学生习作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崔峦老师说得好:“习作,重在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个性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也就是说,小学生作文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作文本身,更主要的是学生作文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表达的自由。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人为此津津乐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灵活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作文练习,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不应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也不应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为的是表情达意——感受世界,表达自我,而网络语言恰恰给小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特殊的、便捷而又心领神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简单、新奇、灵活、诙谐,富有创造性,反映了他们追求时尚、崇尚创新、张扬个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事物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模仿欲。那么,只要有助于学生表达,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用自己熟悉的网络语言表达,当然无可厚非。

作为语文教师,对此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而应顺势利导,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潜能。更何况语言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某个词语是否规范,不应当拿现有的标准和习惯来衡量,而应当让它接受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像“炒鱿鱼”、“大款”、“托儿”、“AA制”、“卡拉OK”

等新词语出现之初,也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而不好的语言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

三、大胆运用,注入写作活力

好作文的标准是:内容清新,是学生当下生命的一种体验。网络语言的简便、快捷、幽默,就能给学生的作文注入新的活力。它以其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轻松幽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据了解,学生觉得,用了这种语言,有一种“我手写我心”的愉悦感。我班学生坦言“平时的小练笔我们使用这样的语言,可以活跃思维,开阔作文思路。”的确,学生作文就是在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中才得以发展的,运用了网络语言的学生习作更显幽默风趣、充满生气。

众所周知,目前网络在现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有作用。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些新新语言可能成人觉得难以理解,但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他们可以抛开平时写作“一本正经”的模式,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寻求到最便捷的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

关于网络语言,正好应了那句俗语“走到哪山唱哪调”,这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随遇而安,是应和时代潮流的一种方式。压制没有道理,也不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只有孩子用了网络语言,才能发现其中的利害;只有孩子用了网络语言,才能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依据;只有孩子用了网络语言,才能从正规渠道上发展我们的汉语。这才是真正对孩子的负责,对教育的负责,对祖国语言的负责。

网络语言给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对汉语的丰富和创新。网络语言能够诠释新事物、新现象,体现时代精神。很多网络语言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被大家接受,成为大众词汇,正被高频率地使用着,比如“酷”、“帅”等等。我们要正视现实,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还有已经被收录到字典、词典中的网络语言,难道它们是没有生命力的吗?面对这样鲜活的网络语言,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用呢?大海因为接受了小溪而显得浩瀚,天空因为接受了云朵而显得神奇,原野因为接受了花草而显得缤纷。同样我们学生的习作因为接受了网络语言,必定会显得鲜活舒展,个性飞扬,生活的谚语、格言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有它们生命所在的地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语言同样会似大浪淘沙般——精华的、有生命的会被人们接受,糟粕的、花哨的会被时间所淘汰。面对网络语言在小学生作文中的逐步渗透,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个性,宽容面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我们借学生一双慧眼,清醒地看待网络语言,善用网络语言。

猜你喜欢
规范习作小学生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