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生物实验试题解题技巧

2009-07-31 06:59倪以章
中学生物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生长素灰色杂交

倪以章

1明确模式。写出课题名称

生物实验试题出现新的考查角度,要求考生具有提出合理的探究课题的能力。课题名称的表述通常有一定模式,内容关键词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格式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等。因此,掌握该名称模式有助于快速写出课题名称。

【例1】在用生长素促进植物枝条生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

分析:首先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由该题信息可知,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枝条生根情况”,然后再依据名称模式写出课题名称,可以表述为“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或“探究生长素浓度与该植物枝条生根的关系”。

2抓关键词,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中必须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产生影响,因此实验试题经常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无关变量首先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是自变量有变化,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常用“等量”、“相同”等关键词来表述;其次要能保证实验过程正常进行,常用“适宜”、“适量”等关键词来表述。在解题时,学生只要学会运用这些关键词,就可以确保控制无关变量的准确性。

【例2】请填写“探究生长素浓度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实验步骤中的空格。

(1)取5个相同的培养瓶,分别编号为A、B、c、D、E,分别加入——浓度适宜的完全培养液。并取5组——水稻幼苗,测量并记录水稻幼苗根的初始长度,分别栽培在上述5个培养瓶中。

(2)配制浓度为10mmol/L、10mol/L、10smol/L、,10-6 mol/L的生长素溶液,各取2 mL分别加入A、B、C、D培养瓶中,E培养瓶则加入______作对照。

(3)将上述5组水稻幼苗放在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根的平均长度。

分析:在该实验中无关变量有很多,如各种液体的体积和浓度、水稻幼苗、培养条件等,必须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并保证实验过程正常进行。

如(1)问中,完全培养液加入各瓶中的量应该相同,因此可以用“等量”表示。水稻幼苗的无关变量主要体现在生长状况方面,因此可以用“长势相同”表述。

(2)问中,应该加入蒸馏水做空白对照,但要注意蒸馏水体积这一无关变量的控制,应该表述为“等量(或2mL)的蒸馏水”。

(3)问中,培养条件不仅要“相同”,以确保单因子变量,还要“适宜”,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如温度不能太低或太高、光照不能太弱或太强,否则会影响植物生长,干扰实验结果,因此该空格应填写“相同且适宜”。

3实施“三步曲”,组织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回答涉及大量文字表达,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不敢下笔。当然也有学生长篇大论,不着边际,让阅卷教师看不清,看不懂。其实学生只要掌握实验步骤的规律,简明组织语言文字,实验步骤的书写就迎刃而解了。实验步骤一般不宜连续描述,需要分步叙说,通常可以分三步:第一步为准备阶段,包括取材、器具准备及分组编号、添加药品或其他预先处理;第二步为创设差异阶段,即自变量差异的控制;第三步为培养观察阶段,包括培养或静置、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

【例3】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实验步骤:

______

分析:按“三部曲”可以写出如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阶段):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第二步(创设差异阶段):用喷壶分别将蒸馏水和等量的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第三步(培养观察阶段):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

4颠倒思考顺序。解答实验现象和结论

一般实验试题会要求先写出实验现象,再写出实验结论,可表示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由于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现象是未知的,而且又不唯一,要把各种可能现象列举全面,这对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但回答多种可能的实验结论则相对容易,因为实验结论可以在已有探究问题基础上列举出逻辑上可能的所有判断,例如课题“探究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可以列举“促进、抑制或无关系”这三种可能的判断,既不会重复,也不会有遗漏。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之间又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有什么实验现象就应该有相应实验结论。反之,有什么实验结论就应该有相应实验现象。因此,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考虑实验结论的可能性,由此再推出应该会有什么实验现象出现,思考顺序可表示为“实验结论一实验现象”。当然试题答案要按“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顺序书写。

【例4】现用2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与黄色雄蝇、黄色雌蝇与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2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分析:该题是遗传实验推断题,要求先回答实验现象(子一代的性状表现),然后得出相应结论。很多学生拿到该题,束手无策,得分很低。如果颠倒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思考顺序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首先考虑实验结论。该题中体色基因符合条件的可能性有4种: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显性、灰色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黄色基因是x染色体显性、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

再按从实验结论到实验现象顺序思考。这里只举其中一种可能性进行说明。若灰色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用x表示),则在杂交组合黄雌(xx)和灰雄(xAY)杂交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雌(xAX-)和黄雄(xBY)杂交,子一代中的灰色多于黄色个体。

最后按从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的顺序写出答案。答案可表述为“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子一代中的灰色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另外3种可能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按此顺序写出。

猜你喜欢
生长素灰色杂交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作用
浅灰色的小猪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研究
浅谈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