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冯建民
推行产学合作教育,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回应,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民办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探析民办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对于推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与必要性
1.1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最早提出产学合作教育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耐德。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的施耐德进行了一个教育改革项目,即实施辛辛那提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模式培养人才。美国开办不同层次、类型、形式合作教育的高校达1100多所,参与全美高教合作教育的企事业单位达5万多家,产学合作教育注册学生达25万人,接受产学合作教育的企业约9700个,其中《福布斯》评选的全球500家大企业前100家中有近85%参与了产学合作教育。
对高职院校来说,产学合作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合作研发、合作育人的平台。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1.2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推进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必需。产学合作教育的兴起,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随着当前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全面合作正在汇集成一种新的潮流。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其次,推行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要生存谋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当前,虽然政府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绝对数逐渐增加,但是相对于数量日益庞大的规模而言,可谓是捉襟见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对于民办高职来说,办学经费的短缺更是严重束缚其发展。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面向社会和企业寻求支持。产学结合不仅有利于高等职业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办学效率,而且推动了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此外,实行产学合作还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工业化等国家已形成了政府、企业和高校互相依靠、密切配合的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社会环境。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2民办高职院校推行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2.1办学理念落后,办学定位不明。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指导精神十分重视,也充分认识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现实迫切性,但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再加上受“重道轻技”、“重理论轻实践”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心浮气躁,不“安分守己”,盲目攀比,向普通本科看齐,仍然偏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2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民办高职院校既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没有像公办高校所享受的银行无息、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这种经济窘况造成实验场所不足,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难以保证,教师、学生不重视实习等。
2.3缺乏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升学深造等原因,民办高职院校在吸引师资队伍方面一直落后于公办高校,造成了指导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多数为本科以下学历,而且知识存量和技能储备不足以给学生以高水平指导。
2.4缺乏相应的推动机制和激励政策。由于民办高职的建立时间不长,组织机构建设上尚不健全。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产学合作的对口协调性机构,相关工作还处于混乱状态。有相当多数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在院系层面进行的,缺少学校一级的产学合作教育平台。同时,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等方面也都没有针对产学合作的明确政策和激励措施,无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学合作教育开展。
3民办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高职院校,始终高举职业教育旗帜,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性人才为办学定位,重技能培训,大力推行产学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3.1以市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
学院一方面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写出各专业的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断建立、完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座谈,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环节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等,使专业的设置更贴近市场,毕业生更适合就业岗位
3.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为了让学生实现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的接触,不断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实训教学系统。同时,学院与省内外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3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承担了学院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形成了双方共赢的局面,为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3完善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
国务院就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中也提出了“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解决行业现场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双证书”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我院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项目考核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接轨,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凡是社会开展的职业岗位资格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
3.4合作进行“双师型”师资培养。
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学院一方面大力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学院统筹规划,积极联系生产单位(主要是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岗位进行实践、学习。还鼓励教师在获得教师职称的同时,积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得学院"双师型"教师超过了50%,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5“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
建立以企业和社会需要导向的、产学合作的招生就业机制,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一环。我院保持与企业紧密联系、增强了解,及时沟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单培养”、“定向招生”和“定向就业”,建立了以企业人才急需和特殊岗位要求的“预就业制”以及为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弹性学制”等机制,使学生的就业和企业发展上的用人实现积极的互动和协调,达到供求关系上的“双羸”。
3.6健全组织机构与激活机制,确保长效运行。
学院领导给予产学合作教育高度重视,切实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了由院长和主管副院长领导下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学院教务处、各教学系及其专业教研室的三级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建立了产学合作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对外联络,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各系、部都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产学合作的实施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全方位推进。
学院还建立起一套促进产学合作的激活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人、财、物等方面对产学合作项目进行倾斜;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进行联系,积极参与产学合作教育;建立了产学合作专项经费制度,保证持久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晓峰.美国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西北职教,2007(10).
[2]程琳,傅家柏.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必要性[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2).
[3]常小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4]李祥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顾力平.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