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李强,1960年出生,现定居美国。职业医生,在国内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十年,为中国中医学会、康复医学会、人才研究会会员,入录《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一书。发表专业文章十多篇,多篇论文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国儿童发展研究会获奖,合作编写的《中医急诊医生手册》在国内出版。199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奖学金,以访问学者赴美留学,从事“骨质疏松症”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美国学术会议交流发表,美国骨矿研究学会获奖。1997年获美国政府“特殊人才”绿卡。从事过中医教学及理疗、针灸临床工作。现为美国公民、美国国家针灸医师资格特考文凭、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担任美国精益针受医疗服务公司总裁。李强新近出版的书《经历》真实地记录了其坎坷经历和不懈追求,是一部具有个人思想,表现人性、人格与智慧的自传作品。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对书中跨出国门以及在美国的奋斗历程进行摘要连载,以飧读者。作者邮箱:charlesqiang@gmail.com;《经历》邮购电话:18667284592
上班以后,我办理了社会安全号(SSN)、银行开户、信用卡等。办理SSN那天赶上房东在家休息,他开车送我到社会安全管理局。凭护照、签证和研究所工作证明,填申请表(SS-5),不久,社安局便将SSN(类似中国身份证)寄到了我的住所。这张卡片正面是9位号码,反面印有说明。美国正规单位使用支票发薪,必须将其转到银行账户才能提取现金,所以拥有银行户头非常重要。医院三楼有一家名为Teachers FederalCredlt Union的银行,这给我提供了方便。开户时,需要护照、单位ID和社安卡,也要填表格;美国信用卡公司很多,申请时只需填张表格或打对方的免费电话,告诉自己工作单位、薪水收入、银行存款额等信息,批准与否取决于信用卡公司的调查结果。我申请的是与银行配套的信用卡公司,银行存款和工作单位证明为我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因此申请很快得到批准。
在宿舍居住一段时间后,我对室友(Roommate)有了一定了解。我们这里一共四位房客。我与山东高分子生物研究所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每月100元终生津贴的王研究员住一房,屋内有两张床、床头柜和壁柜。另一间房是上海医学院访问学者赵东玲和原山东大学教授Jin合住。王40多岁,身体壮实,获国家半年访问学者薪金,后因失去支助,去餐馆、加油站打工,不久去了新墨西哥州,走前称将以非法身份在美国长期打工。赵40多岁,研究生毕业后教物理,出国前进修过分子生物学。先在巴尔的摩工作,后来纽约,在医院儿科从事研究,丈夫、孩子来美团聚后,全家一起去了宾夕法尼亚州。J1n50多岁,1989年来美,在大学读会计专业兼校园打工。因这栋房屋靠近大学,租金较高,每人每月180美元,后涨到200美元。前面房客Guo医生离开时把一辆自行车给了我,我每天骑车上班,15分钟可到研究所。
刚到异国他乡,只身在外,独自一人时,孤独感特别强烈。那时王和Jin晚上打工,赵做研究半夜才回,经常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想起故乡的热闹,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心里尤其感到失落。“父母身体怎样?孩子发育是否正常?妻子工作顺利吗?”这些问题不时占据着我的大脑,有时想着想着眼泪便不自觉地落了下来。我对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歌词有了深层的体会一一“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心里多么希望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呀!我电话陈强华、金乔,两人挺理解我的心情,也谈到他们刚出国时的艰难经历,给我以鼓励,同时关切地询问我的生活情况。得知大学因办理注册职称问题,稍后才给我发工资时,他们还主动提出借钱,让我深受感动。
为了稳定情绪和提高自己,我用大量的时间学电视英语,总嫌进步太慢。陈毅元帅的诗句“创业艰难百战多”让我产生共鸣,于是我把它写在纸上,贴于床头激励自己。当时电话费特别贵,一分钟两三美元,我只好每两周打一次电话,通话时间也不长,交流多用书信。每当电话或写信,父母和家人总是叮咛再三,关怀倍至,给了我许多的鼓励。
上班不久赶上圣诞节,这是美国最大的节日,节前研究所去西餐厅聚餐,有点心、饮料、水果,每人点一份主餐。之前几天,秘书让大家拈纸团,准备10美元礼品,聚餐时相互交换,送给纸上名字的同事。第一年我拈的是Sunshine,送给她一条中国制造的真丝围巾,她十分高兴。老板则给每人一件胸前印有研究所名字和骨骼标志的T恤杉。不过印象更深的还是节前参加付教授Henry家的那次Darty。它是我来美后第一次参加的美国人Party,感觉特别新鲜。
那是12月中旬的一天,秘书将一份打印通知放到研究所每位成员的桌面上。通常秘书发会议或者其它活动通知都是这种方式。我从外面进来一眼就见到了这张纸条,拿起一看不是学术活动,而是Henry邀请大家参加他家Party的通知。于是我开始为Party作准备。我考虑中餐较有特色,于是便在出发前亲手炒了一盘胡萝卜肉丝。Henry家距离我住处约30分钟车程。我没车,另外一个中国同事Shirong LuO开车载我去那里。LuO是北京医学院硕士,拥有美国绿卡,那时正在为Henry做细胞培养技术员,年薪税前2万多美元,后来Henry离开研究所后,他也失去了工作,走前说准备去攻读博士,不知愿望是否实现。那天他来到我的住处带我一道去了Henry的家。
Henry住的是一处独立的House,离公路挺远,周围房屋也不多。这是一栋两层楼建筑,进门为客厅(Living Room),接着是饭厅(Dining Room),后面是厨房(Kitchen)。客厅通向饭厅有两扇门,分在两边,地面铺有地毯。我们到的时间稍晚一点,房间已聚满了客人。大家说说笑笑,正在享受着Party的乐趣。我们进门后与各位打过招呼,并向Henry和他夫人问好后,将带来的菜放在了厨房。主人把所有食物辖到大盘,与自己做的一道放在饭厅大桌上,客人将喜欢的食物夹到一次性纸盘,尽情享受。
我学着大家拿着盘子夹了一些菜,便品尝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到美国人家庭,看到燃烧的壁炉,客厅考究的家具和摆设,加上主人那条摇着尾巴窜来窜去的大黄狗,感觉特别豪华和奢侈,也加深了中美两国生活差距的印象。大家有说有笑,而我则多在用眼、耳和大脑,心里总有一种“外国人”的感觉。加上当时语言能力差,很难作出太多的表达。记得在给Henry夫人介绍菜名时,因为紧张甚至将Catrot(胡萝卜)说成了RaDblt(兔子),让我好一阵尴尬,好在Luo马上为我圆了场:“是用Rabbit汤烧的。”不过同事们给予更多的还是理解,当老板介绍我的情况时,客人们对我不远万里辞掉工作来美求学给予了
很高的评价,充分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开放、大度、包容、多元,使我很快便从紧张中解脱,放松地加入到了他们的活动当中,并带着愉快逐渐融入主流社会。
除同事问的活动外,周围朋友和华人的团聚也为我早期在美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记得圣诞节时,我应邀去城里与陈强华及其他朋友聚会,交流来美生活的经验和体会,互相鼓励和支持。我们还去了曼哈顿中国城,参加有关机构在一家中学举办的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与室友熟悉后,我们相约早上跑步锻炼身体,互相交谈,给予安慰。年三十晚上,室友们聚在一起,赵、Jin、王和我包饺子庆祝,房东也来到我们中间。他送给每人一个茶杯,还与我对弈象棋。不过因为收不着中文电视,没看到春节晚会,留下遗憾。初一早上大家用一台机子轮流电话国内家人,也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景致。为挡冬寒,我们将塑料袋展开订于宿舍窗上,自制多层“玻璃”。出太阳时,树枝上的冰棱柱非常美,据说多年少见,我们在一起互相拍照,为彼此孤单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民以食为天,到了一个新地方,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这里购买食物都在超市(SuDermarKet),而中国食品的超市几乎没有。即使是美国超市也都不在附近,因此没车不行。我们几位房客都是无车族,好在房东乐于助人,周末时他便开车带我们去购物。那时国内超市还不多,因此感觉美国超市特别干净,摆放有序的包装食物和新鲜瓜果五颜六色,非常漂亮。进超市时在门口推上一个小推车,到货架按需挑选。蔬菜、水果、肉蛋、鱼类、海产、零食、冷冻食品,分门别类,还有日常用品,如锅碗瓢勺、纸巾、刀叉等,一应俱全,基本可以满足全部日常生活所需。虽然商品价格折合人民币比国内要贵,但从当地的收入看,应算很便宜了。按磅计算,花菜0.99美元、土豆0.39美元、洋葱0.49美元、芹菜0.79美元、西红柿1.29美元、红薯0.59美元、灯笼椒0.99美元、鸡翅1,29美元、鸡腿0.99美元、牛肉1.99美元、猪肉1.99美元、猪蹄0.99美元、香蕉0.39美元、苹果0.59美元、橙子0.79美元,切片面包0.99/袋,牛奶1.39/加仑,鸡蛋0.99/一打……这些都是最常购买的食物。选好物品,到出口处,收银员一一扫描价格,我们只要按总价现金或信誉卡付账,非常方便。
房东热心带我们购物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希望我们去他们的教堂,参加教会活动,以及周末学《圣经》。据说这些基督徒非常虔诚和执著,为了吸收更多的人到教会,他们可以打许多电话或留言,邀请人们参加他们的活动。宗教的力量真的伟大,虽然很多人不一定相信上帝,可是没有宗教,不少人是无法活下去的。房东向我们介绍了教堂活动,去超市时也带大家参加。周日早上有人主讲和礼拜,中午一起就餐,下午参加教堂英语口语班。有时周五晚上参加教会兄弟、姐妹家的“查经班”。大家在那里席地而坐,一人读段圣经,大家谈理解,另一人接着进行。后来房东还带我们参加过教会其它的活动,象在曼哈顿著名的音乐厅卡内基看演出、夏天去海边游泳、捞螃蟹等。捞蟹时,用大平网,系上鸡肉沉入海水,不时提起,螃蟹便进入网中,特别有趣,但小螃蟹会被仍回海里。
在教堂我结识了一些中国朋友,像林森杰、李宁、辛正、顾永坚、王子林、王文雄等,也认识了一批武汉老乡:程万里是同济医大病理系博士,曾在法国进修,来美后在内科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其妻原为市儿童医院医生,是我石溪大学英语班同学;叶远刚武汉大学毕业来美留学,后做了老师。其妻王炜同济医大毕业,来美通过西医考试后,去宾夕法尼亚州做了住院医生;邵坤为华中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其妻来美不久生了小孩,我曾用生疏的烹饪手艺为他们送去羊肉汤。邵后来转去俄亥俄柏林绿州立大学读生物;徐荆豫湖北医学院毕业,曾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来美时老板配3万美元年薪,他没敢接受,不过减薪也未带来好运,一年后离开了岗位,他也是我在石溪大学英语班的同学。其妻潘莉是湖北医学院口腔系研究生,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申请到奖学金,全家去了加国。一个小小的教堂居然汇聚了这么多的老乡,看来这个世界的确又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