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江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相应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中阶段对非金属性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来判断。第二,根据与氢气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但是仅根据这两点对有些元素的非金属性却不能判断,例如我们以F、Cl、O三种元素来看,三者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来判断,元素的电负性数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氟的电负性为3.98,氧的电负性为3.44,氯的电负性为3.16,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F>O>Cl,而三者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O2,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不相对应。这是因为单质在表现氧化性时,要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在断裂时与键能有很大的关系。氟气中是单键结合,其键能为155kJ/mol,氯气中也是单键结合,其键能为247kj/mol,氧气中是双键结合,其键能为493kj/mol,氧气因为键能较大,共价键不易断裂,其氧化性相对较小。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的依据不同,不能简单地根据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相应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相互比较一览表: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