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平
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教学将课程和教学分离成两个领域,“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关注的事,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专利”。这样课程就成了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成为忠实而有效地执行课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在这种背景下,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在教学中不可能真正得到发挥。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整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必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上下工夫。
“实际”包括个人的思想实际、行为实际、社会实际、客观实际。“联系实际”包括对实际的分析、理解、运用、解决、改造等等。这里的“实际”包括学生“小我”的实际和“大社会”的实际。这种“实际”资源相当广泛,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必须加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在整合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联系实际的:
1,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
教师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所进行的教学特别富于感染力,使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以利于其发挥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初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结合部分学生深陷网络不能自拔的实际,阐述国家从2004年开始开展的“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表明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更是一门德育课,它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素质、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作为主要任务而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比其他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关注他们关注的问题,并将问题通过筛选,同书中的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之中。
2,联系社会实际
恰当联系社会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在对他们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教师如果带领他们走出校门,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见识,把书本理论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其知识,又能培养、提高其各种能力。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纸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人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尝试让学生进行热点问题演讲,内容包括热点产生的背景、多角度思维、我的问题和我的思考等几部分组成。这种方式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格局,为他们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提供了舞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围绕“期待诚信”、“‘三农问题之我见”和“和谐社会”等主题进行了演讲,大家在平等的气氛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要引导学生关心国际和国内大事。当代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国家大事。这样,既可帮助他们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心,又可以激发其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3,联系教师的自身实际
教育要言传身教,但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实例讲给学生听,结合书本理论进行讲解,学生会由此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在思想感情上和教师更加亲近,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理论,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二法律“维护消费者权益”时,笔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笔者花几百元购买的一双皮鞋没穿几天就破了,笔者拿着购买发票去商家要求调换,但商家不予理睬,于是就投诉到消费者协会得到解决。通过这样来阐述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教师的个人经历也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因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必然要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必然有参与生活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作为教师的个人直接经验,可以成为还未涉入社会工作领域的学生间接经验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