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明 郝理想
摘 要: 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而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从日常生活、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三个层面,借助共生理念寻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共生理念 学校德育 运用
一、对于共生理念的理解
人类对共生现象的认识,最早来自生物界。共生是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共生双方都通过这种关系而获得生命,失去其中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生存。因此,共生双方总是生活在一起的。在当代,透过生物界的共生现象,进到人类宇宙,我们就不难认识到: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
最近十几年来,“共生”这个词语经常被人谈起,引发人们围绕地球环境遭到破坏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讨论人与自然的共生,而冷战结束后深刻的民族纠纷则使异民族的共生成为一个切实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人与自然的共生开始,异民族的共生、异文化的共生、男女的共生与残疾人的共生等种种说法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大致来说,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不只是在生物界,在人类社会,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基本也是“生存斗争”;而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生存斗争”正逐渐让位于“共生”。依我之见,现代社会正是共生概念和生存斗争概念矛盾作用的过渡时期。
“共生”一词,若理解为“共同生存”,虽然过于简单,但非常根本。除此之外,“共生”还有“互助”、“互动”和广泛意义上的“合作”等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共生”一词在日本已成为流行语,几乎人人皆晓。它不仅是学术用语,而且是生活用语。最近“共生”这一用语经常在下述情况中被使用,即大家都关系融洽地生活着,互相关照地生活着。总而言之,“共生”是人类在所依托的“自然”能够持续地可承受之下通过多样性方式达到和谐生存或存在的状态。
二、传统德育与当代德育
道德,就是指“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①学校德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②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强调在形成道德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某些具体美德的道德认识。孔子提倡的“仁”的教育,就是一种内心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此实现道德的追求。
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本位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是最主要的德育内容。传统道德教育的误区有:一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严重脱离青少年和社会的实际;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脱离青少年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主要用灌输的方式试图塑造青少年的做法已经不能被青少年所接受了;三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造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四是道德教育导致认识与行为严重脱节。目前,学生的道德行为已经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在道德行为上却做不到。
当代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正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深刻认识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对外开放整体环境的影响。二是市场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学生在道德评价、道德行为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惑与迷惘。三是数字化生活的影响。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和语言方式。四是多样化家庭环境的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过高期望,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单亲与残缺家庭增多,孩子缺少关爱,造成一部分孩子身心受创和性格变异。学生家庭背景、贫富差距的强烈反差,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其次,要深刻认识教育自身的变化。随着中小学“课改”的深入,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构成了挑战。
三、共生理念下的新世纪学校德育
新世纪的学校德育应该面向生活。学校德育己经开始转向人本主义,面向生活世界,道德主体性研究方兴未艾。这种道德的生活回归、人本回归,无疑为德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从道德发生学角度来看,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只有在道德的具体情境中讲道德,才是最有效的。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③从而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日常生活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形成。
1.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德育
生活是德育工作赖以存活的土壤,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如果脱离了生活,单纯地围绕《德育》读本里面的情景和活动展开教育,则将失去德育的真正意义。
比如对照《德育》读本内容,根据“近、小、实、亲”的原则,号召学生每天为“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件好事,不论是形式的繁简,还是事件的大小,只要是一件好事,都应持欢迎肯定的态度。如在家里洗衣、洗碗、扫地、做饭;在班里擦黑板、做值日、帮助困难同学;在学校里不大声喧哗、见老师问好、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在社会上给残疾人送温暖、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不乱扔废弃物……由于这些好事都遵循“近、小、实、亲”的原则,学生只要稍微努力,在生活中随时就能做一件好事,获得一种“跳起,便能摘到桃子”的成就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好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好事成为普通事。这达到了德育的真正目的,让德育行为蕴涵在普通的生活小事中,让德育在普通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普通生活中体验到共生理念的真谛,为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做好铺垫。
2.学生管理中的道德教育
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平时应注意多教育他们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保持融洽的关系,学习上不能有丝毫的自私和保守心理。如果存有那样的心理,则不仅会影响同学关系,有损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而得不到充分的展现,最终制约个人前途的发展。对另外一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告诉他们,因自卑、嫉妒而不愿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仅靠个人奋斗,进步是极其微小的,甚至还会退步。应让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互相切磋,形成你追我赶争上进的好势头。
此外,利用“共生效应”转化后进生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重要的是让后进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氛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班集体中。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一方面要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使其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级赢得荣誉,建立起自尊,另一方面对其不足要请大家多方帮助,使其分享集体的温暖,分享集体的快乐,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提高自己。
又如在班级纪律的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级内部各小团体的作用,让大家互相监督,利用其“组织”内的特殊规范,借助共生效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行为习惯和班级氛围。同样在班集体的组建中也可以借助大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生活,学会团结,共同成长。
3.从师生关系中发展德育
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一定生态环境中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必须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的互依关系,是一种具有民主平等特征的关系。师生双方具有不同的生活圈子和心理世界,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和生活态度,因此,在师生的双边关系中,是不存在“教师中心”、“教师本位”或“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的。
用共生理念对待师生关系,必须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特征和相容特征的教育气氛,提倡“民主式”、“启发式”教育,提倡“鼓励式”、“引导式”教育。用师生共生的理念看待教育活动,就应当将教育活动开展成能促使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活动,使教育活动具备自由精神、探究欲望和商讨气氛。为人师者如果树立了与学生共生的理念,就不会去埋怨、责骂和体罚学生,就不会轻易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就不会轻易动用惩罚措施,即用道德培养道德,在师生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
注释:
①②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P216、P223.
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10.25(1).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7卷).德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
[2]李燕.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理论学习,2005,5.
[3]季银泉.共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4]李宣海.与时俱进,树魂立根——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上海教育,2005,4.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