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妍 郑 清
摘要:舞蹈教育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形象,生动活波,深受儿童的喜爱。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通过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题材构思
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声、色、形、动的综合活动。通过创编舞蹈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儿童舞蹈是可以开发的内在潜能,如果能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开发,并将这种能力潜移默化于儿童的各项活动中。必然会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儿童在感受美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由于儿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因而儿童舞蹈的编排在构思和方法上与成人舞蹈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创编儿童舞蹈的前提是要了解儿童,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所谓了解儿童,就是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样,创编出来的舞蹈才会有儿童的特点,不会成人化、专业化。
一、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舞蹈语汇要来源于生活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学龄前的儿童骨骼较软,容易变形,肌肉纤维细,弹力小,收缩力差,大脑的发育很快。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儿童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能力都较差。所以设计舞蹈动作时。一定要从儿童生理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儿童身体发展的自然素质,动作力求舒展有力,节奏欢快,充分体现儿童活泼可爱的一面。
儿童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手舞足蹈,由于儿童身体比例异于成人,舞蹈动作的幅度不宜过大,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要快慢适度,富有儿童情趣;动作的衔接和变化要有规律,便于儿童记忆。舞蹈要动静交替,不能让孩子不停地动,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等相对静止的动作,这样表演可使舞蹈变化有致。创编舞蹈动作要表达儿童内心情感,动作难度不易太大,创编一两个动作为主,辅以队形和位置的变化,这样可满足他们求异的心理。比如《喜迎归》,我们选择舞蹈动作时,综合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云南花灯里的一些简单动作,以使表演富有童趣。幼儿更容易表演投入。
儿童舞蹈和舞蹈记忆都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舞蹈要通过儿童的艺术形象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因此。我们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选择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比如:玩耍、学习、劳动等。在动作设计时要生动、活泼,可以把儿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典型动作给予加工提炼,让舞蹈富有童趣。由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常常是通过模仿开始的,尤其对小动物的模仿,喜欢蹦跳、滚翻,对于这些动作他们感觉亲切,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儿童舞蹈中应多模仿动物的动态,对模仿对象要仔细研究其形象特点,并加以提炼,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如儿童舞蹈《大森林的早晨》中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对动物动作的模仿。清晨的阳光照进绿幽幽的大森林,小鸟飞、猴子上树……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动物的典型动作,形象的舞蹈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欢乐之中。
二、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能够反映儿童心理特征的题材
从心理的角度看,好奇、好动、易幻想、感情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都是儿童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题材要主题鲜明、健康、浅显易懂。同时作品必须具有儿童特征,情节发展生动有趣,易于他们理解、接受,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在游戏的情境中使用童话或神话故事,以其特有的形体语言表达儿童的体验,同时又反过来发展儿童的动作。如《共同的家园》,该舞蹈情节简单,表现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穿戴、手拿用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制作的环保时装、环保玩具,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依次入场,“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挑战赛也在这里拉开了帷幕,但是因为舞蹈是围绕救助受伤的“小树”展开,所以“小兔子”和“小乌龟”也放弃了比赛,他们这种环保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简明地体现了环保主题的内容。孩子们通过表演也懂得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所有的人都应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我们目前的生存环境,做个环保小卫士。
三、选择适合的儿童音乐,保障舞蹈作品的艺术性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适合的舞蹈音乐是至关重要的。音乐与舞蹈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才能引起儿童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便于儿童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儿童舞蹈用的歌词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的歌词能启发他们对“景”的理解,并且歌词的节奏对儿童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因此。儿童舞蹈的歌词要短,段落要少,顺口,易记,在内容上尽量单纯、集中,不要太分散。比如儿童歌曲《拔萝卜》,对幼儿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变化的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引起孩子们不自觉的注意力。
四、以童心追求童趣,舞蹈表演要强调儿童化
童心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焦点,童趣是儿童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以童心追求童趣,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出发点。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舞蹈应反映儿童生活和情趣,绝不是成人舞蹈和专业舞蹈的改头换面。要创编好的儿童舞蹈,就必须注意在创编儿童舞蹈时,教师首先应带着一颗童心深入到儿童中间去,要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事物,用童心感受世界,用适合他们口味的东西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创编儿童舞蹈必须从“童心”出发,时刻以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根据儿童的思想、情感、生理,动作发展水平加以变化。发展成为适合儿童表演的舞蹈,创编出反映儿童生活的舞蹈。在创编儿童舞蹈时要熟悉儿童生活,动作设计要适度夸张和美化,通顺连贯,对比鲜明,做到既有动态性和直观性,又有表演性和审美性。
儿童的表演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常常借助面部表情来代替语言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没有任何伪装的,是真实的。因此在儿童舞蹈的表演中,儿童表情的特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如有的儿童舞蹈,在表演吃惊时故意夸张把嘴巴张得很大,眼睛瞪圆不停张望;生气时把嘴巴翘得高高的,这种表情既体现了情景的真实感。又突出了儿童的稚气。
舞蹈对孩子们来讲,是一种游戏,一种趣味,一种追求,一种表现。而在这种追求、这种表现中,孩子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获得想象的快感,获得创造的愉悦。因而,为儿童创编的舞蹈,从进行构思的时候起就要想,怎样把一个舞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律动、歌表演或集体舞,编成孩子们感兴趣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来做,使孩子们觉得跳舞就像做游戏那么有趣。
儿童舞蹈的使命,说到底就是育人。因此在创编儿童舞蹈时,创编要有新意,构思要注意巧妙,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艺术构思、舞蹈的语汇反映孩子们生活中的童真、童趣,反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教师必须根植于儿童生活,童化自己,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思考世界,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注意根据儿童每个年龄段心理和生理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层面的不同题材,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当代儿童精神面貌的舞蹈,使他们在参加舞蹈活动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和精神熏陶,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艺术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