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作品历史内容的特征

2009-07-30 05:55钱小莉
文教资料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诗意现实

钱小莉

摘要: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的表现,既是生活的折光,又具有诗人的眼光,是二者的统一。

关键词:文学作品历史内容生活的折光诗意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为作品结构的一个层面具有指向性。它的指向性主要表现为包含或暗示一定的历史内容。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内容,如《水浒传》,它写了宋代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展示了当时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波澜起伏的斗争的历史画卷,这一历史内容就直接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形象体系之中。有的作品艺术形象本身不含历史内容,但它暗示出一定的历史内容,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它所写的是古原上黄昏时分夕阳的景象,但它从情绪上暗示出值得留恋的唐帝国已日薄西山。行将灭亡。可见,文学作为一种美是依存美,历史内容本身就是文学美的内在构成要素。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与历史科学中的历史内容不同,有它自身固有的特征。它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的表现,是二者的统一。

一、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内容是生活的折光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比任何科学作品都更显示出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它不是从场景上折射出一定社会生活的身影,就是从情绪上流露出特定时代的气息。

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和一切活的、绝对的事物一样,是从属于历史发展过程的。”“我们时代的艺术应该是在当代意识的优美的形象中,表现或体现当代对于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对于人类的前途、对于生存的永恒真理的见解。”

1文学作品的当代性。

(1)正视现实的当代性

不论哪个时代的文学都必然存在一个“当代性”的问题。有的作家对现实采取积极贴近的态度。以新作时期的文学为例,作家们在作品中写“文革”留下的“伤痕”,对建国以来的生活流变作出“反思”,写改革的必要与艰苦,写普通人的现实的曲折的心态,写现实中一切令人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这类作品的历史内容是具有“当代性”的。

(2)回避现实的当代性

有的作家对现实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他们想“远离”现实,似乎对一切表示厌倦。他们写深山老林,写荒滩大漠,写远离尘世的那种原始、粗犷、神秘的生命颤动。写超时代超阶级的超乎一切的人性之美。以“新生代”诗人的“朦胧诗”为例。“朦胧诗”打破了诗坛现实主义潮流的单纯局面,在创作上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考,回避直露,倾向于含蓄的意象和象征表现形式,以奇异的形式构成表现内心复杂的思想意绪,从而呈现出一种与过去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的新格调。这些诗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实现了诗人对心理时空的重新组合,丰富和强化了诗的心灵表现力。其实当诗人写着这一切之际,他们的双脚仍然立在“当代”这块土地上,说到底还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这类作品的“当代性”也是不容抹杀的。

2具有历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针对现实的特点。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这类作品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共鸣和轰动,不是因为其艺术性,而是因为其历史内容的针对性。这些作品与后来的作品相比,艺术上要粗糙得多,但却引人注目得多。这种时代是非艺术时代。如从“鸦片战争”以来,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新中国之后的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大跃进、反右倾机会主义,到“文革”,到“四人帮”被粉碎,中国基本上属于这种时代。在这种时代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紧密相连,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去思索国家、民族应走的路,对意识形态的关心空前高涨。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人人关切的都是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时候文学也不得不卷进这种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之中。例如:1977年发表的《伤痕》、《班主任》,1978年发表的《神圣的使命》,1979年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轰动,但引起轰动的东西,不是这些作品的艺术,而是这些作品的历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

3具有历史内容的淡化性。

当社会生活的激流在经过某个急流险滩之后,流进了一个平静的深潭,某种社会形态进入成熟期,生活多元化、丰富化和稳定化,政治激情消退,每一个人更多地关心属于自己的问题。人们已不怎么要求文学去帮助他们解决社会问题,而希望在文学这块园地里得到娱乐、憩息和丰富,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要求也就超过了对作品历史内容的要求。作品的历史内容虽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它已作为附丽于艺术的因素而存在。这时候。作品的历史内容的淡化和艺术追求的多样化、深刻化、严格化同时出现。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正是唐帝国从繁荣到衰落、从统一到分裂的剧变时期,他经历了许多苦难,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严重矛盾,写出了很多意义深刻的作品,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与之相对。南唐后主李煜生活极其奢华,他的前期词作极尽描写宫廷生活之乐。其后期词多为伤时怀人、离愁别恨之作,如《清平乐》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等,在内容上并不可取。在抒情艺术上却有一定创造。他的词往往用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烘托一种在封建士大夫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感情,并构成新鲜的意境,如《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等,在技巧上是十分成熟的,其淡化历史、彰显艺术的特点是较为典型的。

应该认识到,对历史内容的淡化本身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也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理解。因此,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这个层面永远都是存在的。

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内容是作为诗意的表现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既富有历史的品格,又具有诗的品格,是这两种品格的结合。正如别林斯基的精辟论述:“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既应该是真实的、深刻的,又应该是诗意的。”这是作品历史内容的特质。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的“诗意”化。也就指不能单纯用实用观点、科学观点去评价生活。也不能用单纯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观点去评价生活,而应用美学的观点去评价生活。

1文学所容纳的历史内容。有它独特的诗的角度。独特的诗的眼光。

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说过:“优秀的画家从来不画建筑物的正面,而是取仰角或俯角。这条原则对文学反映现实来说,也是必须遵守的。正面描写现实的是报纸。小说和特写应该使现实中从前留在阴影中的那一面转向读者,从而赋予现实以一种自然的必不可少的光彩。”

对同一现实持不同视角的作家,就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赋予现实以不同的光彩,每一种现实在作家们那里都有可能挖掘出无穷无尽的诗意。如王昭君成为千百年来诗人、作家吟咏、描写的对象,异彩纷呈,且都能为读者所接受,其原因就是诗人、作家笔下的王昭君是诗意化的,读者甚至可以不去追究其中的历史结论的对与错。而主要看其为昭君出塞所提供的内心感情根据是否充分。

2文学作品历史内容不提供如历史教科书那样的是非判断和褒贬结论。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虽然也提供认识,但它所提供的认识却具有诗的特点。它可以不提供如历史教科书那样的是非判断和褒贬结论,它可以只提供令人玩味、感叹的因素,让人们在玩味、感叹中去探索、去思索、去发现、去创造。

正如狄德罗所说:“如果是诗人的话,他就会写出一切他以为最动人的东西。他会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杜撰些言词。他会对历史添枝加叶。对于它,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惊奇而不失其逼真。”

鲁迅的《药》就是如此。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作者深感辛亥革命后“唤起民众”的重要性,但没有直接“呐喊”。而是设计了一个愚昧的华老栓买“药”的故事,借茶馆的茶客议“药”,小说中影射秋瑾的人物——革命者夏瑜被安排在暗线中发展,甚至没有正面出来过。最后,鲁迅“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目的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作品没有对历史事件的褒贬,却比历史教科书更具真实性和教育意义。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比起历史学家,他的真实性要少一些,而逼真性却多一些”(狄德罗)。正是这种“逼真性”作为认识的种子,深藏在艺术的厚土里,暂时也许还见不出什么明确的结论,但多年后,种子会发芽,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它提供的认识是那样的博大精深,那样无穷无尽。人们可以接近它,却永远不能穷尽它。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历史内容的特征正验证了这个特点。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的表现;既是生活的折光,又具有独特的诗的眼光。正因为这样,许多文学作品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饱含韵味。既能使人感受得到历史的脚步,又散发出迷人光彩,充满了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诗意现实
诗意地栖居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被耽搁的诗意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