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泠
过去3年半的时间里,惠普共花费超过200亿美元用于扩张在软件及服务领域的地盘。如今,这片凭借收购成长起来的“速生林”长势如何?
惠普正在努力扭转人们脑海中的硬件公司形象,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家领先的软件和IT服务商。
惠普能否成功呢?尽管它在软件的策略上也曾多次摇摆,一度迷失方向。例如。2000年并购了中间件公司Bluestone Software之后,惠普建立了两个产品线:OpenView和Netaction。2002年同康柏合并之后,它又放弃了Netaction而选择同微软和BEA搭档。软件似乎从未成为惠普前任CEO卡莉·费奥莉娜优先考虑的对象。
不过,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2005年在马克·赫德(Mark Hurd)成为惠普的新CEO后,惠普公司董事会决定更多地关注惠普软件部门。2006年新年假期一结束,马克·赫德就和公司董事会、高管召开了年度管理会议。就在那次会议上,“在基础软件领域进行更多收购”成为惠普的长期战略。收购对象包括安全软件公司、储存软件公司和为刀片服务器市场服务的软件公司。
近4年来,惠普软件确实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2004年惠普软件业务的营业收入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2007年惠普软件营业收入超过20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再次增加了13%。员工规模也从2004年的大约350人增加到了9000多人。
公司层面一个更加显著和标志性的策略变化是,在目前惠普每年的36亿美元研发投入中,70%的研发都被投入到了软件的领域;而在5年前,一切完全相反,70%的研发费用被投资到硬件而不是软件上。而近几年惠普的各种购并,也几乎都发生在软件和服务领域。
手握160亿美元流动资金的惠普,它似乎铁了心要开展更多的购并行动。4年时间里,它兼并的软件公司已达10多家。2006年11月,惠普耗资45亿美元购入美科利软件公司(Mercury),使购并行动达到高潮;同年,它又购入了开发客户交易监控软件的Bristol公司。2007年7月以16亿美元收购了Opsware公司;2008年,惠普更是以令人咋舌的139亿美元收购了服务外包公司领头羊EDS。
虽然惠普已经成为当之无愧全球第六大软件公司,然而在软件领域它的综合实力至今未获得什么认同。在马克·赫德看来,快速收购已经为惠普软件搭建起了完整的架构,是时候以“惠普软件”的独立品牌形象走到台前了。
目前,惠普软件集团有3大类产品系列。最主要的产品系列当属业务科技优化(Business Technology Optimization,BTO)软件,包括用于IT战略管理的项目及组合管理解决方案和面向服务架构(SOA)实施管理解决方案,用于监督和测试应用程序质量、性能和安全的应用质量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保障IT自动化、高效运转的运维解决方案;其次是诞生不久的业务信息优化(business informadon optimization,BIO)产品组件,包括信息管理系列解决方案,及惠普研发的Neoview数据仓库软件,第三是Opencall软件,该软件用于传送语音、视频和提供数据服务。HP-UX系统则重要和服务器硬件业务捆绑在一起进行推广应用。
Bristol侧重监控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复杂交易客户的交易是否正常,它和Mercury以及OpenView都被并入到BTO业务单元,这些产品产生的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把这些产品集成在一起,惠普可以同IBM的Tivoli、CA公司和BMc软件公司对抗了;惠普也在公司内部部署Neoview数据仓库,同时也开始销售该产品,以与Teradata、IBM以及甲骨文展开竞争。
“我们的客户在选择厂商的产品时,大部分只会选择在这个领域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而第五和第六之后的都不会再考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融合趋势的原因。”惠普全球副总裁惠普软件亚太区总经理Anthony McMahon表示,目前惠普软件最大的挑战来自“市场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快速成长的惠普软件的独特优势”,惠普不是利用收购单纯扩充产品线,而会在产品整合方面下工夫,使新产品有机地融合到惠普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再推介给客户。
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滑坡,2009财年的前两个季度,惠普软件的收入同比分别下降7%和15%。“是的,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降低成本,但到2010年许多公司可能已经在谈论自己的收入增长了。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实现增长——我们希望帮助客户解决这三个不同角度但又紧密关联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HP Software Universe大会上,惠普软件及解决方案营销副总裁Anton Knolma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