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明
摘要2008年安排在潜山县余井镇的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比对照增产3.0t/hm2,比习惯施肥区增产832.5kg/hm2。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肥效;安徽潜山;余井镇
中图分类号 S1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0-01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笔者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2008年安排在余井镇进行肥效对比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余井镇水稻的最佳施肥量,节本增效,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2008年5月,试验设在余井镇程祠村丛林组一农户责任田里,该地块处在东径116°36′43.3″,北纬30°44′41.9″,海拔38.7m,前茬为单季稻,土类为水稻土—轻壤土,耕层为18cm。土层深厚,沟渠深厚,排灌条件好,面积为520m2。
1.2供试肥料与作物
氮肥为安庆尿素(含N为46.4%),磷肥为铜陵磷肥(含P2O5为12%),钾肥为俄罗斯氯化钾(含K2O为60%),复合肥为江苏产三元复合肥(15%-15%-15%)。水稻品种为丰两优1号,常年产量8 250kg/hm2。
1.3试验设计
在大田设3个处理,分别为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空白对照区。习惯施肥区完全由农民按当地习惯进行施肥管理,配方施肥区按配方施肥,对照区则完全不施任何肥料。各小区施肥量见表1。各小区面积分别为:配方施肥区200m2,习惯施肥区280.84m2,空白对照区38m2。各处理间均筑田埂,有单独的排灌水口。基肥是2008年6月27日施用,分蘖肥是2008年7月11日施用,穗肥是2008年8月29日施肥。
1.4田间管理
2008年5月27日播种,6月24日移栽,株行距为配方区23.4cm×24.3cm、习惯区22.0cm×25.0cm、空白区23.8cm×23.5 cm。2008年10月5日收获,各小区施肥水平不同,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生育期情况
各处理生育期记载见表2、表3、表4。
2.2产量
从表5可看出:各处理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实粒数均比对照有所增加。配方田和习惯田实际产量都比较高,分别为9.0t/hm2、8.17t/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t/hm2、2.17t/hm2,增幅分别为50.0%、36.1%。配方田增幅最高。
2.3经济效益分析
各处理经济效益分析见表6。
3结论
配方施肥区比对照增产3.0t/hm2,增值2 353.5元/hm2,习惯施肥区比对照增产2 167.5kg/hm2,增值1 689元/hm2。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832.5kg/hm2,增幅为10.1%,增值664.5元/hm2。
4参考文献
[1] 黎杰清,李畅炎,韦赛仙,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8(4):9-11.
[2] 魏玉光,赵丽琴.水稻测土配方效果探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2):37-39.
[3] 杨建平,熊震,贺全胜.论渠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肥料运筹[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75-176.
[4] 陆其通,宋永斌,李丹,等.徐稻3号配方施肥试验结果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8(6):133,136.
[5] 柳美玲.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2):52.
[6] 李荣波,魏明,丁付华.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科技,2008(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