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云 管卫兵 周凤珠 陈 斌
摘要近年来,水稻旱直播在大丰市发展速度较快,由于这种栽培方式的特殊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全面指导防治工作,分析其发生规律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旱直播;条纹叶枯病;重发原因;综合防治;江苏大丰
中图分类号S435.11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120-01
近年来,水稻旱直播在大丰市发展速度较快,由于这种栽培方式的特殊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全面指导防治工作,笔者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1 重发原因
1.1旱直播面积逐年提高
大丰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万公顷,2008年旱直播已发展到9 000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
1.2灰飞虱发生量大
一是越冬基数高。2006~2008年3月下旬系统调查,加权平均虫量分别为2.07万头/hm2、8 136头/hm2、1.85万头/hm2。二是带毒率逐年提高。2006~2008年4月上旬测毒,灰飞虱越冬代带毒率分别为20.9%、24.0%、21.5%,均超过大流行12%的指标,大量的带毒灰飞虱具备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大暴发流行的基数,对水稻的安全生长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麦田灰飞虱发生量特大且逐年提高。2006~2008年5月下旬系统调查,麦田平均残留虫量分别为763.65万头/hm2、693.15万头/hm2、933.00万头/hm2。四是高峰明显。6月5日进入迁飞盛期,6月10日前后1代灰飞虱进入迁飞高峰。
1.3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
一是发病高峰明显。7月中旬进入第1个发病高峰,8月上旬进入第2个发病高峰,8月下旬进入第3个发病高峰。二是发病普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从发病初期的沿海扩向全市。
2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条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病区推广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体,全面实施“治虫控病,切断传毒链”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到“麦田防治压基数,调整播期避虫害,择优品种抗病害,药剂浸种防侵染,秧田防治断毒源,大田防治保丰收”。
2.1精选水稻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常用于许多农作物病毒病的防治。目前,在江苏省大面积种植比较感病的水稻品种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选择种植抗耐性较好的粳稻品种,如泗稻10号、盐粳5号、盐粳6号、盐粳7号、淮稻6号、镇稻88、镇稻99等,或改种抗性强于粳稻的优质籼稻品种,如两优倍九、汕优559等,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的严重度。在抗病品种的应用上有一点要注意,由于生产上没有绝对不感病的免疫品种,品种抗病性可能会因环境条件而有一定的变化,因而目前还不能单一依靠抗耐品种解决问题。品种抗性的利用,除了直接减少损失外,主要是给病害的药剂防治赢得时间,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避免农药过量使用造成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一措施如与灰飞虱的防治、轻型栽培等措施相结合,效果更为明显。
2.2药剂浸种
用25%先净悬浮剂4g加16%恶线清15g或25%使百克2mL对水10kg浸稻种4~5kg,浸种48~60h能有效控制条纹叶枯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对前期迁入的灰飞虱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3适当推迟播种期
适当推迟播种期,降低大田迁入量,在秧池中集中防治灰飞虱,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最有效的栽培手段。移栽时采用中苗移栽或小苗抛栽的方法,能有效避开第1代灰飞虱的迁飞传毒高峰期,达到避病防病的目的。
2.4巧治麦田灰飞虱,压低基数
3月底结合防治麦类纹枯病,用30%绿保宁乳油750 mL/hm2喷雾防治。4月下旬结合麦类后期病虫总体防治,用21%丰农灵1 200mL/hm2喷雾防治。5月15~20日,用21%丰农灵1 200mL/hm2喷雾,主治灰飞虱,兼治麦蚜。
2.5防治杂草
杂草是灰飞虱生存的田外寄主,针对麦收后,大量灰飞虱迁入其他田外寄主生存的情况,防治大田四周的田埂、沟、渠边杂草同样重要,用80%敌敌畏3 000mL/hm2+10%千红750g/hm2+10%草甘膦12L/hm2或41%农达3 000mL/hm2对水喷雾,彻底杀灭灰飞虱,减少田外虫源的迁入。
2.6大田治虫控制危害
7月上、中、下旬普治3次,主治2代低龄若虫及从杂草等田外寄主上迁入大田的灰飞虱,控制2代灰飞虱的暴发危害,减轻条纹叶枯病第2个发病高峰的病情。
3保证措施
3.1宣传到位、领导重视是战胜条纹叶枯病的根本保证
由于大丰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防治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再转变为社会行为,达到高密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关键技术。
3.2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是防治条纹叶枯病的基础
测报工作是病虫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搞好灰飞虱的测报已成为植保站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测报工作人员不怕辛苦和劳累,做到及时调查,认真分析数据,及时准确上报虫情。在防治上不断努力创新,积极进行试验,筛选出70%高贵水分散粒剂、25%先净悬浮剂、25%吡蚜酮、40%盖仑本乳油等新的药种、剂型,为科学防治灰飞虱、提高防治效果、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做出贡献。
3.3分类指导、统防统治是防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
由于直播稻发展较快,秧池、直播稻苗期灰飞虱、移栽大田灰飞虱发生量各不相同。因此,分类指导、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暴发性重大病虫灾害、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的有效手段。针对灰飞虱传毒危害特性,大丰市大力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尤其是在1代成虫防治中,按照统一时间、统一药种、统一方法、分户防治的要求,由政府牵头、农业部门组织实施,普遍开展了“三统一分”的防治活动。据调查,凡是统防统治搞得好的镇村,都没有出现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损失。
3.4文明执法、市场整顿是防治条纹叶枯病的重要保障
灰飞虱已对吡虫啉产生抗性,部分吡虫啉系列产品含量、剂量不足,加之农药经销商数量众多,乱开方乱配药现象严重,个别销售网点甚至自己发布病虫防治信息,指导农民防治,防治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应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保证群众用上“放心药、安全药、对路药”。
4参考文献
[1] 刘云红.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控病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4):130.
[2] 黄玉富,张银贵,李美珍,等.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5):16-17.
[3] 李海兵,马友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11):22-23.
[4] 吴永生,季万红,陈金宏,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综防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8):51-52.
[5] 徐芹,张翠华,刘金根.仪征市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江西植保,2005(1):30-33.
[6] 秦成洲,夏红明,张勤.怎样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J].现代农业科技,2005(3):21.
[7] 陈海新,徐金妹,张国林,等.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措施及成效——以江苏省高邮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1167-1168,1176.
[8] 孙海波,李艳萍,邹美智,等.水稻条纹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8-30.
[9] 李洪山,赵阳,李慈厚,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中国稻米,2005(1):33-34.
[10] 赵敏 ,张国忠,李荣,等.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控技术探讨[J].杭州农业科技,2006(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