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2009-07-28 05:55梁宇超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哈桑阿米尔友情

梁宇超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卡勒德·胡赛尼原本是美国加州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内科医生,21世纪初,他开始尝试着进行小说创作。逃亡的生活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他既了然阿富汗的风土人情,又适应美国的生活习惯,《追风筝的人》是他的处女作,自《追风筝的人》成功问世后,他又先后发表了《灿烂千阳》等作品,使他成为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作家。

关于作品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的童年往事,以及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奖项,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此后,《追风筝的人》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且很快成为感动亿万读者的畅销书。尤其是在近期,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关于友情和追求自由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疏离的社会中,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何谓真正的友情——绝不是拉帮结伙的嚣张,不单是高山流水的淡雅,而是那种不知疲惫地追着风筝,宁愿为对方千百遍拾起的热情和执著。从最初的背叛到最终的救赎,阿米尔与哈桑的友谊扎根于成长的剧痛中,这种源于普通人身上的生活和情感,往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小说的故事稍显残忍,但整体感觉却不失温馨,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与中国人所说的春秋笔法不谋而合,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新书导读

故事聚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阿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对感情深厚的好朋友。由于都对风筝有着难以抑制的喜爱,他们参加了斗风筝大赛。阿米尔因为父亲对哈桑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心中一直有挫败感,希望通过这次风筝大赛来获得父亲的认同和赞赏。他们最终赢得了斗风筝大赛,然而在哈桑为阿米尔追回他们赢来风筝时,却遇到了一个来自于普什图族的暴徒。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少爷的风筝,遭遇了一场暴力和污辱。阿米尔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却始终没有勇气上前救助。事后,阿米尔感觉无法再面对哈桑,便设计嫁祸于哈桑,迫使他离开。两人的友谊就此中断。随后,阿富汗的战争爆发了,阿米尔举家移民美国。跟他一同离开的,还有缠绕了他一生的负罪感。

2000年,已经是知名作家的阿米尔因为对儿时挥之不去的梦魇和记忆,在良心上受到了难以忍受的折磨,所以他毅然从旧金山回到在塔利班残忍暴权统治下,危机四伏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那个装满了他和哈桑之间一点一滴回忆的城市里,阿米尔决定面对自己的心魔,勇敢地迈出了走向救赎之路的第一步。他要正视长久以来困扰着自己的那些秘密,做最后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将一切都重新导入正轨,找回那个被遗失在过去的自我。

后来,阿米尔找到了已过世了的哈桑的孩子,并带他回到了美国。当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孩子去放风筝,并为他捡起风筝时,嘴里大喊着哈桑曾经对他说过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那一刻,纯真的心再度归位,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哈桑用全部生命去诠释的心意——在友情里,我愿意做个追风筝的人。

片段赏析

节选:

放学后,我跟哈桑碰头,抓起书本,一溜小跑,爬上瓦兹尔·阿克巴·汗区那座就在爸爸房子北边的碗状山丘。山顶有久已废弃的墓园,各条小径灌木丛生,还有成排成排的空白墓碑。多年的风霜雨雪锈蚀了墓园的铁门,也让那低矮的白色石墙摇摇欲坠。墓园的入口边上有株石榴树。某个夏日,我用阿里厨房的小刀在树干刻下我们的名字:“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这些字正式宣告:这棵树属于我们。放学后,哈桑和我爬上它的枝丫,摘下一些血红色的石榴果实。吃过石榴,用杂草把手擦干净之后,我会念书给哈桑听。

赏析:

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哈桑有着不同的人生境遇。一个是上学读书,前程远大的少爷;一个是似乎要注定干一辈子苦力的仆人。友情是神圣的,它容不得高低贵贱的杂糅。两人在十字路口相遇,默默无言,却又息息相通。两人并肩向自由,向神圣,向远处闪烁的光芒跑去。作者在强烈地暗示着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友情,这样的时刻一定要珍藏。友情就像是一株缓慢生长的植物,譬如一株石榴树,它静静地陪在你的身边,你不知道哪天它就会开花结果。没有忠言发誓的过场,只有于杂草间,于石榴树下,两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动情演绎的一幕如水般的友情。

节选:

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仍在放着风筝,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我坚持了这么久,他是不是很吃惊?你的眼睛没有看着天上,你坚持不了多久啦。我将视线收回空中。有只红色的风筝正在飞近——我发现它的时间恰到好处。我跟它对峙了一会,它失去耐心,试图从下面割断我,我将它送上了不归路。

街头巷尾满是凯旋而回的追风筝者,他们高举追到的战利品,拿着它们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但他们统统知道最好的还没出现,最大的奖项还在飞翔。我割断了一只带有白色尾巴的黄风筝,代价是食指又多了一道伤口,血液汩汩流入我的掌心。我让哈桑拿着线,把血吸干,在牛仔裤上擦擦手指。

赏析:

每征服一只风筝的代价,是手上多出一道流血的伤口,这就好像是人的成长必然要承受难以名状的剧痛。一边是荣誉,一边是伤痛,人性经过这样的挣扎之后,亲情、友情、爱情、正直、善良、诚实到底还能存留多少?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割断友谊的风筝。人们说,陈年旧事是可以被埋葬的,但是对于友情的记忆,却难以埋没。书中作者自我救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重拾友谊的过程。风筝高悬,还是需要一线牵引。经过激烈地角逐,有些风筝仍旧高悬,有些断线的风筝翩跹落地,但无论是高飞还是坠落,其中都暗含着对自由的渴望。人们疯狂地追逐风筝,正是为了找回原本的自我,回归纯粹。

链接助读

-斗风筝-

阿富汗在很早就有斗风筝的传统,风筝都是花费巨资制作,经过不断的演变,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来让风筝线变得锋利无比,好在风筝之间相互“厮打”时抢占主动权。放风筝在阿富汗已经演变为斗富、炫耀的一种活动,如同中国大城市里的“飙车一族”。所以,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宁,塔利班禁止了这种已经变味的斗风筝活动。

猜你喜欢
哈桑阿米尔友情
友情也需要及时“修补”
感恩
“女儿”变情人?“摔爸”阿米尔·汗深陷婚变丑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友情
友情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罪与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