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与可能

2009-07-28 05:55徐梓淇
群文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贝克全球化方案

徐梓淇

一场爆发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其影响之深远、后果之严重,恐怕是任何国家、个人都不敢轻视的。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各国各类经济统计结果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现象,经济增长在减速。究其原因,除了美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力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危机在全球化的时代增强了扩散的能力,一个普通美国人没钱还房贷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破产,一个地区的内部问题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局部战争、恐怖袭击、全球变暖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贝克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化的危机何以产生?如何引导人类文明走出困境?这是贝克尝试解决的问题。他的新视角、新理论或许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发。

贝克的理论和方案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即“反思的现代化”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和“世界主义”的构想①。其中“世界主义”构想又可以被分为方法论的世界主义和世界主义方案两部分。正如贝克所说:“将方法论的世界主义的成功几率和世界主义体制的成功几率区别开来,是很重要的”②。以往的学者在论及贝克的“世界主义”构想时大都将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本文试图剥离具有浓厚批判色彩的方法论意义上的世界主义,重点研究更加具有建设性的世界主义方案。

一、贝克“世界主义方案”的基本含义

贝克的世界主义方案是世界主义视角下的一整套致力于化解和克服人类文明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建设一个统一、和谐、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的方案。其首要前提是“世界主义”构想。因此,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世界主义。

世界主义一词源于希腊文cosmos(世界)+polis(城市,人民,市民),最早为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和犬儒学派所采用,是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构想,用以表示跨越国界的、对人类的博爱。它的出现是基于普天之下皆兄弟的理想而不是影响人类生存的现实问题。后来的时代,许多著名思想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了世界主义的构想,如康德的“世界公民社会”,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哈贝马斯的“国际公民社会”。通过对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反思,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历史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赋予了“世界主义”新的内涵。他声称“世界主义是一种继历史地衰退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可望实现的伟大思想。它与建立一个统一、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目标联系在一起,指出了人类文明走出当前困境的唯一出路。”③世界主义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难题,是帮助人类解决世界危机的唯一出路。章国锋将贝克的世界主义构想总结为四条基本原则,即克服民族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抵制霸权主义行径;承认并平等地对待差异;“民族国家”的自律;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世界治理”④。其中的世界治理就是通过建立“世界主义国家”或“世界主义体制”来治理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最终建立一个 混合“同一性”和“一体化”的世界主义共同体。不难看出,世界主义方案已经蕴含在“世界主义”的构想之中。

“世界主义”构想包含世界主义方法论和世界主义方案。世界主义方法论是对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社会和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科学的世界主义批判⑤;而世界主义方案更侧重建构一种新的机制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世界主义要求一种新的一体化方式、一种新的认同概念,这种新的方式和概念使一种跨越界限的共同生活变得可能并得到肯定,使他性和差异不必牺牲在人们假想的(民族)平等的祭坛前”⑥。贝克的这段话可以作为世界主义方案的总述。具体的原则可以从《什么是全球化》一书中作者对德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提出的十条建议中提炼出来。

A、国际合作

通过扩大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建立起一个可协调的秩序框架,以借此加强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控,消除国家关税壁垒,进一步密切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也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世界主义的社会民主的国际时代来为社会民主的国家注入活力,使其重焕生机”⑦。

B、跨国国家模式和“相容主权”

建立在法律和平主义原则和联邦制原则基础上的跨国国家模式可以增加民族国家行为体的经济和公共财富。“相容主权意味着让渡国家主权的同时赢得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政治发展力量。”⑧主权国家的联合不会阻碍个体的创造性和劳动性,同样也不会失去自己的主权归属感。

C、按资分配原则

将按劳动领取工资的劳动者变为按投入资本领取红利的劳动者,这是国家分配政策的新导向。“按资分配原则作为共同决策原则的补充,将代替财产共有制原则。”⑨劳动者的生活将得到更加牢固的保障。

D、教育政策的新导向

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世界主义的教育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综合素质在此不仅应理解为灵活性或终身学习,而且还包括社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文化理解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应对全球化第二阶段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能力。”(10)

E、跨国企业家与世界主义民主

以消费者运动的绿色和平组织为例,通过消费政治化鼓励或者通过抵制运动迫使世界范围内运行的企业维持民主水平。建立世界主义意味着跨国企业家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谁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贸易活动,谁就必须准备共同承担在世界范围内创造贸易的社会和政治条件的责任。”(11)

(一)公民劳动联盟

世界主义方案中包括以自行组织、公开资助为原则的公民劳动联盟的建立。公民劳动是除保障经济基础的职业劳动和教育子女与自我实现的个人劳动外的第三类支柱性劳动。如果跨国的公民劳动联盟得以建立,“它可以支持和丰富跨国公民社会的各种网络活动和社会运动。”(12)

(二)短缺文化

伴随着世界主义精神的渗透,象征着大规模生产与全日制工作终结的短缺文化开始出现。就算经济利益遭受破坏,对于个人来讲,“事业的高度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价值替代并补偿了低薪的损失。”(13)另一方面,如果短缺文化应用于生产,三种结果可能出现:“第一,未来的文化实验室和有创造性的生产方式;第二,不需通过繁琐的企业激励法,而是通过主观能动性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为区域特色的实现和跨国公民社会自助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14)

(三)企业家与劳动者间模糊的阶级界限

劳动具备了满足他人需要与实现自身认同的双重意义,劳动者开始享有自己劳动的成果,即剩余利润的一部分。企业家与劳动者形成了利益同盟。“以前劳动者共同创造劳动物品,现在却是共同创造企业效益;以前他们只需要共同劳动,现在他们必须共同思考、共同担忧;以前他们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他们的义务贯穿着整个生产过程。”(15)

二、“世界主义方案”实现的必要性

一套新的救世蓝图只有在原来的方案已经不足以适应现实的时候才会产生,世界主义方案的出现意味着现有的体制已经不能解决传统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现代化本身

当今世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凸显出来。经济上,金融危机的爆发间隔大大缩短,平均每几年就会有一次地区性或者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国家间的不平等日益扩大,局部性的战争不间断的爆发,恐怖主义呈现蔓延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文化上,不同文明间的冲突逐渐加剧,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基因技术一再突破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地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类社会面临着信仰危机。

如果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只能归咎于“全球的现代化范式”中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就像贝克所说,这一切问题的形成“并非由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失败而是由它的成功造成的。传统的现代化用市场和消费的疯狂代替了人类需要有节制的满足。现代工业文明无限增长的模式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从根本上不相容。”(16)传统的现代化将自身的前提建立在对立之上,不是人与人的对立,就是人与物的对立。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任何企图通过自我修正来化解矛盾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一方面制造出一连串危机,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进一步现代化,即更先进的科技、更高的生产力、进一步的功能分化、系统的更加合理化,找到克服这些危机的途径。然而,工业社会通过自身制造的一系列恶果,系统地生产了它自己的危机和对自身的质疑。”(17)

(二)现有的民族国家体制无力解决问题

“全球的现代化范式”所带来的问题是世界意义上的,单靠一个或几个民族国家的联合无力抗拒这一系列灾难。从这次金融危机问题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最发达的民族国家诸如美国、英国,还是多个民族国家的联合如G8峰会、世界经合组织,都不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其结果是金融危机还是继续,恐惧还在蔓延。如贝克所说:“二十世纪末以来爆发的灾难性事件,在空间、时间和社会层面上所带来的安全丧失感和危机感是长远的、根深蒂固的。一切边界及内与外的区分,在全球迅速扩展和相互影响的危险面前都土崩瓦解了。原来建筑在民族观念上的安全与自信,已经让位于对灾难的无所不在性和不可控制性的恐惧。”

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性,使得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地生活而不受本国内部或来自国际上的威胁。但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民族国家体制也暴露出其自身的内在矛盾。既要坚持本国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原则,又要携起手来维护各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体现在现实中,最典型的就是“京都议定书”。个别国家极力强调温室效应的危害,要求各国联手制定新政策,但规则出台后,又觉得侵害本国利益,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如此这种“民族国家本体论”严重影响了世界危机的解决。

由此可见,现代危机的出现正是源于传统现代化本身,而民族国家作为传统现代化的基本体制面对问题也束手无策。形势要求必须发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建立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体制的政治、经济、社会新模式,即

“世界主义方案”。

三、“世界主义方案”实现的可能性

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就只能止步于空想。考察“世界主义方案”的现实基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各国间的相互依存

按照贝克的观点,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各个国家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球化乃是人类遭遇的新命运,是世界正在经历的又一次历史转型。全球化首先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意识,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已经被纳入一个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风险共同体。”(18)结合现实,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各个国家的经济连在一起,出现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生产要素得以最优的结合;政治上,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政治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一国的政治变动可能影响到国际的政治秩序;文化上,各个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反复呈现,一些价值、规范和思想在不断的吸收与借鉴中获得了普世的可能性。正是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上相互依存为“世界主义方案”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意识的自觉

“世界主义方案”的实现除了具备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基础,还需要人们的普遍自觉。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从焦虑和危机中认识到实行“世界主义方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焦虑的共同性替代了需求的共同性,从中产生了由焦虑转化而来的联合,并且,这种联合的意识越来越自觉,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19) 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两篇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要求全人类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联合行动,才能避免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和危机。同时,一批超越民族国家的新的国际组织也相继产生,如以非盟为代表的各种地区性国家联合体和以欧盟电子废物和电气设备指导委员会为代表的协商机构和组织。

可以说,全球化时代下,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意识等各领域的新情况为世界主义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世界主义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尽管贝克的世界主义方案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下,这一方案还很难完全实现。正如克里斯托弗•莫勒(Christoph Mller) 所说:“世界主义最顽固、最直接的敌人是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思维定式,而这种思维定势恰恰被政治精英所利用,成为各国为争夺领土、人口、资源和财富的刺激剂……目前,价值观、文化特征、宗教信仰、民族、种族和意识形态等差异,使全球性和地域性的纠纷不断,在世界某些地区(如非洲和南巴尔干地区),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甚至还在升温,民族敌对和民族分裂的倾向不仅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有不断扩大之势。所有这一切使贝克的世界主义目标变得遥不可及。”(20)

到目前为止,世界主义取得的最大成功还只是欧洲联盟内的一个小案例,即电子废物和电气设备指导委员会(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该组织致力于迫使全球性企业在产品中不使用危害环境的化学材料,其首要做法是在欧盟内部禁止公司销售含铅的产品,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与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比,这样的小组织似乎更具备成功的可能性,也许可以为世界主义方案的推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总之,不管世界主义方案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它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对于人类当前面临的危机,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注释:

①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贝克的“世界主义”构想.

②[德]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利与反权利.第25页.

③[德]贝克.世界主义的欧洲: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第84页.

④章国锋.“全球风险社会”:困境与出路——贝克的“世界主义”构想.

⑤[德]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利与反权利.第24页.

⑥[德]贝克.世界主义的欧洲: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第一章.

⑦[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59.

⑨[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0.

⑩[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0.

(11)[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2.

(12)[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2.

(13)[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5.

(14)[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5.

(15)[德]贝克:《什么是全球化》中《应对全球化》一章,p65.

(16)[德]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寻找失去的安全》,德国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17)[德]贝克:《世界主义:相互依存的政治》,德国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18)[德]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19)[德]贝克:《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20)[德] 克里斯托弗•莫勒:《世界主义能够拯救人类吗?》,载《南德意志报》2007 年6 月4 日,第12 版.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猜你喜欢
贝克全球化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呜嗷,怪兽登陆
迷你贝克街
爱冒险的贝克(二)
稳中取胜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