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秉文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 自古以来湟源是内地通向青藏牧区和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农业区与牧区的分水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使湟源成为内地与牧区经济贸易的商业古都,亦成为早期中原王朝置辖的军事重镇。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湟源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环海商都”、“小北京”等美誉。
一、 从“茶马互市”到“丹噶尔”古城来探究湟源排灯
“茶马互市”,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二朝,唐朝时日月山已成汉藏相互通商的口岸,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产在这里与西部少数民族的牛、羊、马匹、皮毛、名贵药材进行交流贸易。
在青海的历史上与日月山茶马互市齐名的还有一个城市——哈拉库图,现称哈城。它是继日月山边陲贸易茶马互市之后形成和延续至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经济贸易地区,后来成为青藏高原上规模最大的茶马互市。
“海藏咽喉”是湟源历史文化与商贸文化相互辉映的一个形象真实的疆界冠名,它在人文、历史、自然、民族、交通等诸多方面凸显出湟源地域文化特征。商贸的繁荣和多民族文化的交相映辉,不仅使湟源峡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湟源名声鹊起,享誉青藏高原。
湟源城内的建筑群落古朴俨然,从仓门街、九间街、北街、南街到庙巷子、隍庙巷子;从西城壕到南城壕等无不显现出当年兴盛时誉为“小北京”的传统风貌;从厅署、中军督司署、千总署、把总署到演武场,彰显出昔日军事重镇之内涵。从玉皇、火祖、关帝到财神、城隍、龙王等庙宇无不透射出中原文化的辉煌,还有牌坊、祠堂、社仓、义学等众多南北结合、风格迥异的建筑,折射出多民族文化融汇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
湟源城历史上的沿街的商铺都用彩布篷街,悬吊在街道两旁的排排灯光映辉着千家万户,各类灯饰大放异彩,华灯照街,绚烂辉煌。
二、从多元文化的积淀来探究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是历史与多元文化交融延续至今的文化形态之一,不仅包含着昆仑文化的内涵,还包含着古代的军事文化、宗教文化、更多民族文化、传统的商业文化等多元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灯饰民俗文化,它具有高原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是湟源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昆仑文化
在湟源县境内有被誉为“昆仑之丘”的野牛山,有“西王母石室”(今药水峡宗家沟石洞群)、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古迹和传说,无不浸透在湟源乡土文化的土壤中。根据湟源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古墓中发掘出土“犬戏牛”鸠杖首、皇帝四面铜像等考古文物及研究资料显示,湟源是三千多年前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湟源县大华乡卡约文化墓葬出土的“铜鸠首牛太杖首”和“鸠形响器杖首”两件文物,与古籍文献记载中“西王母梯几戴胜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还认为这两件古器物是西王母时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折射,认为“犬牛杖首”拟是西王母行使权力的王杖。
(二)商业文化
在湟源古城里,从清朝嘉庆时期伊始,从事汉藏贸易的“藏商(歇家)”队伍逐年增多,他们的足迹遍及了祖国的西藏、甘肃、新疆、陕西、山西、天津、河北、上海等地,开辟了“藏商”之路,也荣得了诚信的赞誉。丹噶尔贸易的发达、手工业的繁荣、商业的兴盛,奠定了商业文化的崛起,使“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誉名扬四方。
从最初的丝绸古道到茶马互市,再到丹噶尔古城的形成,商贾文化为今天的排灯文化载体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文化
湟源是汉、藏、蒙古、回、土等民族的汇聚地,也是中原与西北边陲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造就了湟源古代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据史料记载,从西汉霍去病西征以来,这里就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硝烟弥漫,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稳固其辖区,修筑城堡,设置军事据点,驻军防务。在遗存的20余处古城遗址和军事设施中,有西汉的护羌城、临羌城,唐代的石堡城、绥戎城、定戎城,清代的哈拉库图城、丹噶尔城等,充分显示出古湟源昔日号角争鸣、鼓越撕杀的军事斗争画卷。从湟源历史来说,既是一部历代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纷争交替的历史,又是中原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的历史缩影。
(四)宗教文化
湟源境内大约有70余座庙宇和20余座寺院,其历史悠久。在药水峡有从西藏迁来的东科寺,在西石峡有顶礼膜拜的海藏寺,在巴燕峡有千年古刹扎藏寺;丹噶尔有工艺超群的关帝庙、三教圣地北极山群庙、保存完整的城隍庙;在哈拉库图城有禹王庙、孔子庙、全神庙、玉皇庙、菩萨庙、无量庙、清真寺……诸多的寺庙将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体现出多民族文化合而不同的文化现象。
(五)文化的多样性
在湟源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互动,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古代文人先哲的壮丽华章孕育出湟源地域文化的璀璨和绚丽,与历史人物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的美妙传说,以及湟源传统文化、羊皮绣、刺绣、民间剪纸、皮影、曲艺、“花儿”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富有特质的各类民俗活动,如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成为今天湟源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孕育湟源排灯的文化因子。
三、从制作工艺来探究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最早起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民国时期已初具规模,改革开放后得到更进一步发展,距今已近20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排灯是商家为了在夜间招徕顾客制作的商号广告灯箱。在灯箱的外表上写上自己商铺的名称及业务范围或者服务项目,并在灯箱内燃放蜡烛,夜间耀眼醒目。后来一些商号看到这种广告的形式千篇一律,难以有较强的吸引力,于是便在招牌的制作、图案、装饰上大做文章。商家的创意经过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衍变,刻意的创新。这些商家名号的招牌,经过精心的设计包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独具匠心,演绎为造型独特、图案丰富而不同形式的牌子灯。经过赋予艺术内涵后的牌灯,横跨在街道两旁,便成为现在流行下来的大型排灯。
在排灯框架造型设计上,艺人们开拓创新,不循规蹈矩,不千篇一律。要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创造、出新。“湟源县排灯不同于四川自贡灯,四川自贡灯的表现形式是形状、式样、彩灯的效果以及装饰的规模;而湟源排灯是在落地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了落地式和悬挂式两种,是商铺招牌的牌子灯的延续和发展。”
湟源排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框架样式日趋多样化,如落地式的有屏风式、立柜式、影壁式等;悬挂式的有梅花形、图书形、扇面形、花边形、双鱼形、八角形、蝙蝠形、花窗形、圆角形等,使其在传统样式上不断地花样翻新,多姿多彩,赋予不同时代的内涵和审美追求。
木雕,是湟源排灯制作工艺的重要手工技艺。湟源排灯框架的雕刻,一般多用平雕和浮雕,全雕由于费工费时成本高,现已很少采用。湟源排灯采用装饰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影壁、室内隔扇及各种家具的雕刻技艺,使排灯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装饰艺术。在丹噶尔古城日益繁荣和商贸兴盛的历史条件下,这门手工技艺在不断地完善、求精,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
“三分雕刻,七分漆艺”,是雕刻艺人集木雕后体现漆艺重要的经验之谈。显现出木雕和漆艺不可分割的相互衬映的工艺内涵。木雕之意在于形,形之美观在于色(色即为漆料和漆艺而言)。青海民间早期在木雕上采用贴金箔和漆朱红进行装饰,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漆艺以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等精湛的工艺,运用在排灯框架的制作上,使排灯精雕与漆艺技术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绽放出形妙彩绚的艺术效果。
四、从灯面装饰内容与选材来探究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的画面装饰内容别致奇巧,绚丽多彩,引人入胜,广泛地选用经典名著故事、民间神话故事传说,将湟源的历史人物、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山水花鸟、文人书画、名胜古迹等,呈现在排灯画面上。灯箱画面早期以绘画装饰为主,在后来的发展中,堆绣、刺绣、剪纸、皮影等形式都是装饰的主要内容。
排灯的构图亦指根据灯箱的造型、大小,以及商家的内容要求,对各类纷繁的题材进行精选与取舍,在造型各异的灯箱上进行绘画、书写、剪贴、镂刻、彩绘等,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五彩斑澜、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富有创意、适合不同层次观众欣赏需求的艺术精品。
一般情况下,排灯在内容、体裁上讲究相互搭配,展现出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在绘画图案方面,力争做到油画与国画的搭配,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搭配,风景山水与花鸟画和人物画的搭配等;在剪纸图案方面,强调民俗风情的剪纸与劳动场面剪纸的搭配,花鸟剪纸与人物剪纸的搭配,屏风式的剪纸与圆形、菱形等形状剪纸的搭配等;在刺绣、堆绣、香包、书法、皮绣、皮影等诸方面,都有互相辉映、相辅相成的搭配要求。另一种搭配的形式是:将绘画、堆绣、书法、刺绣、皮影、香包和皮绣等体裁,相互穿插起来,给人们一种在五光十色、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的“灯”与艺术幻境中遨游的感觉。
在排灯灯面装饰内容中,题材的选择涉及面较广泛,从古典神话故事到历史传说、民间艺术各门类无所不有,展现出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的精彩画面,给排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以经典神话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的画面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白蛇传》、《牛郎织女》、《盗仙草》、《孟姜女哭长城》、《夸父逐日》、《群仙祝寿图》、《嫦娥奔月》、《梁山泊与祝英台》及《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猪八戒娶媳妇》、《三调芭蕉扇》、《火焰山》、《流沙河》、《真假孙悟空》、《通天河》等等。
(二)以古典名著为主要内容的画面有《水浒传》中的《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关西》、《打闹五台山》、《景阳冈打虎》、《血溅鸳鸯楼》、《拳打蒋门神》、《林冲雪夜上梁山》、《倒拔垂杨柳》、《三打祝家庄》、《智取生辰纲》、《梁山聚义》、《燕青打擂》、《李逵坐堂》、《孙二娘开店》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貂禅》、《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华容道》、《长板坡》等;《红楼梦》中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晴雯之死》、《黛玉焚稿》、《海棠社对句》、《刘姥姥进大观院》、《秋菱学诗》、《尤三姐》、《葬花》等等。
(三)以传统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有《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子贡问路》、《卧薪尝胆》、《苏秦回乡》、《霸王别姬》、《秦王李世民》、《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陈桥兵变》、《穆桂英挂帅》、《杨家将》、《智审潘仁美》、《岳飞传》、《成吉思汗》、《戚继光》、《太平天国》、《虎门硝烟》、《火烧圆明园》、《五四运动》、《林海雪原》、《地道战》、《红色娘子军》、《井冈山会师》等。
(四)以地方风俗为主要内容的画面有《丹噶尔风情》、《牧羊女》、《背水姑娘》、《藏族英雄扎西》、《六月六》、《赶集》、《我也是个赛马手》、《秋收》、《元宵节》、《扬场》、《打碾》、《故乡》、《我的家乡——湟源》、《坐火车》、《放风筝》、《艳阳天》、《教师节》、《帮妈妈做家务》等。
(五)以花鸟为主要内容的画面突出了多姿多彩的《牡丹》,在排灯灯光的映射下格外的鲜艳,那种美艳犹如采摘了几朵活牡丹插在排灯上一样。另外还有《芍药花》、《月季》、《大丽花》、《山茶花》、《兰花》、《油菜花》、《杜鹃》、《山丹花》等。
(六)以名人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画面表现丹城人对名人的敬仰和爱戴,如《毛泽东》、《周总理》、《贺龙元帅》、《毛泽东在安源》、《刘少奇在长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四代伟人》、《十大元帅》等,还有我在前面说到的历代历史人物和湟源名人《杨治平》、《朱绣》等。
(七)以湟源名胜古迹为题材的画面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犹如身临其景。如《日月山》、《丹城旧貌》、《东科寺》、《宗家沟风光》、《药水泉风光》、《最后的水磨》、《北极山古刹》、《大黑沟》、《海藏咽喉》、《西石峡》、《华石山》、《扎藏寺》、《青峰峡叠翠》、《城隍庙》、《湟源新面貌》、《西王母瑶池》等。有的画面上还题了诗句,如《宗家沟风光》诗曰:山水最钟秀,白云出远岫;翠峰呈狮象,龟碑岭上留;苍松遮仙洞,溪水涨春流。《大黑沟》诗曰:连逢(芴)立凌云汉,紫气茫茫漫碧天;谷壑清溪波弪遒,岗峦白桦绿无边。还有清道光时期的文渊阁大学士满族诗人文孚《过日月山》:边门才八月,落木早惊秋;白草连天远,黄河出塞流;原荒蹲健鹘,山暝下毛牛;已觉征衣冷,前途更上头。这些文人墨客的墨宝诗篇或散记,都一一被镌刻入了湟源的历史,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从发展历程来探究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期。可追溯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于历史上丹噶尔(湟源城)“茶马互市”的名噪一时,全国很多地方的商贾云集丹城,丹城内商铺林立,民族贸易极其繁荣。有远见的商人首先制作本商铺的名号招牌,在其内燃放蜡烛,到夜晚烛光相映,熠熠生辉,煞是好看,整个街头巷尾别有一番风景。各商铺看到这样招揽顾客效果极好,纷纷效仿,使丹噶尔城成为青藏高原上热闹非凡的不夜城。自此,各商铺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别出心裁地将自己名号招牌制作得独具匠心,将灯箱设计制作成有底座、有造型和图案的牌灯,其形式花样翻新,其工艺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华美。发展到后来,商家们把牌灯改制成一种能够横跨街道的大牌灯,这种大牌灯在街道上林立成排,渐起规模,故而被人们称为“排灯”。凭借商家的实力和攀比心理,上等绝好的木料用在此种排灯的框架上,精细考究的框边雕刻,更引人注目。形状有长方形、卧桥形、双鱼形、八角形、蝙蝠形、花窗形、马鞍形、梅花形、椭圆形、扇形等,一般情况下,长为2米,高为0.60米,厚为0.40米左右,前后面分3-6档不等,每档必画一个图案,图案内容由商家自选自定,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俗风情、花鸟、名人轶事、民间故事等,表现手法有绘画、剪纸、皮绣、书法、香包、刺绣、皮影、堆绣等。这些内容可以相互连贯,也可独树一帜。每当夜幕降临,丹城的大小街道一排排耀眼的排灯交相辉映,亮如白昼,且画面缤纷多彩,样式绚丽多姿。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到了清末民(国)初,由于这些排灯文化内涵丰富,每年都吸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省内外客商。当地商会、火神会认同了这些排灯的举措和收益,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大力的支持,决定由商会、火神会牵头,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集中展挂,吸引了大批观众游客,为正月十五元宵灯会增添了亮丽景观。从此排灯成为湟源独有的“灯展”。
第三阶段为挫折期。直到 1958 年文化大革命,湟源排灯作为封建残留的“四旧”被破掉,大多数排灯艺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迫害,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随之散失,排灯及其排灯艺人从此销声匿迹。
第四阶段为恢复期。1992 年冬天,全国各地在讲述春天的故事,湟源排灯也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湟源县各级政府为大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积极恢复历史悠久的排灯文化,组织幸存下来的艺人,在技艺超群的排灯艺人杨增贵老师傅的指点下,于1993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临前夜以继日地恢复制作了70副排灯,于元宵节展挂,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受到了省、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许,也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好评。此后几年里逐步走向扩大化,到1997年已经形成了“排灯一条街”,使排灯艺术在湟源县城大放光彩,享誉省内外。
第五阶段为辉煌期。近几年,湟源排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运用先进的电、光、声技术,让排灯画面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活”起来,富于动感,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回味无穷。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焕发出强劲生命力。
2005年,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复苏的湟源排灯,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的春节,湟源排灯在省城西宁和湟源古城展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新闻媒体做了详尽的报道。中央一台新闻联播进行专题报道;国际华人广播电台向全球华人播放了实况录像;各大网站均有数万条评论文章。
湟源排灯在我国各地灯类艺术中堪称为一朵绚丽的奇葩,她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是集观赏、审美、民俗学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艺术。我们只有理性地解读传统文化,深刻地研究传统文化,才能取其精华,弘扬光大,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到今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整体活态的保护,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参考文献:
[1]河湟——文化湟源专辑. 2007(1).
[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2006.
[3]马达学.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8).
[4]中共湟源县委宣传部打造文化湟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2007年3月28日.
[5]湟源县社发局关于研制开发湟源排灯的思路. 2006年10月24日.
(作者单位:青海省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