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英
和谐教育需要构建和谐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教师积极更新观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教师教学的灵感、创造的启迪,为教学活动拓展了思路,注入了活力,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灵动与生机。
可见,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关键,就是语文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为积极探究、自我建构作为自身教学的着眼点。也就是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来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觉得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能轻而易举地做到的事情,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不多,有些教师往往把学生读书当作一种摆设,常常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考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只能死记老师的分析,食而不化。
这是因为这些教师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教”,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就是以“教”代“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表达非常清楚,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以“教”代“学”,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又总是想尽了办法要达到自己设计中的理想状态,课堂就会变得机械、沉闷、程序化,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自然。其实,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去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联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松开手,放宽心,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
二、教学生深刻质疑的方法,使“问”的过程变成“思”的过程
不少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都要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提问,这本来是用意很好的。但这种做法常常会出现教师设计的问题脱离了学生思维的实际,学生的学习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的情况,也容易导致由原先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既将一篇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让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印象,又剥夺了学生“问”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国古代也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名言。学生能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提出疑问,就表明他们其实已经对文章进行了一番思考。而一旦他们提出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他们便会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更乐于理解、易于吸收。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风细雨地向学生讲清楚“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的道理,讲明白质疑问难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多元思维的品质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激学生独到品评的意识,让“讲”的过程变成“赏”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却非易事。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在对文本充分感悟、深刻质疑的基础上,进行广泛交流,发表独到品评的热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尊重了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学生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才会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
“品评”就是鉴赏,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选入的都是意新、情真、言美的上乘之作。这些文章,字句考究,文笔生动——语言美;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结构美;清新典雅,委婉深邃——意境美……这就给学生鉴赏品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小小的鉴赏家,即使说得不到位,也没关系,关键是,教师必须敢于让学生评,让他们发表独到见解。可以先让学生做局部鉴赏或某一方面品评:或是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之处,或是课文构思布局谋篇的精巧之处,或是思想观点耐人寻味闪光之处,或是写作技法高明之处……
这种鉴赏品评要依据课文,分析字、词、句、章,不要做架空分析。不是一味地说“好”,允许或欢迎学生敢说“不”,并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鼓励学生不囿于陈说,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让学生向教师挑战,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塑造学生个性。我经常让学生“当老师”,把一些浅显或规律性较强的文章教给学生去分析品评。事实证明,学生为了使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同,课下作了充分准备,查阅很多资料,而这又给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河北省大名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