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琪 方凤娟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构建隐喻及其翻译过程的认知模型,对隐喻在不同语言中的重构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不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隐喻翻译;认知;中国古诗
中图分类号:H059;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3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对研究隐喻的翻译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众多学者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付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古诗语言运用的特殊手法,因此我们在中国古诗翻译方法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隐喻的翻译实践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普遍性
诗歌被称作是隐喻的海洋。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描述: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中国古诗更是无处不充满着对隐喻的应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的“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白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皆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因而解决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问题,意义深远。
对隐喻的研究和阐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词源学来说,隐喻一词的构成就隐含了“超越”和“传送”的意思。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指出,隐喻也就是在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实体之间,提出一种“可以转换”的相似性或共通性。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英语专业的教科书之一的《写作手册》里是这样解释隐喻的: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时候,这种联系不是显而易见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谜语的精华在于它在不可能结合的情况下能表达真实的事实。”对于隐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因而,要实现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的“信、达、雅”,必须首先从隐喻认知过程的研究着手,同时考虑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进而实现隐喻从源语到目标语的重构。
二、隐喻的认知
(一)隐喻及其翻译过程认知模型
隐喻语言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过程,也就是对该隐喻的领悟和理解。根据束定芳的研究,隐喻的理解又包括两个步骤: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隐喻的辨认可以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隐喻话语标志和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而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者将隐喻中的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一个再表达的过程,主要涉及从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就是源语向目标语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序的,相互连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也使得隐喻能够在不同概念之间进行跨空间投射。Lakoff认为隐喻是深层的认知结构,隐喻网络在人们的思想底层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胡壮麟在其《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对隐喻理解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揭示认知的本质。隐喻与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遇到隐喻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依赖的是这种认知过程模型。
(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
文化在隐喻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现象,而这种体验是和其文化根源息息相关的。人们在解释说明自身对世界的体验时,所使用的隐喻都是其所处文化所特有的。隐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对隐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其所涉及的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翻译,必须深入分析文化根源的隐喻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讲,宗教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典故都对隐喻的认知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的隐喻表达法被人们经常使用。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过香积寺》里的“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诗句应该说或多或少有着佛教文化的烙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同一个意象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西风”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秋浦”(姜夔《念奴娇》);“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运”(辛弃疾《满江红》);“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赵鼎《满江红》)等等。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这样的西风决不是雪莱在《西风颂》(odd to the west wind)里所高歌赞美的西风。相应地,引起诗人们无限人生感叹的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因由。
风俗习惯也是隐喻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人离别时常以柳树枝相互赠送,这一习俗到了诗歌里就成了表达依依惜别情怀的隐喻了。大诗人李白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名句。而写下著名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人王之涣也应是由这一习俗得来的灵感吧!
历史故事流传久远,常被文人引入诗文,渐渐成为典故。这些典故也是隐喻的来源之一。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常出现在古诗中,“采薇”一词遂成为隐逸生活的代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相顾无相识,唱歌怀采薇”等等都是诗人们处在生活低潮时,用这个典故来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的例子。
(三)重现隐喻的构建
重现隐喻的构建即对隐喻性语言的辨别以及通过目标语对源语的重现。Newmark认为,隐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bject指喻体所依附和形容的对象,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事物就是喻体image,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则被称为喻义sense。一般说来,隐喻中的喻体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因此,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事物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也就是说隐喻意义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由于隐喻表达是深层次的微妙情感,它的产生和理解与特定的语
言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理解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语境提供的信息。
重现隐喻的构建需要我们找出在隐喻中建立了哪些新的意义和新的相似点并辨别出喻体所传达的特性。如秦观《眼儿媚》一词:“倚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龚景浩将其译为:
By the green window
The lady sits in the east wind gentle.
Speechless,she faces spring,idle.
All should be as of old:
Pools of limpid autumn water——her eyes.
Distant hills in spring time her brows.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水”和“春山”常分别用来形容美人的眼和眉。秋水和美人的眼相似之处在于“盈盈”——清澈明亮、脉脉含情,而春山和美人的眉则同是“淡淡”——似有若无、温柔含蓄。这样,理解了在隐喻中新建立起来的意义和相似点,就能准确把握喻体所传送的特点,才能在进一步提高对隐喻的认知的同时,充分欣赏这些隐喻的美丽光彩。
三、古汉语诗歌隐喻的翻译
(一)保持源语与目标语的完全对等
人类具有生理共性并且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生存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之间可能拥有相同的认知,也能理解不同文化中出现的隐喻,这就使得在目标语中完全保留隐喻成为可能。杜甫的《兵车行》(Song of the Con—scripts)有句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翻译为“The field on borderland becomes a sea of blood,The emperor's greed for land is still at its high flood”。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成“As if the vernal breeze hadreturned overnight,To adorn thousands of pear—trees with blossoms whites.”(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Song of white snow in farewell to secretary Wu going back to the Capital)很明显,在上面的例子里所用的意象如“海水”、“沙鸥”、“梨花开”等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由于原文的隐喻中出现的形象带给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相似的体验和美感,因而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义,使话语信息和美学价值完整地再现出来。
(二)部分保持源语的喻体
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不同的传统、风俗以及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隐喻意象的文化不对等性。在处理这类隐喻的翻译时,往往需要译者能“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在目标语中选取喻义相近的喻体来再现源语的语言效果。也可以在无法寻找到完全对等的喻体的情况下,使用删减的方法,在目标语中保持部分的原喻体。但在删减的时候,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源语中比喻形象的主要特征来进行删减,力求获得译文与原文大致相等的可读性。这样,不但能够保持原有隐喻的丰富内涵,也符合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认知过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就可以翻译成:“Suddenly we heard water burst a silver jar And the clash of spears and sa—bers come from afar"。又如《诗经》里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关关雎鸠”喻指恋人,但如果直接译成“os-preys",却体现不出恋人的意象,而如果采用"tur-tledoves"这一类似的形象被当作载体来释译隐喻,其中含有的艺术效果就被凸现出来了。
(三)将隐喻转换为明喻
用明喻替代隐喻的方式进行翻译是因为有些隐喻如果仅仅直译,会显得过于含蓄隐晦,可能无法让目标语l的读者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因而在翻译时为使译文更准确达意,常会将隐喻转换为明喻。用明喻来替代源语中的隐喻,能够让目标语的读者更好地体会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充分地体验到喻意带给他们的惊喜。“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译成"she seemed a sweet plum blossom/where spring rain pearling lies”,用sheseemed变隐喻为明喻,既保存了原诗的意象,又能让一般读者明白原诗隐喻所指。又如孟郊的《烈女操》(A faithful widow)里“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就可翻译成"Like the dead water of an ancient well,No more ripples will ever my heart shake.“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白居易的诗《琵琶行》(Song of a Pipa player)里的名句,可译成“When loud and soft notes mingling were together played,T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a plate of jade.”
(四)不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性陈述
有时候,由于两个语域的映射不能达成认知上的对等,可以使用省略隐喻的方法,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通过意译,使得源语的隐喻表达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让目标语的读者也能以自己的文化认知来体会源语的艺术美感。杜甫在诗歌《月夜》中怀念妻子的句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可译作:“Your balmy,cloudy curls the misty air bedews;Your fair,smooth arms are chilled in silver hues”。李商隐《无题》(Poem without a title)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译成“At dawn shed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就比较贴切。又如李白的《长干行》(Ballad of a merehant's)里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望夫台”都出自汉语典故,在英语文化背景中为空缺,不如直接解释,翻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die.Who knew r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即可准确表述出原诗的意境。
四、结语
隐喻是复杂生动而灵活的,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需要心理空间的转换。从认知角度进行隐喻的辨认以及隐喻意义的推断,结合宗教文化、地理环境、习俗以及典故等文化因素辨识喻体所传送的特征并重构隐喻,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而从认知这一新的维度来认识和研究将对隐喻的翻译特别是中国古诗的翻译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