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澜
江西省九江市读者仰女士来信说:我刚刚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科研岗位,退休回家了,原本打算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裁剪和缝纫。但是,我的心思怎么也集中不到做些具体的事情上。暗暗劝慰自己静下心来,马上觉得内心很空虚,竟然感到人生没意思。请问心理学专家,我该如何摆脱这种心理困境?
仰女士所说的情况并非少见。因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退休了,总会有种失落感,问题是应该尽早摆脱这种心理阴影。我建议,你邀上三五知己去旅游,或者短途,或者长途的。一位美国地理教授提出“具有心理治疗意义的景观”,美国医学专家也提出“图片的治疗力量”。
这些新概念都指出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对人们心理健康是有调整作用的。当人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景物时,景物色彩、形状及光感之美能使观赏者产生美好积极有生命力的情绪,进而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其实,心理问题往往缘自个人消极情绪和消极态度。而旅游让你去关注事物最美好的一面,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美,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做到了赏心悦目。经常关注美,发现美的人,情绪自然就很好。
在旅游途中,需要跋山涉水,这会使人精神饱满,面对美景,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心理享受,这是良性的心理反映。然而,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内心有太多的思虑、欲望。心理学的规律是:对物质拥有的越多,生活条件越富足,人对幸福的感受却越少。而旅游的整个过程是付出,如要欣赏到无限风光,必然要登高,需要消耗体力、精力,才能一览众山小,尽享眼福。此时,你会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活着真好!
老人不养狗,
山东省济宁市方女士来信说:现在,养犬好像是一种时尚,主人牵着狗逛马路,狗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主人却全然不顾。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这么一件事:一位女车主就被狗拉屎弄得很不愉快。原来,有一条狗每天都把屎拉在女车主的轮胎上,奇臭无比。换个地方停车,嗅觉灵敏的狗照样找到了那辆车,把屎拉在轮胎上。女车主忍无可忍,找到那条狗的主人,对方却不以为然,说什么“你还与狗计较?”车主急不择言:“我与狗主人计较……”像这样的狗主人心理有问题吗?
这样的人心理当然有问题。媒体上曾经报道过一位老人,他没有养狗,但是数年来他坚持捡拾小区道路上、草坪里的狗屎,有人说他傻,但是他仍然乐此不疲。
有人问这位长者,为何愿意做这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老人诚恳地说:“狗屎这样脏,谁见了都恶心,粘在鞋上多么难受。我只是弯腰顺手捡一捡而已……”
与老者相比,那位狗主人实在是太差了。他差在没有社会公德,差在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按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心理阴暗。
其实有些事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为什么有的人愿意做,有的人看到只当没看到呢?说穿了是素质问题,而素质的提高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