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会
当前,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引起中学生的注意,他们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豆芽”学科,往往不认真学或根本不学,这不能不令人担忧。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却应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现在就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古今中久,纵横几千年的历史事实,在历史课本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要使学生能掌握好历史知识,首先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做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除了在上课前要精心组织教学,深研课本中的隐含材料外,还应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对课本中的历史故事作适当的补充,比如教师在讲“官渡之战”一节的内容时,应对“官渡之战”的前因、后果以及战争的经过加以补充,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整个故事情节讲述出来,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课并不是想象中的枯燥无味,并且不“难”,克服了学习历史“难”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单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集体讨论或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来进行,不要怕耽搁课堂时间,通过讨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判—个历史现象,一个历史人物。比如,在讲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教师针对中学生在小说、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曹操通常是所谓的“坏”、“阴险狡猾”这一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评价曹操?”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启发他们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然后让学生收集曹操的有关资料及其在当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最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正确地评价曹操,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三,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历史课的另一重要任务,历史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把书中知识背下来就完了,而且要学生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时,教师在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化E领先世界的突出贡献时,趁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讲明在明清以前,我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才落伍的,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腐朽封建制度的憎恨,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较为真实的历史情境,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总结、补充,方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