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勇:将梦想照进现实

2009-07-24 01:47陈正府
当代贵州 200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银饰工艺品

陈正府 张 波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桂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金。

“我的梦想是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为了这一天,杨成勇奋斗了十年。

杨成勇从小喜欢美术,又受父亲集邮爱好的影响,渐渐对收藏民族民间艺术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岁那年,杨成勇与同学到高坡写生,身着多姿多彩苗族服饰的男孩女孩深深吸引了他。由于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他们不敢贸然进村;正当他们在村外徘徊时,幸运地遇到村寨里外出的一位老人,老人听说了这群年轻人造访的目的后,热情的将他们领进村。几天的接触,杨成勇被当地少数民族热情、真诚的招待感动,被精美的苗族盛装和充满想象力的民族文化打动,同时也在心中播下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的种子。离开苗寨时,杨成勇用几块钱买回来他的第一件苗族文化收藏品——几张精美的苗家绣帕。此时的杨成勇,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次高坡之行,是他日后痴迷于少数民族文化研发和收藏的“星星之火”。

1998年,杨成勇跟随家人移居美国。刚开始,一切都让杨成勇倍感新鲜和新奇,用他的话说,感觉自己真正来到了人间天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思乡情结也变得愈来愈浓。

2000年,在面对人生选择是就读MBA还是回国之间,杨成勇选择了后者。回到故土后,杨成勇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他的“心结”——对收藏少数民族工艺品的热情和挚爱,始终不曾忘却。

30岁时,杨成勇终于创办了黔艺宝这个专门生产和开发贵州名优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的企业,公司拥有两家产品生产厂和一家商场,分别为安顺的艺宝蜡染坊、凯里的艺宝银饰制作工艺厂和黔艺宝商场。

“黔艺宝是我圆梦的实验场”

眼下,杨成勇拥有多重身份,分别是民族文化爱好者、工艺美术研究者、贵州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者以及职业经理人。

2002年,杨成勇设计制作的苗族手工装框银饰,在首届中国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

2006年,黔艺宝设计的“苗族银冠系列”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8年,在“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上,“贵州名创”唯一一个特等奖由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获得。

有专家评论,在贵州能亲自研究开发民族工艺并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者,杨成勇是为数不多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中,他始终将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示夜郎文化艺术放在首位。

面对纷至沓来的成绩和荣誉,杨成勇淡淡地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很多事情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黔艺宝是我圆梦的实验场”。

“黔艺宝从路边的一间小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其间经历了很多曲折。我们自己的收藏、设计创作和经营生涯也经历了不寻常的阶段。”回首黔艺宝的成长历程,杨成勇很是感慨。

黔艺宝最初仅是位于贵阳市北京路上的一间只有七十多个平方米的小店,售卖一些从乡下和民间收集来的特色物品。随着杨成勇对民间艺术品内在价值的了解,他逐渐开始在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收藏、设计与商业推广的结合上动心思,下功夫。刚开始时,杨成勇花心思设计的作品并不被顾客买账。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不停地改进创新。直到2002年,杨成勇设计制作的苗族手工装框银饰在首届“中国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了金奖,黔艺宝设计的产品才逐渐被市场接受。

一个既能设计创作旅游艺术商品、又对旅游商品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人,在收藏、设计创作和经营三者的倾注度上,却将重心投注于前两者,很多人对于杨成勇的选择并不理解。而杨成勇却有自己的认识,“目前旅游商品市场充斥着太多单一性和同质化的产品,开发新品种,丰富和充实产品文化内涵,才是当今开发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基本趋势,而黔艺宝要把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造力。”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就像蚌壳里的珍珠”

2008年岁末,贵州省博物馆黔艺宝小舞台能工巧匠展示区里来了两位法国人——法国国家科学院的两位院士,专程来这里学习苗绣。

此前,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的一个调研组也曾来黔艺宝考察,看到如此丰富和精美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他们惊叹贵州不愧为“文化千岛之国”,认为贵州有相当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可以挖掘,贵州文化旅游商品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

在杨成勇看来,“贵州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就像蚌壳一样,外表现在看起来还比较粗糙,但里面都是珍珠。我们经营民族工艺品就是要将这些珍珠拔出来,把它们串成一条条美丽的项链,让它们发光,展示我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多彩的一面。”

更可贵的是,杨成勇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组织下,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开发以前所未有的势头由上至下全面铺开,“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爽爽的贵阳”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的举办,激活了黔艺宝这样一批批中小型民营企业。

对此,杨成勇坦言:“近年来,贵州省中小企业局承办的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机遇,省领导又很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我们应该趁这股东风,多做旅游文化产品的调研、开发和交流,只有基础打好了,贵州旅游的相关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2009年是“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第四个年头,大众广泛参与的热潮,不仅使“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成为全国皆知的贵州大众文化品牌,也成了多彩贵州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而且催生了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正是看好这个机遇,有10年民族工艺品销售历史的黔艺宝果断出手,投资近800万元和省文化厅、省博物馆联手建起了一个旅游精品和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展销中心。

这里收藏了20多面明清铜鼓、300多件(套)贵州民族服饰刺绣、300多件套明清为主的贵州民族银饰、民族民间生活用品、窗花木雕,还有扬名中外的梵净山紫袍玉带石、思州砚、各类水冲奇石、精美绝伦的贵州龙、海百合化石等,堪称汇聚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粹。

而位于博物馆一楼左侧的“黔艺宝多彩贵州戏楼”,你可以看到能工巧匠制作银饰编花、蜡画、刺绣、傩戏、地戏面具的现场表演。不仅如此,游客及参观者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制作,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流程。

至此,黔艺宝真正实现了以“开发贵州特色产品展示夜郎文化艺术”为宗旨,将民族民间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相兼顾,开发、推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展示贵州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理想。

面对这份成就,杨成勇这样解释道:“虽然很多人不了解我为什么冒着很大风险花费自己所有财力和大量精力做这个事业,而且忙碌紧张的工作也让自己少了很多以往的自由和休闲,但是我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转化为一种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贵州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杨成勇还认定,黔艺宝继续坚持不懈地走文化与旅游结合之路,是符合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的,也是自己多年来创作设计旅游艺术品的最终目的。他说,“设在省博物馆里的‘黔艺宝多彩贵州戏楼一定会长久地演下去,让人们可以天天有戏看。”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银饰工艺品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
两块木头
高浮雕银饰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贵州5年内将打造1000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