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面的教育培训体系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9-07-24 08:51刘曦葳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6期
关键词:甲骨文公司郭涛甲骨文

刘曦葳

当前,我国在整体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型人才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又迫切的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软件供应商,甲骨文公司进入中国二十年来,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计划,推出了很多独特的人才培养项目,对于中国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专访。我知道今年是甲骨文在中国成立的20周年,请您谈谈这20年里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在中国开展了哪些活动?

郭涛:我们在中国启动了甲骨文教育工程(Oracle Education Initiatives),它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项目,涵盖了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各个层面,通过向教育机构提供甲骨文软件、教学课件以及教师培训等方式,来帮助新一代年轻人学习和培养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自甲骨文教育工程在中国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先后三次与中国教育部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开展了Oracle Academy计划、ThinkQuest项目和ThinkQuest国际竞赛,并在中国专门推出了多项独特的人才培养项目,如Oracle应用顾问发展计划、毕业生发展计划、实习生计划、甲骨文俱乐部等。为中国的180多所大学和超过200所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和教师培训,帮助高校培养了大量管理、咨询和IT等方面的实用创新型人才,帮助中小学校利用IT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帮助孩子们学习21世纪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记者:针对高等教育,甲骨文在中国有哪些具体项目?

郭涛:首先是Oracle Academy计划,这也是一个在全球开展的项目。Oracle Academy根据院校的需要提供三种课程:计算机科学入门、高级计算机科学和企业商务应用,为学校提供软件、在线学习和开发环境、技术支持、教师培训和认证资源。在中国,Oracle Academy通过与中国180多所院校合作,已经为超过9万名学生提供先进的IT课程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们掌握21世纪所需的技术和商务技能,为教职员工提供严格的培训和世界一流的专业发展机会。目前,每年超过3万名中国学生加入到了Oracle Academy项目中来。

记者:2009年,中国将迎来60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如何帮助他们就业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甲骨文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有哪些特色?

郭涛:我以甲骨文公司的一个人才培养项目——“Oracle应用顾问发展计划”为例来做一个介绍。

“Oracle应用顾问发展计划”于2006年推出,主要针对ERP人才的培养。作为Oracle Academy计划的一部分,甲骨文公司向参与的大学提供软件以及教师培训和认证等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协助大学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和规划,参与案例教学,不定期地组织技术研讨会,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派出资深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与交流。甲骨文的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实际的ERP工程和开发项目,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已经有13所大学的1.8万多名学生参加了该计划。2008年11月,我们组织了太极、汉得、亨格等11家合作伙伴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举行了招聘活动,为应届大学生提供了近200个实习与就业的机会。

“Oracle应用顾问发展计划”的特点在于超越了一家公司与学校的合作范围,将甲骨文在中国的广大合作伙伴吸纳进来,形成了以培养实用性、创新型毕业生为目标,与著名的ERP厂商、咨询与实施服务商及教育机构协作,从学习、实习到就业的全程支持,更加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记者:您能否再结合甲骨文教育工程的一些主要项目,谈谈甲骨文是如何帮助中国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

郭涛:除了刚才讲到的“Oracle应用顾问发展计划”外,我们在中国还推出了“毕业生发展计划”、“实习生计划”,以及甲骨文俱乐部。

“毕业生发展计划”于2003年推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课堂培训和一系列项目实践后,通过岗位轮换的方式委派他们到甲骨文公司的主要部门接受为期两年的在职培训。这些学员们将接受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训,包括以客户为中心和创新等,同时还要接受专业能力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演讲技巧、主观能动性、适应变化、策划和组织、团队合作等。2007年之前,共有170多名大学生参与了我们的“毕业生发展计划”,2008年又有近2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该计划。

“实习生计划”主要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们有机会在甲骨文公司了解企业软件方面的最新技术。2007年和2008年,甲骨文中国公司和甲骨文亚洲研发中心为合作高校中数十名品学兼优的计算机软件、电子工程、教育技术、管理和英文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了实习机会。

“甲骨文俱乐部”是由甲骨文公司和合作学校共同管理和支持的,由在校学生及教师成员组成,它以技术学习为核心,通过学习、交流、培训、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打造一个开放的、合作的和有生命力的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甲骨文俱乐部举行了多样化的学生竞赛,比如网站安全漏洞扫描项目和甲骨文掘金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所学技术知识运用于实际商业问题的平台,提高了他们创新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通过支持高校课程及与大学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比如:和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共建了金融服务研究中心,培养针对金融服务行业的软件人才;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铁路信息技术实验室,与西南交通大学成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及教研中心,联合培养铁路信息化方面的创新人才;和武汉大学联合创办了空间数据库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培养空间信息技术的人才。

记者: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甲骨文有哪些具体的项目?

郭涛:针对基础教育,甲骨文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甲骨文教育基金会,由它来负责项目的实施。甲骨文教育基金会下面有一个叫ThinkQuest的项目,在ThinkQuest社区里,中国的学生可以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37.5万多名学生成员一起,拓展知识面,参与协作项目,并分享教育内容。通过与中央电教馆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合作,甲骨文教育基金会已把ThinkQuest带到了全国200多所中小学,为超过400位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了培训。

同时,甲骨文教育基金会还在中国推出了ThinkQuest国际竞赛,作为著名的国际网页制作竞赛项目,ThinkQuest国际竞赛鼓励学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伙伴组成团队,开发以教育为主题的网站。2008年,共有来自中国地区的48个团队参与了ThinkQuest项目,其中中国的学生还获得了“2008ThinkQuest国际网络建设竞赛”的优胜奖。

记者:参加ThinkQuest国际竞赛,为何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郭涛:世界各地的9岁至19岁的学生都可以以小组形式报名参加ThinkQuest国际竞赛,受邀参赛团队将利用ThinkQuest平台,就饥荒、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培养学生发展21世纪所需的能力,例如团队合作、批判思维、自我指导和科技才能等。

一位成都的中学生利用ThinkQuest平台,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的7名学生联合制作了一个网站,从多个角度讲述时间,最后获得了ThinkQuest竞赛组委会颁发的奖项。通过ThinkQuest这个开放并且安全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另外,根据中国学生特点,我们还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ThinkQuest竞赛。比如在2007年和2008年,我们先后在中国举办了两次“ThinkQuest教师优秀教学案例和学生优秀网络作文大赛”,每次都吸引了数千名师生参加。2008年,参赛学生围绕“我与奥运”这个主题,设计出了很多极具创意的作品。

记者:针对贫困学生和灾区学生,针对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甲骨文有哪些特别的项目?

郭涛:我们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新长城项目有合作,我们的员工会不定期地通过新长城项目为贫困大学生捐款。2008年,我们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四川地震灾区的学生捐赠了512座红十字书库,为地震中遭受精神创伤的孩子们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图书及适龄读物,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2008年“甲骨文全球志愿者”的活动中,甲骨文北京分公司的员工带领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们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广州分公司的员工们带领残疾人安养院的孩子们参观了广州海洋世界,为他们捐赠了很多玩具和学习用品。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回馈社会是甲骨文的传统企业文化之一,甲骨文公司及员工都在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为教育和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您如何评价甲骨文公司这么多年来在帮助中国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郭涛:自“甲骨文教育工程”在中国启动以来,我们已经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进行了价值数亿美元的捐赠,全面的教育项目已经惠及了许多中国师生,我们正实现着甲骨文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承诺。教育部先后两次为甲骨文公司颁发了“捐资助教特殊贡献奖”,2007年和2008年,我们又先后蝉联了教育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与教育部和相关教育机构继续加强合作,打造更加全面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帮助中国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实用性、创新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甲骨文公司郭涛甲骨文
甲骨文“祸”字新证
动物园里真热闹
传“电报”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Novel attribute-based framework for halftone watermarking
HYBRID AIRFOIL DESIGN FOR FULL-SCALE ICE ACCRETION TEST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