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敏
摘要: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蓬勃发展,高涨的图书物流成本,巨额的物流设施投入越来越成为限制出版业进一步壮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瓶颈。文章依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构建了图书第三方物流体系,旨在从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物流;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to flourish, the book logistics' high costs and the huge facilities of the logistics facilit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estrictions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the bottleneck of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the logistics, constructing the books third-party logistics system. It point of view to address this bottleneck from reasonable disposition resources and reducing logistics costs and improving logistics efficiency and service level.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books logistics; third-party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中国图书出版业及其物流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集团化建设以及由内涵式发展培育造就出一批大社名社。这些大型、优秀出版单位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坚力量,使出版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空前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效益与品种同步增长,中国出版跻身世界的竞争能力逐渐显现[1]。
与此同时,世界大型传媒、出版集团皆有意进入中国文化市场,为能迅速卡位正纷纷通过投资方式试图建立自己的行销网络,并积极地透过各种方式尽快建立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现代物流体系,包括仓储、代理、配送、运输等[2],中国出版业将面临极大挑战。
2图书物流存在的问题
在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之际,现有图书物流越来越不能满足对于流通效率和成本的要求,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2.1出版社和流通企业各自为政,物流资源重复设置
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出版发行部门各自设置仓库、运输车辆、信息系统、管理和作业人员,从采购到销售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自营完成,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图书物流系统尚未形成,这种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现代图书物流服务的发展。同时,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导致大量物流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2.2各个图书发行单位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企业自行开发的内部信息系统或区域内部信息系统,通常无法与其他企业或其他区域的信息系统相对接,信息的交换和信息共享受到限制,EDI和EOS都难以实现。导致各个出版社不能共享有关的信息和需求,仅从自己的需求预测制定生产或销售计划,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从而造成供给和需求的脱节。
2.3供应链体系不够完善,物流作业标准化程度低
出版社、流通企业以及销售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无法保证图书品质稳定,进而影响自身声誉,同时也影响图书流通效率,造成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另外,物流器具的材质、规格不统一,物流包装材料、包件规格与物流设施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尤其是托盘、周转箱等物流器具的材质、规格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企业均有自己的规格和式样,器具不能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周转使用,降低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这就造成了物流中心在进行图书进货验收的时候,需要增加更换托盘、周转箱等倒装作业,既降低了物流效率,又增加了作业成本和人力成本。
2.4业务流程存在重复作业,信息系统应用有待完善
在图书物流的业务流程中,无论是分散经营模式,还是行政区域集中经营模式,都存在着重复倒装、重复录入信息、重复编内码、粘贴条形码等情况。这些重复作业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图书物流的效率,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3依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构建图书第三方物流体系
图书物流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社会需求文件信息和出版文件信息,形成出版能力计划、印刷计划、运输计划、仓储计划、物流能力计划,并进行成本核算。要使这样一个纵深庞杂、涉及面广的物流体系快速、高效和经
济的运行,需要信息这一“润滑剂”。图书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信息流动的快速、及时、准确,而信息的迅速流动直接关系到物流工作流程的平衡[3-4]。
鉴于我国图书物流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第三方物流的优势[5-7],立足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出第三方物流体系框架(见图3-1)。该体系中,图书出版商可以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主业;作为专业化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采用委托代理的形式,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设施和装备,通过专业设计的物流通道进行图书物流业务的运作。
该系统中运用的物流信息技术解析如下:
3.1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EDI的主要功能是电子数据传输和交换、传输数据的存储、文书数据标准格式的转换、安全保密、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将其应用于本系统,可以利用它的网络化优势来建立和强化图书供应链伙伴关系,并有助于改善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3.2条码(Barcode)技术
条码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对货物上的条码进行自动扫描实现对货物信息的自动输入系统,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有效。将其应用于本系统的仓库入库跟踪和客户的销售跟踪,可以解决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物流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它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3.3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POS系统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图书时直接读取图书销售信息(如书名、单价、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地点、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率。
3.4EOS(电子订货系统)
EOS是指企业间利用网络(VAN或互联网)与终端设备以在线方式进行图书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它的应用可以实现:①缩短订货交货期,减少出错率,节省人工;②减少库存,同时防止缺货现象;③判断畅销和滞销图书,方便出版商调整出版销售计划;④使物流信息系统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方便迅速。
3.5RF(射频)技术
RF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本系统将其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
3.6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一种能够获取、存贮、管理、查询、模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通用地理信息技术。由于物流对地理空间有较大的依赖性,采用GIS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可视化及实时动态管理。
3.7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具有定位精度高、全天候、实时性、使用方便等优点,本系统将其应用于汽车的自定位及跟踪调度。GPS的应用可使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大大地削减物流成本。
3.8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
在本系统中,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评价和智能化管理。
4图书第三方物流体系评价
在该体系下,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销售单位可以将物流工作全部以契约或合同方式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得到更高物流服务的同时,将精力集中在发展自己的主业上,从管理层面达到了双赢。
该体系中,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了原有出版发行单位的配送资源,达到了协同配送的效应。在技术层面上,EDI技术的应用强化了供应链;POS、EOS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书物流效率,节约了成本;RF、GIS、GPS的应用提高了仓储、配送、运输、装卸搬运等物流作业的效率,提高了图书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专家系统为本体系实现总体最优起到了全局控制的作用。
然而,本体系中所用的各信息技术都属现代物流的高新技术,需要很高的投资,这就要求体系内各单位都能从长远战略角度出发,为行业长期可持续、低成本、高增长式发展,做出理性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文民. 中国图书市场分析[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陈晓静. 出版业应发展现代图书物流[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8(6):30-31.
[3]潘小华. 信息时代提高图书的流通率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9):252.
[4]王静. 探析网络环境下科技图书的物流配送[J]. 商场现代化, 2007(8下):131.
[5]杨扬. 构建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J]. 山东交通科技, 2004(2):83-84.
[6]黄淑萍. 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及信息系统构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2008,6(2):91-94.
[7]李哲, 谢合明.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