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转民
〔关键词〕 减负;危害性;评价标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A)—0014—01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教育部三令五申,可是这个口号喊了多年,如今在某些地方却是“越减越重”。目前,一些教师仍热衷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喜欢用“题海战术”,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从客观上讲,多年来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领导也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依据。社会上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也误认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越大,说明对学生的责任心越强。从主观上讲,部分教师多年来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除了增加学生作业量、“填鸭式”的强硬灌输外,不晓得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懂科学育人的方法,缺乏教师应有的教育素质,忘记了自己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还要“传道”,不明确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不懂得学生学习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不懂得“玩泥巴”同样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超重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作业量过大,给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进而发展到厌学,严重的会出现逃学、出走现象。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才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它,探究它,而一旦丧失兴趣,就会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表现出逆反心理。乌申斯基说得好:“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兴趣是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兴奋剂。在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出现厌学、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二,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学生每天除了完成作业外,没有时间去搞文体活动,甚至不能保证身体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睡眠时间,这样势必造成学生中眼睛近视、神经衰弱者不断增多。
第三,作业量过大,学生被迫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完成了作业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学生疲惫不堪,精力不足,上课无精打采,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第四,在作业量过大的情况下,学生便出现了誊抄作业或找人包办代替的不良现象,以图应付检查,蒙混过关,使学生学会了作假,让不诚实的种子在这种人为的温床中萌芽滋生。
第五,作业量过大,也影响教师威信的建立。由于教师长期分配给学生超负荷的作业任务,学生为此痛苦不堪,深感老师不够体谅自己,客观上导致学生不能按期如数完成,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甚至体罚,这必然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六,“超负”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业过多,占用学生所有时间,学生除了完成所谓的“主课”作业外,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其他科目或参与课外、校外有益的活动,他们的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这会抑制众多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弊端已越来越清楚地显露出来,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强迫灌输、频繁考试等早已成了过时的、陈腐的教学手段,它严重地束缚着儿童身心的发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危害性极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课业、作业负担过重这样一件似乎寻常的事却隐含深刻的社会原因和诸多的主客观原因,要走出这种“怪圈”,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多年“减负”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也正说明了“减负”的难度之大。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减负”工作,要逐级逐校抓落实,要深入学校、班级进行抽查,对那些没有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学校领导、教师提出警告和批评。
第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一整套完备而切实可行的督查、考核新机制,要全面准确地评价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
第三,要大力提倡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欲正人先正己,应使每个教师都能懂得起码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学法知识,具有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使他们从以升学率或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投身于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苦练内功,致力于教研教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第四,通过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使每个教师认识到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明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为学生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腾出时间,为他们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