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乌蒙发展路

2009-07-20 04:25刘学洙
当代贵州 2009年10期
关键词:毕节胡锦涛贵州

刘学洙

我翻开那年深日久发黄的个人笔记本。重温那密密麻麻的一满本随行记录;又翻出几张褪色的老相片,凝视相片上胡锦涛同志与前任贵州省委书记、中央己任命为中宣部部长的朱厚泽同志一道。在乌蒙山区访贫问苦留下的瞬间珍贵镜头,二十几年前的情景宛如昨日,重现眼前。

2007年底,有一次不期而至的受访:中央电视新闻制作中心摄制组编导向我采访1 985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首次考察毕节地区的情况。他们为摄制“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周年”大型纪实片已在毕节及省城贵阳采访两三个月了。

我翻开那年深日久发黄的个人笔记本,重温那密密麻麻的一满本随行记录;又翻出几张褪色的老相片,凝视相片上胡锦涛同志与前任贵州省委书记、中央已任命为中宣部部长的朱厚泽同志一道,在乌蒙山区访贫问苦留下的瞬间珍贵镜头,二十几年前的、情景宛如昨日,重现眼前。

那是一次难忘的乌蒙山区行:

时间:1985年7月24日~8月8日,历时16天。

路径:贵阳—黔西—大方—毕节—赫章—水城—盘县—兴义—安龙—望谟—罗甸—惠水—贵阳;

行程:2000余公里。

此行,是胡锦涛同志作为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率先倡导、经国务院批准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创建前三年进行的;

是新任省委书记直面贵州贫困高寒山区各族人民,研讨如何按照科学规律,走出一条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社会之路的一次调查活动与理性思考;

那是一次初探乌蒙山区发展路之行。

“见面会”后第三天便下乡去

1985年7月22日,是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职第一天。幽静的贵阳市广顺路17号省委常委办公小院的会议室里,胡锦涛同志在离任调京的原省委书记朱厚泽和省长王朝文的陪同下,与贵州省级几大班子负责同志见面。

盛夏的清晨,朝阳和煦,窗外绿荫如盖。胡锦涛同志身着一件洁白的短袖衬衣,面带笑容,风姿英挺,进来后徐步绕场一周,王朝文把到会同志逐一介绍给他认识,然后回到马蹄形的会议桌中心位置,作到任首次讲话。话声刚开始,一位省顾委老同志热情地招呼他说:“锦涛同志,坐着说吧,坐着说!”胡锦涛同志转过脸微笑地答道:“就让我站着报个到吧!”他依然站立着,没有拿讲稿,声音洪亮、热情、平缓,发表了二十多分钟的就职讲话。他说:

“贵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尽管现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但发展前景很好,大有希望。”“党中央调我到贵州工作,从到贵州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和贵州17万6000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振兴,和贵州2900万各族人民的富裕幸福联结在一起了。”接着,他扼要地讲了今后工作中要做到的几点,最后表示:“决心扎根贵州、长期奋斗,和全省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各族人民群众一起,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兴黔富民。”

在我的记忆中,“兴黔富民”的口号,就是他在第一次见面会上提出来的。

没想到,开过见面会第三天,他便和朱厚泽同志一同下乡去了。朱厚泽同志通知我随行,以便了解省委领导同志意图,便于今后贵州日报社的工作。

新书记这种下车伊始,席不暇暖,风尘仆仆,深入农村的工作作风,给贵州同志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朱厚泽同志当时所说:“锦涛同志来了,我不办什么移交了,我们一道下去看看,比坐在上头办公室里介绍情况强。”

和极贫山村“干人”面对面

胡锦涛同志来贵州上任后下乡,首选毕节地区,是含有深意的。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部,是贵州省内海拔最高、气温较低、地形地貌复杂的喀斯特高寒山区。莽莽苍苍乌蒙山脉,由云南延伸至毕节地区。乌蒙山的最高峰,也是贵州全省最高点——韭菜坪,就在毕节地区。一般讲赫章韭菜坪,准确地说,位于威宁、水城、赫章交界处。因此,这一带有“贵州高原屋脊”之称。

毕节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离毕节县城80公里的林口镇小村,曾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的地方。那是闻名的“雄鸡一鸣三省闻”的滇、川、黔三省交界处。如今,萧克老将军书写的“鸡鸣三省”红军长征纪念碑,就竖立在那里。

毕节也是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入黔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地方。

毕节又是贵州全省最为贫困的地方。长征时贵州流行的著名民谣有:“红军到,干人笑。”“干人”指的就是一贫如洗的干巴巴的穷人。上世纪70年代,王震同志重访毕节,后来曾多次向胡耀邦同志叨念毕节干人。他说,长征路过毕节时,18岁大姑娘还没裤子穿。现在毕节还很穷。1984年元旦,胡耀邦同志特地从四川叙永、古蔺取道毕节来黔考察。

胡锦涛同志之所以首选毕节地区考察,可能还有一个近因。在他受命主黔前一个多月,6月2日新华社总社有一期《国内动态清样》急送到中央书记处,醒目的标题是:《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来电告急/赫章有12万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清样》上写了以下批语:

“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责怪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收到中央批示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朝文立即到赫章县,深入到最贫困的恒底区调查,并安排落实救灾扶贫工作。这次,胡锦涛一来贵州,就在朱厚泽陪同下,翻山涉水,直插到《清样》所反映的赫章县恒底区极贫山村访贫问苦,表现了省委领导同志心系贵州“干人”,谋求改变这类落后地区面貌的殷殷之情。

现在我还收藏一张老相片:在一间破败的农屋门前,一位身着苗族服装的矮小妇女,手上抱一个嫩娃,肚子挺着又怀上一个,她跟前还站着幼小一男一女。他们衣衫褴褛,表情木讷。胡锦涛和朱厚泽并肩站在这位农妇面前,双目凝视这位少数民族农妇,和她交谈。这次中央电视新闻摄制中心编导同志看到我出示的这张老相片,默默端详许久,感动地说:“这张照片的内涵太丰富了!”

“不从生态上解决,将来子孙没法活”

最近,我查看个人旧笔记本,记得很清楚,1985年7月24日,胡锦涛同志从贵阳出发,在黔西县看了正在动工的东风电站工地。过大方县与县委同志座谈。下午到毕节地区所在地毕节县,稍事休息立即听取地委汇报,与他们座谈。第二天清早,从毕节往赫章县走,路上看了野马川大田乡,看了沿途土法炼锌,夜宿县委招待所,条件十分简陋。晚饭后,就在

招待所小会议室里,听取县委汇报。谈话自然要谈到《清样》所反映的恒底区海雀村。县委同志说,那个断粮的村,有一家有45只羊,却没有饭吃,不懂得牛羊出卖,没有商品交换意识。赫章可乐乡的猪是优良的山地猪种,饲养历史两千年以上,有汉墓群出土文物为证。可乐猪是放养,后腿特别发达,俗话说:“云南火腿,可乐猪。”云腿驰名中外,用的是可乐猪,赫章自己不会把它变成驰名商品。赫章全县水土流失1 800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58.5%,年流失量865万吨,1平方公里年流失4000多吨,相当于3700亩土地的活土层。全县缺乏生存条件的村民组达400多个,5万多人。全县贫困面积达27万人,占总人口的67.75%。粮食现金“双缺”的极贫户27841户,占农户31.6%;今年灾情严重,重灾面积8万亩,绝收1万亩,水打沙壅地4507亩。县里对困难户生活安排已抓四次(春节、春耕,收到中央《清样》批示后,整党期间)。全县教师奇缺,初中需250个师专毕业生,现只有十几个。当晚听完汇报后,胡锦涛同志没有作评论,说明天到下面看看。

7月26日一早,胡锦涛同志—行便乘面包车往最贫困的恒底区进发。途中,观看了一个砂石泥铁厂。中午12时,车抵区公所所在地。在与区委书记、区长等交谈中,胡锦涛同志一再询问全区“双缺”(缺粮、缺钱)户有多少,详细查问了粮食返销安排落实的情况。在区委所在地,草草吃了中饭后,便径直去极贫的花场乡河坝村民组访问。这里的路况极差,沿途不少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坎纵横,面包车是无法通行了,便换上越野吉普车,爬坡过沟,一路颠簸。快抵达花场乡时,越野车的车轮一度陷入泥沙冲积的浅水滩,胡锦涛、朱厚泽同志和我们随行人员一道下车,脚踩泥水,在车屁股后用力推车,才又爬上浅滩,继续前进。终于到达了高山环绕的一个山窝窝村寨。这里是新华社《清样》所反映的前段断粮严重的地方之一。

凭着我的旧笔记本,不由重现当年胡锦涛同志在这里访贫问苦的情景。他和朱厚泽同志一道逐户访问了极贫农户,多是彝族,也有苗族。有一位农民余德华,全家5口人,无马,无羊,无牛,只有一小猪。退耕7亩,水打沙壅了2亩。去年只收4斗6升包谷,360斤,冬月就开始买粮吃。上面安排他家救济粮80斤,退耕还林补助粮500斤指标,才买了100斤,没钱再买了。这个河坝村民组共16户人家,去年有“烤火粮过冬的只有3户,有耕牛的只有3户,16户中只有5家杀过年猪。看了河坝村寨,又去杨家寨苗族杨永良家、杨正友家(队长)、杨举良家,生活都很困难。

在两个村寨走访,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夕阳西下离开时,我见胡锦涛同志沉默许久,举眼环顾四周草青叶茂的大山,似若自言自语地说道:“周围这一大片山,只养三十几户人家,还这么穷!救济好办,关键是路子打开,不会富不起来。”

离开恒底区,在分路口一间房子,胡锦涛坐下来,与赫章县委同志作了一次谈话。头天晚上,他听县里汇报后一言未发,今天看了几个村寨后,他讲了一席话。首先勉励当地同志说:“看了赫章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对赫章考虑的路子是好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抓下去,几年奋斗,会见效果。赫章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资源,从抓原材料入手,到初级产品加工,为精加工做准备。如果好高骛远,势必等国家拿钱,没钱,就搞不了。”谈话中,他十分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他说:“退耕还林也是解决贫困的办法,不从生态上解决,将来子孙没法活。外面人说你们水土流失,流下去,是流民族的血。关键在抓落实。不抓实,将来不见成效,不仅吃了退耕粮,更重要的是丧失时机。”

“极贫村寨,如何解决?一般号召不行,一般指导也不行。要一村一寨会诊,能搞什么就搞什么,自力更生。这几年要救济。但光抓救济这头,不抓生产一头,不行。既要抓眼前,又要抓长远。也不要企图二百二十多个村寨几年通通解决问题。可以分层次分步骤,十分之一,四分之一,抓一个两三年见效果,三五年、十年八年、就解决了。就要下决心下工夫,抓住不放,扎扎实实。”

“赫章在全省26个贫困县中是最贫困的。现在财力有限,发展方针是从实际出发。这里最缺的是交通、人才,是发展的大敌。希望县里,一不忘修路,二不忘办学、培养人才。不企图马上培养多少大学生。赫章如果有两千个能把一村搞活的初级人才,全县就活了。培养这种人才不需要多少钱,思想一开窍,就搞上去了。”

胡锦涛同志那年对赫章同志谆谆嘱咐重视生态建设,二十多年过去了,近日见2007年11月2日《贵州日报》一版报道:《昔日荒山荒岭,今日鸟鸣山幽——赫章县海雀村二十年生态建设之路》,才知当年习仲勋同志批示的这个地方已获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荣誉称号。全村1120亩退耕还林地,每亩可获得不少的补助款。该村森林覆盖率由20多年前的5%,上升到67.3%。林业已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人均近4万元。生态的修复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00公斤,上升到现在的300公斤以上。目前全村户养大牲畜20头(匹)以上的就有十多户,仅此一项收入高达万元以上。

“只要路对了,这个地方不会穷!”胡锦涛同志当年之言,不是正逐渐变成乌蒙山区极贫村的现实吗?

“要探索一条符合发展规律的路子,10年、20年奋斗下去”

胡锦涛同志到贵州上任那一年,贵州各地灾情较重。但初经改革开放,农村变化也很明显。在毕节地委副书记、专员李效敬向胡锦涛同志汇报中(地委书记禄文斌时在中央党校学习),对当年农村形势有一个数据:按国家统一标准计算,1984年全地区贫困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1.8%,这个贫困面仍然相当大;但两年前的1982年,贫困面却高达67%。两年时间,贫困面从7·3,颠倒过来成3.7,不能不说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进展。

贫困村的最大希望,还在于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的萌芽和方向。胡锦涛同志在毕节县海子街区观音桥团结村,看了两个一富一穷的村寨。熊家寨村民组有一位能干的带头人熊廷顺,1980年用上面给生产队的1万多元扶贫款,买了一台打石机,由他经营,逐渐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建筑队、砖瓦窑。1984年村里人均收入比其他村高一倍。附近一个村叫杨家寨,有个农民叫杨德才,家有8个儿子,人称“杨八郎”。全家22口人挤住在又黑又矮的茅草房里,缺床少被,家徒四壁。1984年也去熊家寨干副业了。这个杨家寨不少人都在熊家寨打石头,做砖坯。熊家寨这盏灯,开始辐射到了杨家寨。胡锦涛同志看了两个不同的村寨后说,看了“杨八郎”家,心里实在不安;看了熊廷顺家,觉得有希望。他说:“两个寨子

猜你喜欢
毕节胡锦涛贵州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论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
贵州教育出版社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
胡锦涛主席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