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花照1.46万公顷沟滩坡川,果香百里乡村田野、林染千余平方公里京东门户。春季去平谷,仿佛走进无边无际桃花海;秋季去平谷。犹如踏人接天连地桃世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零散栽植,到90年代整乡镇推进,再到近几年实施精品、营销、综合开发三大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大桃产业的多功能带动和产业化辐射,平谷的大桃,已成为15万果农生计的产业依托、北京城乡一体功能延展的生态锚地。
“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这是平谷人自己对这块热土充满情感和信心的描述。长期关注平谷的专家们从平谷地域符号——大桃中看到的,却是平谷人用它“烹制”出一道道经济、文化、生态大餐的内家功力。
桃花盛开的4月中旬,记者在平谷的桃林花海中穿行采访,深深感到:大桃,在平谷早已不单是色艳味鲜的果品。还被看作一个撬动地域发展的杠杆,被赋予了经济开发、生态建设和文化拓展的多重应用功能,“用”出了创意、“用”出了真效、“用”出了启迪。
1一种山区半山区综合治理模式
平谷2/3地域属于山区半山区,那里遍布荒山、荒沟、荒滩、荒川,不适种粮却宜植果,尤其适合种桃。但受计划经济体制所限。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只有深山野岭才长点小毛桃。后来,半山区的后北宫村农民顶着不以粮为纲的政治压力,通过专家最先引进了优质桃树苗木,悄悄栽植大桃,到70年代后期,这个村的大桃已经发展到了166.7公顷。在那个普困年代,因为有大桃。后北宫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只要报出自己是后北宫人,都会引来羡慕的眼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后北宫村只用两年就把大桃栽满了全村333.4公顷土地,并带动了大华山等4个乡镇发展大桃,到1990年,平谷北部的这4个山区半山区乡镇已形成2666.7公顷大桃生产基地。当地农民收人明显高出其他乡镇。
同样的山地,迥异的效益,让平谷的领导越发坚定了在整个山区半山区以大桃为先导发展壮大果品产业的决心,“办扎根企业,建绿色银行”,上下形成了“山区要想富,必须栽果树”的统一认识,确立了突出大桃主导产业地位。兼顾发展其他名优果品的“大桃一品带动战略”,并在1991年成立了领导机构——政府果品办公室。当时主要领导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平谷要通过发展以大桃为主的果品产业。探索一条山区半山区综合治理的模式,让那里的农民靠果品实现富裕增收。
经过十几年综合开发,80条66.7公顷经济沟、5条666.7公顷经济川、10面66.7公顷经济坡和一条50千米的山前果树走廊,如今已经呈现在平谷版图之上。截至目前,平谷已治理荒山、荒沟、荒滩、荒川1.37万公顷,全部将其建成了高标准果品基地,实现了大桃上山、入滩、进川栽培。全区果树面积由1990年的9933公顷增加到现在的2.72万公顷,原有的老杂散劣果树得到大面积改造,山区半山区15万农民人均拥有果树0.18公顷。
2一张一品带动的区域经济名片
现在的平谷,15%的国土是桃林,28%是果园,63%是林地:林地的50%是果树,25%是大桃。全区2.72万公顷果树,去年果品总产3.26亿千克,总收入8亿元。其中大桃面积1.47万公顷,总产2.56亿千克,年出口1500万千克,销售收入6亿元,产量占到全市近2/3。全区目前拥有白桃、蟠桃、油桃、黄桃4大系列218个品种,形成了露地桃大规模生产,设施桃面积达到533.3公顷,鲜桃上市可从每年4月初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通过大桃一品带动战略。平谷果品生产呈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目前已在山区半山区地带形成了大桃、大枣、红杏等12个果树产业,5万户果农户年均收入达到1.6万元,15万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到5330元。
现在,平谷大桃知名度之高已是尽人皆知。每到鲜桃面市,消费者无不以买到平谷桃为欣慰,经销商无不以采购到平谷桃为招牌。探求原因,面积广、规模大只是表象,根本还在于平谷人种桃的科技水平高、精品意识强。区果品办的同志介绍说,这得益于全区实施的以大桃增甜提质增效为重点的精品战略。为了保证平谷大桃的精品地位,平谷常年与15家科研院校技术合作,外聘着60多名果树知名专家为技术顾问,并自有20多名果品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建立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果树科技推广网络,在128个大桃专业村也分别建起了科技骨干服务队,成立了19个大桃增甜提质富民示范村、1000个示范户,以此大力推广有机化大桃栽培。建成了面积达6667公顷的大桃标准化生产基地。
在南独乐河镇新立村33.3公顷有机大桃基地,村支部书记代金锁告诉记者,由于实施有机化栽培。他们村的大桃平均价格超过4元,千克、667平方米效益超过万元。“从哪里能看出有机和无机的区别呢?”“现在没法给你尝桃,不过你看这个。”代金锁弯腰指指地上,蹲下身去一看,原来树下地表土上竟布满了蚯蚓排出的粪便,“这就是按有机栽培要求不用化学农药,只施发酵有机肥、物理营养液的证明。”像新立村这样的有机大桃,平谷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267公顷。并曾人选2008奥运特供产品。节是法定的节日,国内外的人认识平谷,也大多是先经过大桃的“引见”。如今,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世界栽培桃树面积最大区(县)”的平谷,不仅能将大桃销往国内3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还出口到十几个亚洲和欧美国家。同时,平谷人还借力打力。视大桃为最具人气的区域经济名片,连续十一年在当地举办桃花节、采摘节等多种以桃为主题的活动,建设特色观光旅游。截至2008年,全区已建起7个大型桃花观赏点,培育民俗旅游农户5687户,其中果品采摘旅游农户达到4464家,拥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3个,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借助大桃这张名片,平谷还四面出击到各大城市举办大桃展销会招商引资,通过大桃品牌和本地形象的自然对接,于无形之中提升平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目前,到平谷投资创业的规模企业已达118家,投资总额45亿元,其中投资超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1家。
3一个城乡递接的生态发展蓝景
平谷大桃产业的一品带动,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推动着更高层面的生态发展和文化建设。因为平谷以大桃为龙头果树林木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与北京市所属18个区县功能定位要求正好吻合:特别是在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迅速增长的背景下,这里已经被确定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正在为建设宜居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定位提供着不可替代的优质生态资源。
依靠优势、把握机遇,平谷人为这方水土勾勒出的是一个更新的蓝景——“北京生态谷,都市桃花源”。大桃,又一次被赋予了平谷新一轮发展的风向标功能。“人文果业、科技果业、绿色果业”,就是平谷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区果业经济、果树生态发展基础,对应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提出的新型区域发展战略。
有了这个发展战略,站在以大桃为标志的生态支点上,平谷把视野投向了又一阳光产业——民俗风光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谷明显加大了观光果业建设力度,使一批大型桃园、桃树专业村相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加快了大桃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销售、旅游休闲兼具转型。同时,又注重在大桃经济功能之外倾心挖掘、延伸其精神文化功能。现在,平谷不仅每年都要举办以大桃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诗文创作、摄影书画比赛,还利用丰富的桃木、桃花资源,开发出200多种桃木雕刻艺术品和近百种食用保健品。形成了一个大桃产业带动科工贸等八大业态联袂兴盛的格局。
同时。平谷还提出了一项以大桃为主题的庞大旅游产品设想——建设名为“桃花深处”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区旅游局方面介绍说,“桃花深处”将由外环、内环两个交通廊道合围而成,面积约770平方千米,包括民俗旅游、休闲养生、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户外运动。成为京津唐地区全新概念的旅游度假区域。
平谷桃的发展,就是这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平谷桃的能量,就是这样不停裂变,不会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