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磁性》教学纪实与反思

2009-07-18 07:30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头针回形针磁极

富 静

教学内容:《科学》3年级下册第6课。

设计理念: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探究身边的科学,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态度。这是贯穿本课活动过程始终的一条主轴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经历研究磁铁性质的各项合作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价值。

知识与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磁铁有磁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意识到磁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磁铁有磁性,两个磁极磁性最强。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用:

1.条形磁铁、柱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2.铜钥匙、大头针、回形针、小铁钉、火柴、橡皮、铁勺、瓷勺、塑料块等。

小组探究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回形针、小钢珠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张“海洋世界”图纸。)

师:一条小金鱼在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金鱼想问问大家:它为什么能在图纸上游动?

生:是吸铁石吸着小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对,是吸铁石,不过在科学书籍中,它的标准名字不叫吸铁石,叫磁铁。(板书:磁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的相关知识。

二、认识磁铁

师:同学们都玩过磁铁吗?玩过的请举手。能介绍一下吗?(引入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学生积极发言。)

生:我用它来吸一些小铁钉。

生:把小钉子放在书上,磁铁放在书下面,磁铁一动,小钉子也动。

师:你们玩过的磁铁是怎样的?什么形状?有多大?

生:我的磁铁是扁的,有钮扣那么大。

…………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么多种形状的磁铁,我们把它们归纳起来,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在展台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

师:谁能给这些磁铁取取名字?

生:扣形磁铁、圈形磁铁。

…………

师:同学们刚才给这些磁铁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非常的形象、具体,有些名字还富有创意。那么,在科学书籍中,这些磁铁的标准名字叫什么呢?

(展台上出示各种磁铁的名称: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条形磁铁……)

师: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生:瓶起子、磁力扣。

…………

三、探究性质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这位同学说他用磁铁去吸一些物体。那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物体?

师:要研究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怎么做?

生:找很多材料做实验。

师:说得好!只有经过实践,你的观点才能更有说服力。

师:老师在盘子中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记录在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开始是开始动手实验的信号,音乐停止,希望同学们也能给自己的研究画一个句号。

(生实验,师巡视指导。音乐停,生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

师:刚才大家都研究得很认真,相信肯定有不少发现,(下转第26页)(上接第23页)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刚才探究的发现整理一下。

(生整理。)

师:现在我们开始汇报,进行汇报的同学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清楚地阐明自己的探究发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能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自己还没有发现的内容,或是发现自己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在别人发言结束后作补充。

(生汇报。)

师:磁铁能吸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师:请大家比较大头针、回形针的外表光泽与铁钉有什么不同。

生:大头针、回形针的外表是银白色的,有光泽,而铁钉的外表颜色发黑,无光泽。

师:大头针、回形针的外表银白色的物质叫做镍,磁铁除了能吸铁,还能吸镍这种金属。

四、磁性强弱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生:我用磁铁的两端去吸大头针能吸住,而用磁铁的中间去吸大头针却吸不上来。

师: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

生:用磁铁的各个部位去吸引一堆回形针,观察各个部位吸引的曲别针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生:用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去靠近一根回形针,观察磁铁的各个部位能把回形针吸引过来的距离是不是一样。(注意强调同一块磁铁、准确标出距离。)

生: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部位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多选几个点。)

生:把小钢珠放在磁铁的不同部位,会滚动吗?

(注意:要不断追问,直至形成比较完整合理的实验方案。)

师:发言的小组用你们想的方法进行实验,其他的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实验,但不要扎堆,要对自己有信心,敢于挑战。

(生进行实验、汇报。)

师: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磁铁的两头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师:磁性最强的这两头叫做磁铁的磁极。(板书:最强、磁极。)

五、拓展延伸

师:磁铁有几个磁极?其他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你能指出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吗?(出示画有各种形状磁铁的图。)

(生在图上画出来。)

师:(出示一块断了的磁铁。)它还有两个磁极吗?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思考和探究。

反思

1.创设情境,引出探究对象。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情境,从“会游动的金鱼”引入,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在学习“我知道的磁铁”这一环节时,我又创设情境,介绍磁铁的玩法,引导他们说出对磁铁的一些零碎的了解。通过创设情境和交流使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2.自主探究,了解磁铁的磁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所以在探究磁铁的磁性时,我直接提供给学生探究材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就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钉、铁片、大头针、回形针等材料。学生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我又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研究,请大家比较大头针、回形针的外表光泽与铁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知道大头针和回形针的外表镀有一层镍。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磁铁能吸引铁、镍等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3.自行设计探究方案,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和充足的探究材料,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来探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情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能真正主动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都很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去,他们自己设计实验、交流方案、开展探究、概括结论。虽然有些学生在探究时并不是很顺利,语言表达也不到位,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4.课外延伸,拓展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发现了磁铁有两个磁极。学生在探究中已找出了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在本课结束时,我提出了“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后有几个磁极”?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外探究,把科学探究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

5.不足与改进。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科学要以学生的主体探究学习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前面注意到了在生活中找磁铁,但后面没有对如何把磁铁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行挖掘。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奋斗小学)

猜你喜欢
大头针回形针磁极
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
固定同步电机磁极用螺栓的受力分析
浅析芳纶纸在水轮发电机磁极中的应用
发光大头针
瓢虫卖大头针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磁极挂装工艺浅析
漂浮的回形针
昂贵的“印泥”
双别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