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的火塘 熊熊的生活

2009-07-18 07:30陈昌东
凉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熊熊火塘凉山

陈昌东

在凉山,在四川乃至在全国的文艺百花园里,杨寿康同志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就是以收集、整理民间文学而独享其芳的。他收集整理并正式发表的几篇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不仅为他带来了众多的荣誉和头衔,而且也是作为上山下乡“外来知青”的他,奉献给凉山人民的精神贡品。近年来,他的创作开始发生转向,笔触伸向历史和现实,城市和乡村,官场和民间,一句话,伸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天国没落之谜》、《迷人的百褶裙》、《血漩》、《血渍》等长篇小说的相继问世,表明他的创作已进入一个丰收期,风格也从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他的目光,他的思考已从“很久很久以前……”转向了色彩斑谰的现实人生。近期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火塘熊熊》,则更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力作。从小说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凉山不凉,这里有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而燃起的熊熊火塘;青春不轻,这里有一代热血男儿回报家乡父老的厚重热土。同时也感受到作者热爱生活,关注“三农”的真挚情怀。

《火塘熊熊》讲述的是大凉山深处一个普通山寨——彝汉杂居的友谊村,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急流中变革求新、富民强村的故事。小说紧紧围绕退伍军人沙马伍龙立志农村,带领众乡亲独辟蹊径,脱贫致富的故事而展开,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读来不忍释卷,回味无穷。这里不仅有彝汉儿女情长的曲折,有古朴醇厚的乡风民俗;有炊烟碉楼核桃树、院坝锅庄砣砣肉等彝乡风情景物;而且更有新旧思想观念和改革势力与保守势力的激烈碰撞和较量;有一群生龙活虎、敢想敢为、与时俱进的有志青年,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壮烈情怀。作者用他细腻而深沉的文笔,精心捕绘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凉山农村风起云涌的改革运动,热情讴歌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刻画了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新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特别是在全国人民即将迎来纪念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三十周年的今天,读罢这部作品,更加令人感慨万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乡的面貌很无奈。这是小说主人公沙马伍龙复员回乡后的真实心情写照。四川凉山毕竟是内地的内地,当外面已经变得很精彩的时候,这里却仍处在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伍龙生于斯长于斯,却在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接受了洗礼和锤炼。在绿色军营里,他由于表现出色,先入党后提干,并且两次荣立二等功,他本来还有晋升的希望,但由于在施工中腿部受伤而主动申请退伍了。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伍龙“仔细打量,一去五年,村子似乎没有多少变化,除了增加几幢碉房外,同自己去参军前没有两样……不少木制瓦板房夹杂其间,还有十多间茅草房、竹笆房低垂着头,像在无声诉说主人的贫穷……亲切而又贫穷的故乡啊!伍龙心里酸酸地,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眉毛轻蹙,要改变友谊村面貌的决心在心里生了根。”很快,伍龙把自己这个由来已久的想法在村主任家大儿子的婚宴上正式宣布,“当农民?!”“放弃国家安排工作?!”等等,一阵唏嘘,一阵愕然!其实,伍龙的想法很简单,但也很不简单:“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不再增加县上安置的压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自主创业……把握住一个机会,去闯一闯,干成一点事。”

在常人眼里,伍龙是很个“另类”的人物,但文学创作本来就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说紧紧抓住伍龙就是伍龙,而不是别人这一特点,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里都会有他这样的典型,否则生活就会黯然失色,社会就不会进步,历史就会停滞不前,友谊村永远涛声依旧。所以当大多数人都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的时候,伍龙只是一笑了之“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他的目的不仅是要用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更主要的是他心里装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他要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和父老乡亲的命运而去“闯一闯,干成点事”。有志者事竞成。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他艰难_的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县、乡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得到了众乡亲,特别是“知心爱人”孙清秀的理解和信任,尽管也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艰难,甚至被逼得一度远走他乡,但最终还是带领众乡亲走出了一条改革的成功之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心里有大伙,大伙心里也才能有你。因此,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伍龙高票当选为友谊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而且铅锌矿、煤矿、砖厂都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

乡镇企业,这个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新生事物,正承载着伍龙的理想和抱负,一步步一天天地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他成功了,但他的成功与其说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勿宁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硕果。毫无疑问,伍龙是千万个农村基层带头人的典型。

三十年前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发端于农民,这已是历史事实。小岗村农民深夜聚集在煤油灯下,在土地承包书上(当时还不叫责任状)按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同时也就在他们悄然不觉中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伍龙是共产党员,改革的先锋,但改革又毕竟是新生事物,是各种利益的再分配,因而也是一场革命。小说中的反面典型,老谋深算而又心术不正的老村主任吉尼华达是友谊村落后保守势力的总代表,当他和他的利益集团受到损害的时候,就必定要跳出来阻挠和反对,这是人性使然,也是他的德性使然。小说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情节叙述,成功塑造了吉尼华达这一反面典型。他的自私,他的贪婪,他的虚伪,他的好色以及他的人性中最丑陋的方方面面,小说都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和大儿子吉尼克力的可悲下场,再次验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作者的爱憎分明,也正是通过沙马伍龙和吉尼华达这一止一反的典型塑造,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毕竟站得高,看得远,他没有把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局限在友谊村这片小天地里,而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制高点上,俯瞰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同时也辐射到了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用全景式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图,曲径通幽地表达了对这场变革的关切和期望。

在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段上,无论是状物写景,铺成叙事,还是人物心理刻画,《火塘熊熊》这部作品都充分显现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和造诣。稍感不足的是有些地方人物对话描写显得过于生硬,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政治说教也多少冲淡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再有就是男女性爱的描写,有些地方似乎过于裸露而不够含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审美。当然,瑕不掩瑜,而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而言之,《火塘熊熊》不愧是一部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优秀作品。

熊熊的火塘,熊熊的生活。当然,别忘了这只是上部,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着它更精彩的下部!

猜你喜欢
熊熊火塘凉山
熊熊叫你别怕它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熊熊藏进过冬房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胖熊熊和瘦熊熊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吉祥火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