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福
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鼓励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投资却带来巨大效益的经营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儿童阶段,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哪怕你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他受宠若惊。赏识教育(评价激励),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鼓励性的话语已经走进了语文课堂。以我们班的学生为例,我来说明一下:
张海森,是我们班的一名比较明显的学生,开学之初,他比较讨厌语文课,上课总是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从不写作业。那天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我和他好好的谈了谈,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以前他就不喜欢教他的语文老师。仔细观察发现他还比较的信任我。我说:其实你很聪明,要相信自己现在学习还来得及。以后上课我总是有意无意的用眼神鼓励他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错的也从不批评。慢慢的语文作业也交上来了,语文课上也认真听讲了。记得他后来问我:“老师怎么您一教我,我就爱写作业了。”当时觉得很是欣慰。
古语说的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纵使铁石心肠在老师的千般呵护、万般鼓励下,他(她)也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何况是一名天性善良的小学生?在我的评价金语下,张海森同学慢慢地成长起来,他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了——看,下课了,一本“课外读物”在手,他津津有味地读着;听,课堂上小组讨论问题,他总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热爱语文的基础上,我又运用这种方法调动他写作文的积极性。我在他的作文本上这样写到:“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你更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根据所学课文联系生活当中的人和事来发表你的看法。老师相信长此以往,你的文学之路必定鲜花盛开。”
“你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读起来犹如潺潺的流水滋润着心田。继续努力,你会更出色。”
“小小年纪就写出这么有水准的文章,老师佩服不已。未来的文坛定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评价语言的精妙犹如“催化剂”激起其内驱力,海森同学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他的作业、他的作文经常被当作样板进行展览;他自信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他取得了10分的好成绩(满分10分);在四、五年级的同题作文比赛中,他取得了一等奖;在班级阅读考级中,他顺利通过了七级……这些荣誉的取得,有谁能说不是“评价金语”的功劳?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三河新集镇张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