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级学生田径运动会软件开发和规程制定的实践与反思

2009-07-16 03:43孙忠义
体育教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计分体育竞赛规程

孙忠义

一、县市级田径运动会“自主软件”的开发与运用

县市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既有地市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竞技性”,又有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群体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县市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软件开发和竞赛规程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田径运动会的赛前准备工作十分繁琐,特别是秩序册的编排工作量大,而人工编排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免有差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软件”编排则是提高效率和避免差错的最好方法,而近年来针对“田径比赛”,国内外学者开发了不少“软件”(笔者将这类“软件”统称为“专业软件”),由于不同级别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讲“软件”就是“规程”的集中体现,这就是目前“专业软件”不适合在基层使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为使县市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更好地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更加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促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使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快捷、高效,笔者于1999年采用VISUAL FOXPRO 6.0平台自主开发了《基层田径运动会赛前编排系统》软件,实现了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编排及比赛表格打印的自动化。2002年我市制定了特殊的“田径竞赛规程”并采用了特殊的计分办法,笔者又在原“自主软件”基础上进行扩充。实现了赛前“自动编排”、赛中“成绩管理”、赛后“总分统计”的一体化。2007年笔者又在原“单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由“单机版”向“网络版”的飞跃。因此,笔者认为“特殊规程”的制定和“自主软件”的开发完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自主软件”依托于“特殊规程”,而另一方面“自主软件”开发又为“特殊规程”制定及修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002年我市制定并采用特殊田径竞赛规程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自主软件”支撑,靠人工统计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二、县市级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制定与完善

1凸显规程的“群体性”

县市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或学校田径运动会与“专业田径比赛”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学生体育竞赛虽然运用竞赛的形式,但不只是单纯的追求竞技,而是把竞赛作为“杠杆”,推动体育运动在学校的普及,促进人体更好的发展;虽然包含有娱乐的因素,但不只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虽然会产生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不只是消极的维护健康,而是为了积极地增强体质提高体能。如何以适当的人数参加田径运动会,并避免学生体育竞赛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状况,我们的做法是在不增加原比赛时间(天数)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各校的参赛人数。如1999年我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校参赛人数规定为5人,到2008年增加到10人,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参赛人数增加,而实质上是举办竞赛的理念由单纯的“竞赛性”向“群体性”转变。

2确保規程的“合理性”

体育竞赛规程的“合理性”包括许多方面,其中“计分办法”的合理与否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传统的计分办法一般是单项第一至第八名分别按9、7、6、5、4、3、2、1,这样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往往出现相当部分的运动员“弃权”和“中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传统的计分办法不适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这种计分办法鼓励的只是前几名极小部分“优秀运动员”,相对绝大部分“运动员”而言即使竭尽全力跑完全程也得不到任何激励,为此,2002年我们釆取了以下计分办法,单项第一至第八名分别按15、13、12、11、10,9、8、7计分,第九至十六分别各计4分,第十七至二十四名分别各计2分,实践证明,这种计分办法既鼓励了“优秀运动员”,又激励了名次靠后的“运动员”,所以中长跑比赛没有一个学生“弃权”,只有个别学生因身体原因“中退”,确保了规程的“合理性”。

3强化规程的“合作性”

“合作性”也可称之谓“合作精神”,是现在学生所相对缺少的一种素质,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入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使学生通过“训练”或“竞赛”获得这种品质。我们把“28人29条腿跑”这个非田径项目引入到田径运动会中,并把它作为一个田径单项以5倍单项分计入团体总分,在这样的规程引导下进行比赛,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集体的通力合作,并且还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既是保证比赛和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同时又为培养参加者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提供了平台。体育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利用这些形式和平台,在训练比赛中对参加者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且严明有度、潜移默化地强化和培养其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重对方以及诚实,谦虚、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与道德作风。

4发挥规程的“导向性”

竞赛规程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竞赛组织管理的导向(即规程的“严肃性”),二是对“课余训练,的导向,针对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如下特殊竞赛规程作为导向:

1)“报名分”

基层田径运动会报名不规范、不准时或报名错误等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影响编排工作的进展。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2002年我们就采取网络报名,即各校在报名工作会议的前一天12时前将报名表(电子邮件,模板XLS格式)通过网络发送到指定信箱,并明确所有运动员参赛项目的确认以电子邮件为准,参赛单位的合法性以第二天报名工作会议各校纸质打印报名表上的公章为准,凡在规定的日期、时间发出电子邮件(报名表)并准时参加报名工作会议且报名材料齐全的学校在团体总分中加计报名分15分(否则取消)。自从2002年增设“报名分”以来,我市所有学校均能准时“报名”,从而为在较短时间内编排出无差错秩序册创造了有利条件。

2)创纪录加分和达等级加分

为了激励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规程申明确凡在比赛中创“运动会纪录”者加计12分,创市最高纪录者加计15分;小学组达田径三级运动员者加30分,达田径二级运动员者加60分;中学组达田径二级运动员者加30分,达田径一级运动员者加60分。仅2008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就7人创9项我市中小学生田径纪录,有19人达田径二级运动员标准。

3)输送分和双重计分

为鼓励中小学校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规程从2008年起对上一学年度各校输送到市体校正常训练满一年并且参加本次田径运动会者每一人次加计10分给原输

送学校。为解决原输送学校和体校运动员现读书学校之间计分的矛盾,1999年我们就采取了双重计分的办法,即体校运动员得15分,原输送学校和现读书学校同样在总分中加计15分的办法。

4)中长跑项目双倍计分

田径运动会传统的计分方法中只有接力项目双倍计分,针对我市中长跑水平相对落后及目前全国范围内学生耐力素质下降这一状况,2008年规程中对各组中长跑项目采用双倍计分(高中男子3000米,初中男子1500米,初、高中女子1500米,小学男、女800米项目),以促使各校对中长跑项目训练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三、实践后的反思

反思一

虽然近年来针对“田径比赛”国内外学者开发了不少“专业软件”,但这类软件侧重于“商业性”和“专业性”。第一开发者出于商业的需要对这些“专业软件”进行了加密以保护知识产权,对此笔者无可非议,然而客观上“加密”却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第二“专业软件”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士和专业田径人士共同研制开发的,也正因为两者都太“专业”,所以开发的“专业软件”难免脱离基层田径运动会实际工作的需要。而笔者开发的“自主软件”则更多地侧重于“服务性”和“灵活性。第一本着服务于基层一线体育教师的宗旨,“软件”无偿免费使用;第二“软件”设计时就考虑给使用者留有自主调整“空间”,因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用者只要修改XMSZ,DBF,PFBZ,DBF这两个文件就可任意设置比赛项目和任意调整计分办法。

反思二

从统计中看出,2002—2008年各年度平均总分的标准差均比较大,其中标准差最小是2003年初中组(54.19),最大的是2002年高中组(125.56),而对于平均总分而言标准差越大则说明校际间总分的差异越大。由此说明,田径虽然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但田径运动在我市各校的开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因素有三:第一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第二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及业务水平。第三学校的规模和场地设施。

反思三

通过统计分析,2008年各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绝大部分超过2002年(限于文章篇幅未将数据列出),因此,从前8名平均成绩来看我市田径训练水平近年有较大的提高。当然“特殊竞赛规程的导向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从各项目所有参赛队员平均成绩来看,有显著性提高的项目明显偏少。少数项目甚至出现下滑,这又是担忧的一面。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女子800米、1500米、铁饼,标枪和男子跳远等项目呈现下滑趋势,由此说明,2002年至2008年我市课余田径训练的总体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坚持常年课余田径训练的学校屈指可数。从而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整体水平偏低又制约了高水平运动员的产生。

反思四

任何体育竞赛都是以成绩(数据)来判定名次,因此,数据对体育比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习惯上人们所关注的却只是极少数优秀运动员的数据名次,很少有人关心最后几名运动员的数据,据笔者调查,如果没有数据库的建立和软件的开发,几乎没人对县市级田径运动会比赛数据做这样的统计、对比分析,也没有看到报刊杂志有相关的比赛数据报导,当然,也就发现不了教学、训练。比赛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县市级田径运动会的组织者们而言,不仅要关注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整体成绩的提高,特别要关注最后几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这就是学生体育竞赛与竞技体育性质上的不同。

学生体育竞赛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而竞技体育则以提高技术为己任,学生体育竞赛的结果是人体质量的提高,竞技体育的结果是人体技艺的创造,学生体育竞赛属于教育,而竞技体育则属于文化娱乐。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田径”在更多的学校得到普及与开展,才能有整体水平的提高,中国田径才能有“明天”。事实上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如此重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积累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基层的竞赛组织者们所忽视,着实令人可惜。

猜你喜欢
计分体育竞赛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犯罪计分考核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学规程 保安全
夺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