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张 璘 李新潮
摘 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开创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先河。该书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程和见闻,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原型。本文尝试采用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反映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自由和束缚、文明和野蛮等。
关键词:美国文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原型批评
一、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该书刚出版时,备受争议,但是时间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的批判美国现实之作。长期以来,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王庆勇认为哈克孤独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把它归入“遁世文学”;王晓莉的观点是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它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张德明、张淑玲等人则从哈克的反叛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认为它是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等等。
实际上,这部作品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恐怖、暴力、虚伪等丑恶现象。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原型、传奇的故事情节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挖掘这部作品中的原型。原型既来自于神话、传说,也来自于现实生活,甚至于来自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吐温表达了哈克(或者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等思想。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吸取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原型理论和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人类学观点后,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切,因此,有的批评家也称其为“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型就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型是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到其它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形象和结构。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话原型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蕴涵着神话原型。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中,创造了一个美国人原型,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他代表着美国的狄厄尼索斯。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如霍桑的《红字》中的海丝特·普恩,母亲原型和成长原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所表现的追寻原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传说、迷信等原型。《愤怒的葡萄》、《汤姆叔叔的小屋》、《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神话原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更是巧妙地把现实、浪漫和神话原型编织在一起。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分析
(一)复活原型
该书生动地描绘了哈克和吉姆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以及两岸的真实画卷,同时将神话寓意穿插于其中。复活原型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哈克的每次“死而复生”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为了摆脱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教和父亲的纠缠,哈克精心安排自己被“谋杀”,然后和吉姆登上竹筏,踏上了他的河上历险,预示着他将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从落水到被救、和吉姆失散后再重逢,二次“复活”后的哈克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种族意识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营救吉姆的前后过程中,哈克经历了第三次“复活”。三次“生死”经历使哈克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劣不羁的流浪儿童变成了一个有勇气、具有强烈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小伙子。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长形象。
(二)“诺亚方舟”原型
《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妇孺皆知。诺亚方舟,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新的理想秩序到来。人、上帝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又重归和谐统一。打破不公正的、充满种族歧视、暴力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公正的、种族平等的、和谐的新世界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说中,他把“诺亚方舟”变成了哈克的竹筏,来借以寄托他的理想。在河上,在竹筏中,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温馨;而一旦离开竹筏,哈克经历的和目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歧视、凶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躲避这些,他只有在逃回到竹筏上。在小说的结尾,哈克的选择还是离开。作者或许在暗示,密西西比河的水无法像《圣经》里的洪水那样荡涤一切罪恶,这个竹筏也只能帮助哈克暂时远离岸上的社会,不受伤害而已。
(三)漂流原型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古希腊人在海上和陆地漂流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整整十年后才回到家乡。然而,他不甘愿在家太平度日,又再次出游。奥德修斯的漂流,表现了古代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开创了西方文学的旅程文学传统。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为了不受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逃避父亲,毅然到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在故事的最后,哈克又拒绝了萨利姨妈的认养,决心再次踏上漂流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原型的再现。
(四)上帝和魔鬼原型
“天堂和地狱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是神话中的基本模式。”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大量运用了二元对立。比如,自由和束缚,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不断成长的哈克和永远天真的汤姆,安全的河流和凶险的陆地等等。马克·吐温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替代“神(上帝)”的形象——神父,试图让苦难中的人们向他们求助。但神父只是表述“上帝”旨意的工具,在邪恶的“魔鬼”——“国王”和“公爵”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当众揭穿假公爵、假国王的骗“钱”伎俩。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并不是马克·吐温杜撰的,而是来自一个美国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个自称是“美国皇帝”的旧金山人——约书亚·诺顿。
(五)美国神话
哈克身上处处体现着美国神话的影子。为了逃离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那些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从英国逃到了美洲,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人间的天堂。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催生了美国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哈克不甘受到传统的束缚,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警务实,奋发向上,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在小说中,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再现,马克·吐温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不朽的形象。“诺亚方舟”的神话原型,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没有种族歧视、重建完美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它反衬现实世界(陆地)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暗示拯救罪恶世界的艰难。这部作品所反映了的深刻的社会问题、成长主题、文明和原始的冲突,表明了作者思想的连续性。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远非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浅显的儿童读物。
(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神话批评与美国梦: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项目编号:1251150004。)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王晓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5]韩静.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张杰,张璘,李新潮 镇江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