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7-15 09:54招雁鸿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高校财务管理

招雁鸿

摘 要:随着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三项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要求大大提高,如何强化当前形势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已成为高校经济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 部门预算 政府采购 国库集中支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074-02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依据资金运行规律、国家的法律制度,对资金的循环、周转和使用效果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以达到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进而完成高校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总目的和总任务。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随着三项管理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不严格。政府推行部门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统一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实现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预算编制的细化。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是实现高校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2)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或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预算不够准确和覆盖面不够广泛,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工作重点。(3)预算执行刚性不强。在对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对各项预算经费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难以提高;一些二级单位缺乏预算意识,以为跟领导打个报告就可以随意更改预算,只考虑本部门利益,很少顾及学校利益,使部门预算丧失了应有的约束力。(4)不少高校一般在每年1月1日开始编制预算,直到4月上旬,学校的预算才能付诸实施,这样,1月到4月间就形成了“预算执行真空期”。

2.政府采购周期长,种类少,制度不健全。高校现行的政府采购周期长,一般长达三个月,程序繁,不能及时满足学校对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要求;政府采购种类少,规模小,无法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政府采购的价格与学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没有选择好供应商,政府采购的价格比学校自己采购的价格要高一些;采购工作预算编制滞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统筹和协调。

3.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着不足,有以下三方面:(1)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有预算才有支出,高校所有预算内、外资金都上交国库统一管理,限制了高校办学自主权。(2)政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指定,高校开设的其他银行账户的存款趋于零,这就削弱了高校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对高校的建设贷款、助学贷款、高校资信评级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3)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代码设置与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中的科目编码不一致,不但不利于预算控制,而且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4.效益观念薄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跟校办企业尚未有机结合,限制了高校的发展。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盲目性较大,造成了办学经费不足及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低下。此外,学校资产有偿使用考核制度不完善,重投入,轻考核,不计或少计学校投入资产的折旧费或占用费,使得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率低,学校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回报,更谈不上对收回的资金进行二次投资、扩大规模,从而削弱了投资校办企业的意义。

5.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着跟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冲突的地方。实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性支出要求按预算安排,这与实行“大收大支”、“收支两条线”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着不匹配和矛盾。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力度不够。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经济事项的范围不断拓展,在资金的对外投资、各类招生、教材采购、基建项目等领域相继发生了一些问题甚至刑事案件,这跟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

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高校的固定资产在核算环节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和预算外收入,使用上不核算成本,从而使人们认为它是一种消费性资产,只注重需求而不注重效益。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验收不负责任,使用部门保管维护不力,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形成大量账外资产,使固定资产有实无账、账实不符;同时,固定资产入账后,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不计提折旧,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的价值。

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无法客观反映财务状况。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一直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如学生学费收入按学年收取,由于高校实行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所以学费收入通常在每年9月份确认为收入,这样,不能如实反映每月财务状况,同时由于学费收入按学年度收取与会计核算年度不一致,给年度财务预算收支带来了困难。

6.财务分析工作比较薄弱。首先是部分高校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以为财务分析只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是上级主管部门了解和检查财务状况的一个依据,不是高校管理所必需的。因此,对财务分析要么不重视,要么管之过严,只做表面文章。其次是只重视“量”上分析,忽视“质”上分析。加上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高校财务分析一般只停留在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等“量”上分析,而对影响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质”上的分析很少。再次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列举的财务分析指标内容不全面,没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没有反映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没有对现金支付能力进行分析等等。最后是只重视事后分析,忽视事前分析。部分高校财务分析只是会计报表事后分析,而对于事前分析几乎没有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所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为高校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如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招生率与就业率等诸多指标预测成为必然。

7.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由于近年来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加上财政投入的相对不足,各高校为了拓展办学空间,纷纷贷款搞建设,但很多高校缺乏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二、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重视预算,强化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1)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强化预算管理,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为一体,以有效实现学校的经济目标;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编制预算,并加强管理,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预算不科学和预算不公平的现象;建立预算经费的项目管理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支出按照项目来测算,建立项目预算库;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预算一经确定批准,要严格执行,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对预算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如不在规定之内的预算调整,一律不予调整;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改革预算编制时间。要解决“预算执行真空期”,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准备期,一般要提前半年编制,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提供充裕的时间准备,同时也为新年度一开始即正式启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预算编制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预算周期过长,预算编制时间过早,将会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3)细化预算,实行全面预算。尽可能对各项支出的安排做到细致准确,使集中支付能够按部就班;强化和细化采购预算及计划,政府采购计划一旦报出,其数量、规格和技术指标、参数就很难更改,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完整的收支范围和收支项目分类,这样才能保证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每笔支出都有明确的计划,制定和运用好机动性支出的预留额度。

2.灵活采取采购方式,监督、规范采购行为。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点:(1)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方式:高校要与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多沟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数量大、时间要求不高的可采取批量采购方式;对价值高、急用的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对数量小、来源单一的采取自行采购的方式。(2)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保证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公平,确保招标厂商公平竞争,采购程序规范透明。(3)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建立相配套的财务及资金管理模式和完整可行的制度办法,加大政府采购中腐败的惩处力度,使政府采购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使腐败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统一代码,加强高校与银行的合作,改善集中支付制度。即,(1)尽量形成统一的科目代码,在严格执行的前提下,会计科目及代码的设置尽量跟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相匹配,会计核算指标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进行控制,使财务预算指标能一一对应,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2)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高校,争取银行对高校工作的支持。在当前高校贷款数额多、还贷压力大的情况下,建立高校按时偿付银行贷款本息的机制,拓宽高校融资渠道,从制度上消除银行的顾虑,让银行放心放贷、一如既往地支持高校事业发展,解决由于集中支付带来的高校在其他银行资金运作和经费筹集难度增加的问题。

4.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办学效益。高校必须强化成本效益观念,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高校发展计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成本核算制度,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应做根本的改革,即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

5.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针对高校实际情况,结合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及时修订现有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满足实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后财务管理的需要;修订完善与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做到规范学校内部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纠正错误,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真正做到不相容的职责、岗位互相分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推行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即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调拨、报废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对固定资产实行双重管理,单位会计按现行制度进行总括记账管理,并确定责任期固定资产完好率、利用率的考核指标。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合理分摊各种费用,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

6.改善高校财务分析的主要措施: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应该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同时也要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工作,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教育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财务顾问服务。

具体来讲,首先要坚持四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其次要选择适合高校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等。再次要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指标有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反映收入、支出情况有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生均事业支出等;反映资产使用情况有设备使用率、生均校舍面积等;反映偿债能力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反映高校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有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等。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高校非常有必要借鉴企业的报表体系,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通过现金的流动反映学校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来弥补权责发生制容易被操纵的不足,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学校获取现金的能力。

7.多方筹资,建立贷款风险控制机制。面对当今多元化的高校资金融资方式,我国高校应该广开思路争取多方筹资,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些如财政拨款、税收政策、学费收入等制度性资金上面,要学会灵活使用大额资金的筹资利用,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名校的筹资融资方式,可以自我筹措,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企业和校友的力量,把握一切资源去拓展筹资渠道。同时,高校要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对学校贷款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对学校信贷使用情况建立一个合适的预警系数,防范和降低信贷资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和做法滋生了许多问题,必须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使高校成为一个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的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在忠.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甘肃科技,2008(8)

2.解丹,欧阳红.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务与金融,2008(6)

3.乔洪太.对财政进行三项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4.王好翠.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5.杨雯雯.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8(10)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00)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高校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