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对习题课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09-07-15 04:42陈玲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1期
关键词:习题课反思性习题

陈玲利

习题课是常见的一种课型,那么新理念下进行习题教学究竟做得如何?实际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化学习题课的教学怎样才能体现新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教师认真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习题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呈现一道习题后,看学生一时做不出来教师急着给学生讲,或是很快就请学习好的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掌握了。教师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是因为它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新课程强调,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或思维较迟缓的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时间长了,这些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不断丧失,造成上课能听懂,但题目变一变形式就不会做的现象。

对习题课进行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习生活中,若对所学的内容不善于反思、一知半解,那他将来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反思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对习题课实施反思性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创造空间。通过反思,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教促学,教学相长,落实“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避免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避免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的现象[1]。

反思性习题教学的特征

通过互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交往即互动,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是一起分享彼此的学习体验与情感。反思性习题教学就是要把教学过程由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和生生的多向交流。通过互动,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需求,修正不切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通过互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修正重建,使学习更有实效性,从而实现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突出合作、体验、探究,构建和谐课堂反思性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反思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感悟知识、获取知识,最终形成个人化的理解,实现学生由“接受学习”到“体验学习”的转变。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反思性习题教学的教育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智力发展较迟缓的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把每一位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实施反思性习题教学,要留给学生自悟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各种人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越来越有学习责任感,让学生把学习责任跟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只有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反思性习题教学实践

上好一节反思性习题课,关键是要抓好3个教学环节——课前、课上、课后。现结合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有机合成习题课”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上好反思性习题课。

课前准备精心选题是上好习题课的前提。所选习题既要全面,又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追求习题的偏、难、怪、多,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

“有机合成习题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典型有机合成题的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主干知识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帮助学生领悟解有机合成题的方法。教师提前编写好学案,对于课上讲的习题,课前以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做到课前有预习,并要求学生做好解题时思维过程的记录,为课上交流讨论做好准备。这种教学设计强化课前自学,使课堂教学前移,把预习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入课堂教学,而不是在等待中学习。

课上交流反思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和帮助,因此,本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留出时间,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和拓展延伸,把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识结构中。

课后巩固1)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反思记录,针对主要存在的盲点和要点,对课上的习题改造或变式,重新命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2)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好“错题档案”,将错题进行分类,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整理。3)实施“错题共享”策略,针对普遍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错误习题,教师先作适当的点评,然后收集整理成文印发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通过发现其他同学解题过程中错误所在,引以为戒。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命题,学生的命题过程无疑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总之,对习题课实施反思性教学设计,能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抓好以上3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注重“思”与“练”的结合,从而落实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5-13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二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习题课反思性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