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专利现状分析与思考

2009-07-15 04:42汤亚非邹纲明
现代情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专利高校

汤亚非 邹纲明

〔摘 要〕对2000-2006年中国高校科研产出专利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了3种专利申请、授权与出售的情况;高校专利授权少、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主要有4个原因,(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2)专利技术产出与转移不在科研考核范围;(3)专利成果不适合市场需求;(4)专利技术还存在不足;这从一个侧面揭示高校科研在中国技术经济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认真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专利;产出;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1-0140-04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Current Patent of University in China

Tang Yafei1 Zou Gangming2

(1.Library,Maoming College,Maoming 525000,China;

2.Center of Eudcation and Development,Maoming College,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patent from national colleges research in 2000-2006,the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sales situ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kind of patents, and conclude four main reasons for the low percentage of author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o production.(1)lac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2)the further production of paten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evaluation;(3)patents do not suit the market;(4)the patents have flaws in themselves.These showed that our states university sceince and research has unomitable problems when connecting to the technology market,and need some serious thoughts.

〔Key words〕university;patent;production;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当前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集中表现之一是技术和经济的竞争,其中专利技术对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0%,而美国和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70%~80%[1]。专利技术转移并实现产业化,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的必经之路,是知识产权价值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胡锦涛总书记5.25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充分表明了专利技术转移及产业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作用。美国高校2003年取得专利2000多项[2],200多所高校有技术转让项目,高校的技术许可为美国经济带来4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约26万个工作机会。我国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科技项目,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造知识产权双重重任,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有一定的距离,由于高校的科研体制不完善,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分配制度不合理,造成大量的知识产权流失。针对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提出知识产权工作必须革旧立新。

1 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与全国申请、授权比较分析

从表1的数据显示2000-2006年我国的科研经费总额是24 786.9亿元[3],高校是1 995.789亿元,占8%[4];全国总共申请专利2 338 444项,高校申请专利83 025项,占3.55%,专利授权全国总共有1 206 462项,高校有35 749项,占2.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全国7年总共248 271项,高校19 040项,占7.67%,实用型专利授权全国共授权493 464项,高校13 323项,占2.7%,外观设计授权全国共465 727项,高校1 959项,占0.42%。高校的3项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其总量都低于科研经费在全国科研经费所占比例,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够,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这是目前高校科研急需解决的科研方向性问题。

2 高校专利出售情况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主要要素,国际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前移之技术创新乃至研究与发展(R&D;)领域,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技术的表现形式除技术密集和专有技术外,主要就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密切,也是R&D;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从表3数据显示,高校2000-2006专利授权总共35 749项,出售总共4 018项,仅占11.2%;虽说高校专利授权在不断增加,7年提高了6倍,出售专利7年只提高了2.3倍,每个专利产生大约平均需要55万元科研经费,每个专利出售只有44.3万,这种低效率运行,严重制约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步伐。必须引起高校科研人员高度注意。

3 高校专利产出与授权出售率低的原因

从表1、表3的数据来看,高校专利的申请与授权都是比较低的,专利转移就更低,高校科技实力在全国范围来说应该是很强的,为什么在专利产出、授权与出售方面贡献会那么低呢?由于大学长期形成的科研管理模式和科研人员普遍存在重视成果鉴定轻视专利,重视国家奖励轻视市场,重视论文的档次轻视科研的实用价值。加上国家对大学考核,教师的考核,对科研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硬指标,致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科研产出经济效益没有在大学的科研管理中真正体现出来。

3.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它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国1980年就实施《拜杜法案》,对知识产权进行了明确的规范,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分析调查统计[5],如果没有专利保护,美国药品发明有60%研究不出来,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我国高校在1992-1998年有60 000多项成果通过鉴定,但申请专利保护的不足13 300项,只占22%。高校的科研“产出”没有强调科研的对GDP增长有多大影响,而是强调发表了多少有影响的论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出版了多少专著,得了多少奖项,所以教师们争先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无偿贡献给世界,致使大量的知识产权流失。例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医药科技人员经过10余年的艰苦研究,成功开发出新的化学药物——青蒿素,这项技术成果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是我国医药领域惟一得到公认的新化学药物,并获得国家科技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项高科技成果最终未申请专利,当这项技术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后不久,国外企业稍加更改便申请了专利保护,造成我国每年近5亿美元的损失。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专利具有技术权利化的作用,一项技术申请专利,经审查一旦授予专利权,就有权受到法律保护,这种权利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发明技术的自身保护。技术一旦申请专利,无论这项技术通过论文发表,還是参加学术会议或展示会,均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即使通过上述途径掌握了这项技术,也不能使用;另一方面是对市场的占领,一种产品只要被授予专利权,就等于在市场上具有了独占权,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专利赋予了相关技术产品占领和保护市场的功能。高校的科研人员该清醒的认识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3.2 专利技术不在科研考核范围

高校的科研考核机制,很少纳入专利申请指标,更没有专利转化指标,导致科研人员主攻方向是论文、专著、奖项申报,晋升职称。现行科研管理政策是以成果鉴定的档次和发表的论文数作为结题的标准,不谈专利申请数。现在技术鉴定会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漫天飞的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现在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9%的到应用。3%的研究成果能够获得效益[7],高校科研项目,特别是应用型研究就更要强调科研产出对GDP影响;应用型研究如果在研制过程没有产生对相关企业有重大影响,这样的科研就等于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这方面高校应该在立项时就有相应的措施和要求,结题时也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3.3 专利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高校的以科研为主导方向,不直接面对市场,只是根据科研发展制定相应研究规划,并在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立项,在研究开始之前,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更没有考虑科研对经济GDP贡献,有的科研立项时就先天不足,对课题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考虑少,对我国已经收藏近4 000万份世界各国专利文献和世界每年出版的100多万份专利文献,记载了全世界95%的新发明,没有认真的查询,有闭门造车现象,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科研成果出来就过时,不适合市场需求。有的专利即使有些科研成果有市场需求,也会由于生产条件苛刻或生产成本过高而难于实现产业化,导致技术转移比较难以实现。

3.4 专利技术不是很完善

专利本身的原因,有的专利技术含量低,不成熟,难以吸引投资,只能“纸上谈兵”。有的专利技术含量很高,确实具有很好的超前性,但并非当前市场所需,也是不能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现象在我国专利技术市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所;这是科技与市场严重脱节的表现之一,制约了专利市场的发展。

3.5 专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现在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与产业化部门分离,由不同的人来管理负责,这种管理方式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只负责专利技术管理,不管专利技术转移;专利产业化工作人员由于不负责专利管理很难了解到专利技术的详细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利技术转移。

4 政策与建议

4.1 学校搭建平台,促进专利产出、专利技术转化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是高校领导必须具备的领导素质,只有把校园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高校的科研面貌才能焕然一新。要想彻底扭转高校科研与生产实际和市场脱节现象,要将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前移,在科研立项时就要对与本课题有关的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检索,并进行知识产权分析,课题要有创新的技术方案和计划要求,这是课题研究中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首要条件。同时尽快建立有利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益激励机制,增加对知识产权创新者的奖励力度,鼓励和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并能使创新者获得物质回报。

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专利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情况制定配套政策;对重点课题从申报开始,就要有创新专利技术具体指标要求,结题时要产生对相关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创新专利技术,强调科研产出要对GDP的贡献,把专利技术拥有量、含金量和实施程度作为衡量科技人员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以及提高科技人员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享有的分配比例,对有价值创新专利,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专利投融资体系,为专利产业化解决资金瓶颈,倡导科研人员要围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体系,推动制定有利于专利技术转移的政策和法规;健全专利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专利技术转移的社会环境。

4.2 高校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和国家工程中心在国家关键技术发明创造中的核心作用 国际上技术发明比较集中到大型实验室、大公司、高校专业性和实力强的机构进行。因为发明创新必须融入复杂的技术系统中,高校有国家重点试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有产出高水平成果的条件,是我国生产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基地,只有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4.3 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平台

公共科技运动的兴起使各地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专利信息平台,利用网络的便捷,在课题立项和科学研究中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上攀登,避免重复研究和浪费。

4.4 高校应与企业联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战略 鉴于高校专利成果针对性差、产业化难的问题,高校要成立与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与企业合作,针对企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实际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专利转化难的问题。把专利技术转移指标列入考核体系,激励科研人员从研发开始就注重专利实用性,符合企业和市场发展需要,便于专利技术顺利转移。同时,把专利的管理和转化工作联合开展,便于专利转化人员更好地了解专利自身情况,促进专利技术转移。

参考文献

[1]余亚山.影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难题的因素分析[J].企业活力,2007,(11):66-67.

[2]傅成业.知识产权制度:为智慧之火加油——美国高校专利与知识产权工作一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10):28-31.

[3]http:∥www.sts.org.cn中国科技统计[EB].科技资料汇编.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6.

[5]翟海涛.美国大学技术移转机构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7,(12):32-36.

[6]宗琦.高校对科研成果的保护意识与专利申请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86-89.

[7]邹纲明,汤亚非.试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潜在经济效益[J].科技管理研究,2007,(2):113-115.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专利高校
专利
发明与专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