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2009-07-14 09:54吴亚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评点电教金鱼

吴亚平 江 娟

“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的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学生呢,刚刚涉足习作,对作文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将电教媒体整合到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去,则能很好地带领老师和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变“匿于生活”为“凸现眼前”,把文章写活

罗丹说得好:“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初学作文的学生,更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运用电教媒体,则能把生活中的情趣美、自然美凸现于学生的眼前。

学生刚刚学写动物,即使教师课前布置观察任务,他们的观察仍是很粗浅的。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电教媒体把学生喜爱的动物们“带到”课堂上来。教学时,可以以一种动物为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以猫为例,我们可以先展示猫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猫的外形。对于需着重观察的部分,可以定格放大。接着,我们可以给学生观看一段“小猫玩线绳”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小猫活动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一反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加以描写。

植物描写是作文起步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然而,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学生的观察有一定的难度。多媒体可以瞬间演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桃树开花、结果的过程……这一切,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便利,为初学作文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航道,使得他们的笔下能流淌出活生生的美。

变“时过境迁”为“昨日重现”,把文章写新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句话点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其实,学生的积累不仅仅指博览群书,也指积累生活。然而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往往是“做过就忘”,时间一长,时过境迁,想再回忆又谈何容易。利用电教媒体,可以为情境的创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巧妙地将“昨日重现”。如写一次旅游,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旅游的过程中拍摄经典瞬间或精彩片断,在指导习作时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无中生有”,不至于“东拼西凑”,笔下才能有鲜活的意象诞生。

变“事后补救”为“当场评点”,把文章写实

当前,习作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周期太长,一篇作文的定稿一般在两周左右。然而两周以后,学生对自己当时的构思已有所淡忘,教师再组织学生评点已错过了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时,运用监控系统对每个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写作进程进行及时地了解和反馈,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事后补救的模式。

如在写《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运用监控功能获知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的小杰写的《金鱼》,寥寥数语,内容空洞。我就用耳机单独与他交谈,引导他点击标着“金鱼”的按键,一群快活地游来游去的金鱼马上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时,我给他提出几个问题:刚一看见金鱼你有什么感觉?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条金鱼认真观察,看看这条金鱼为什么吸引你。可以抓住嘴、眼、鱼鳞、尾巴、色彩等方面进行重点描述。经过当场评点,他的作文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要求,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变“越俎代庖”为“亲历亲为”,把文章写好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厢情愿地改,而学生是言不由衷、稀里糊涂地写,则自然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久而久之,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还会导致学生作文的“懒惰”行为。我们可以利用Word的互动功能,让学生亲历亲为。通过一篇范例的修改过程,展开全班的交流与会话,使学生学到修改作文的技能。

比如,我们可以调出某位学生的作文,先请其介绍一下自己的构思,然后由全班同学议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应当如何修改等。老师暂时作为“打字员”,利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和添加符号、着重点、删除线等,将学生们的看法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大家还可以议论某些改动是否合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点拨、指导。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让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的做法,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逐渐养成推敲、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使作文锦上添花,把文章写得更好。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怎样写好,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作文,就一定能使学生赢在作文的起跑线上,进而达到清人王国维所说的“文学之事,其内是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的境地,展露“小荷”的“尖尖”之角。

猜你喜欢
评点电教金鱼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小金鱼
小金鱼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