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广
〔摘 要〕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高校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的历史形式下,高校图书馆应继续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采集与加工能力,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举办各种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能,使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2-0170-03
Research on Librar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餾 Creative AbilityLiu Minggu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In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餾 creative ability aspect,the library in higher university has the advantageous superiority.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the library in higher university sh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resources construction,cultivate creative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hold various innovative activities for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skill.The library in higher university should exert the important role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abilit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libraries;university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strategy
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力争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在校大学生是提高21世纪我们国家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将在我国各科学技术领域起到关键作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而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优势,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与支持。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以及构成。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解尚无一个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过程中或以后,大学生个体运用所学的一切知识,经过自身的理解、领悟与加工,具备了获取、改组与运用新知识,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或者发现、发明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
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对众家学者的观点分析研究之后,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至少应该包括四大部分,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与创新精神。
1.2.1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新知、以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物质是意识赖以产生的基础,而意识则是人形成思想、观念并进而升华到精神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意识才可能产生相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形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创新个体不会去主动开发自己的内在创新潜能,更不用谈创新的欲望。创新个体只要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敢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敢于思考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进而提出创新见解。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广泛的兴趣爱好、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等有助于提高创新意识[1]。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这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1.2.2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法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发现新问题或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新办法,并产生出新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或某种新产品[2]。一般来说,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等6个要素组成。创新思维有3个特征,即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3]。当代大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1.2.3 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4]。心理学家认为,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但创新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构成部分。创造技能始于人们对创新思维方式的探索,它更接近于实践运用,使思维的规则更具体化和实用化、最终成为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之间的媒介。
1.2.4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独特性,即与众不同,独具卓识;互动性,即“由此及彼”性;多重性,即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对同一问题可提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以拓宽思维能力;跨越性,即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5]。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高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创性能力的最高境界。
2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8~26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时期。但根据调查,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6]。以上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比较低,与国外同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偏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创新意识淡薄
大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很重要,国家与社会需要创新,但问及如何创新时,很多大学生说现在还没有创新的打算,有的则认为创新是博导、院士以及科学家才具备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创新能力的错误理解,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一个都能够发明某种新东西或者提出某种重大想法,只要一个人通过独立思维而产生了新的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都可以称为创新。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行为与创新能力都是建立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了创新意识,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原动力,有句话说得很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纠正大学生的错误观念,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让大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创新无处不在。
2.2 缺乏创新思维方式
我国的大学生思维相当敏捷,但创新性思维能力却有待提高。大学生经过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的十几年的思维锻炼,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具备了思考与解决一般问题的思维能力,但创新能力需要的不仅仅是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更需要在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超强的表现,恰恰是在这些思维能力方面大学生却表现不佳,从笔者的亲身经验中也可以反映这一点,学生每次交的作业几乎是循规蹈矩按照书本的步骤逐一完成,甚至有的同学干脆拷贝一份同学的作业上交,根本谈不上创新思维,可见,当前的大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2.3 创新技能偏低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加大,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却普遍感到劳动力资源短缺,许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才。这种供需矛盾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认识不够,缺少创新技能。我国当代的大学生仍然受到传统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影响,其考试能力世界闻名,但在实际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方面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今后,我国大学生应该在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等方面加强训练与培养。
2.4 缺少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创立新思想,敢于打破常规,不迷信伟人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原有思维定势,探索新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等。当代的大学生在上述方面的创新精神却普遍偏低,尤其是创新的毅力、恒心。
3 高校图书馆对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加大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力度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首先,图书馆要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图书馆在采购时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来收藏书刊资料,在保证一定比例专业藏书建设的基础上,注重跨学科、跨专业、新学科、新领域的相关资料的采集,注重边缘学科书籍的采购,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文献的需求[7];其次,图书馆应加大网络资源的建设力度。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加工变得越来越便利,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最新的、便捷的网络资源服务;最后,图书馆应加强合作力度,协作办馆。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每一个图书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文献资源都采购,那样做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图书馆应该增强资源共享意识,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构建统一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促使局部乃至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紧密协作、统一目标、统一规划,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切需要的资源与服务。
3.2 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社会最复杂、最高级的活动,如果创新个体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行为与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藏书、期刊以及网络等资源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有关创新活动的最新进展与案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激情,提升每个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积极心态,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8]。只要大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与冲动,剩下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主要是指导与训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高校图书馆应举办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能图书馆不仅作为大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学习场所,还应帮助学生在图书馆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能。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定期提供图书馆内有关创新思维训练的书籍、光盘或期刊等资源,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举办各种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的训练。诸如一些智力游戏、创新知识竞赛、创新项目征集等,这些活动趣味性很强,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能。
3.4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采集与加工能力创新要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但并不是让每个人掌握所有的知识,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很有必要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采集与加工。高校图书馆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包括各种工具书、光盘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知识。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大学生如何进行采集与加工呢?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与加工能力,具体可以通过诸如在电子阅览室开设文献检索课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知识检索、筛选、分析加工的能力。
4 结 论
创新是21世纪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灵魂,而创新靠的是创新型人才,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惠升.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榆林学院学报,2008,18(1):90-93.
[2]胡守志.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67.
[3]王献敏,袁建勤,康健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4):3-5.
[4]王志玲,田亮.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8-10.
[5]李玲,张志忠.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1(5):105-107.
[6]高雅平.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4):103-105.
[7]潘丽萍,张俊远.论高校图书馆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184-185.
[8]徐家坤.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作用的深层次挖掘[J].科技与经济,2006,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