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征
〔摘 要〕高校图书馆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图书馆已成为校内数字化文献中心。图书馆在满足校内教学、科研需求的同时,在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如何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寻求自身发展,为社会服务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现状及社会化服务的途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2-0028-04
Discussion on the Socialization Service Pattern of University LibraryLi Zheng
(Library,Lanzhou University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library has become the the digital literature center in the school.How dose the library meet with the demand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how to emancipate the mind and how to establish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o serve the society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Finall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餾 socialization service was discussed and the ways and patter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socialization;service pattern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
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从而在制度、政策上确立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的可行性,必将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工作,促进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服务观念,走向社会寻求发展空间,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加大,高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自动化基础管理平台,海量存储平台,电子资源平台,信息资源加工平台,信息传递(包括网络、网站、数字化参考咨询的建设)平台及管理、通讯、环境建设、安全、防火、防盗等方面自动化管理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内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在高校的渗透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提出,高校图书馆如何以自身优势为学习型社会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资源服务,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在保证和优先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的同时,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改变那种传统、封闭、内向型服务模式,把服务向社会延伸,向开发型、外向型发展。最大限度的为社会民众提供知识服务。已是高校图书馆寻求再发展惟一出路,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民众享受高校改革成果的需要,也是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呼唤和期待。
1 改革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寻求自身发展,创造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正面临体制转化,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机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高校的渗透,自主办学、招生就业、成果转化等运行机制,对部分高校产生生存危机。图书馆自然也就不能置身其外。过去,后勤也是高校的重要部分,现在,后勤社会化、市场化已成为现实。居安思危,高校图书馆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办馆理念和运行机制,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封闭、内向型服务模式,把服务职能逐步延伸到社会,使之向开发型、外向型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机构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与特定的社会需要紧密相联的,高校图书馆也不能例外。只有利用自身优势,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中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使之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服务功能。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1-2]。
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而且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具有各类高学历的专业馆员队伍、且设备先进、馆藏丰富、信息检索自动化程度高、电子信息网发达等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向社会开放。这样做既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又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它是高校图书馆扩展其发展空间途径之一。社会化信息服务使高校图书馆能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既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它为馆员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它使馆员的社交能力和公关能力得到锻炼,强化了馆员的信息服务意识,激发起馆员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增强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通过信息服务社会化,使馆藏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利用,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通过信息服务社会化,使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直接参与社会信息传输和咨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需要[6]。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现状的分析
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统计,我国人口总量及其分布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信息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一是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及农村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源积累,占我国人口70%的农村社区基本上生活在信息资源贫困线以下;二是信息资源高度集中在文化、科技、高等教育等系统,面向中小学生、城市普通居民和商人的信息资源相对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办)的总数为1 794所,总藏书量超过6.6亿册,配有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和设备,如汇文、ILAS系统等、多媒体阅览室、在线咨询技术平台等。但令人遗憾的是高校图书馆的综合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不足30%,图书使用率大约在0.3~0.5次之间,即年平均每8本书中才能有1本1年使用1次,而俄罗斯年均为1.4~3次,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使用率则更高。影响文献利用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长期为教学科研服务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这种观念:高校图书馆仅为本校的师生服务,这实际上是对图书馆职能定位的误解。所以说,过去到高校图书馆读书查资料只是本校师生的“专利”。但现已有例外,如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民也可以与高校师生一样走进学校的图书馆尽情“充电”,说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坚冰已经打破,但这只是刚刚开始。实际上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被读者称为大学里的公共图书馆,如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学校没有围墙,任何人可自带书包进图书馆看书、复印。日本、德国等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与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完全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壁垒。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是百姓的新追求。而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又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科学文化氛围、优美的环境和众多的资料吸引百姓进入高校图书馆学习。例如,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校内服务量占60%,社会服务量占40%[1,3-4]。
4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途径与方式
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向任何人提供他想得到的文献信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的丰富和资源利用率不足,与社区信息资源贫乏具有互补性。现在,我们必须明确的不是要不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根据已有条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问题。因为,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为社会服务。
4.1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首先要明确目标和计划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各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不应一哄而上,条件具备的可以先走一步,并要争取学校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方向,选定有业务专长的人员组成相应的部门(信息服务中心、参考咨询部门),制定短期、中期、长远规划及发展目标,衔接该部门与其它部门业务之间的关系,落实服务内容和岗位职责,为开展社会化服务打好基础工作,在开始社会化服务时,可从具有的特色服务和优势方面进行,从自身熟悉业务开始,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做起,逐步稳妥的开展社会化服务。
4.2 以点带面服务于社会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始不宜求全、求快,要稳步推进,量力而行,将服务控制在本馆的承受力所充许的范围之内,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选择1~2个项目作为试点,以点带面为社会读者服务。
4.2.1 建立区域内图书馆联盟,共享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
我国的图书馆体制是多元等级结构,按行政隶属关系可划分为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中小学图书馆系统等。图书馆往往在纵向领域较易形成联盟,如全国目前形成calis等之类的全国、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但在横向方面,只有少数区域内,在当地政府或文化系统出面,形成一定区域的资源共建、共享局面。但多数区域往往缺乏统一领导,相互之间的协作多处在封闭毫无联系的状况,高校图书馆可先从这方面入手,选择交通方便,范围先不易过大(10~20公里之内)区域内,主动深入科研院所、企事业、中小学、社区、乡村等图书馆、资料室、文化站建立起资源共享网络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系统,建立文献信息的互传业务和多共享机制的服务体系。为区域内读者提供网络咨询服务。
4.2.2 发挥资源优势,面向区域提供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己馆藏资源的特色,对区域内读者需求作深入研究,尤其要准确把握读者的兴趣爱好、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把馆藏特色和读者的需求联系起来(即娱乐、消遣,学习、教学、研究等),以此作为开展服务的出发点。面向区域内的机关、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社区、乡村和对口部门、个人发放阅览借书证,并可酌情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和手续费。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特点,开展手工借阅和网上借阅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毕业生毕业(例如:我校每年近五千人),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社会读者,高校图书馆是否能把这些潜在的读者转为现实读者,回答是肯定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英国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即本校毕业生的借书证在其毕业后并不收回注销,而转成社会(外来)读者借阅卡。这样,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只要有文献信息需求,就能想到母校,图书馆通过服务的延伸,通过文献传递,让毕业生感到离校不离馆。他的成功,就会给母校带来新的研究项目和捐款。更重要的是这些毕业生是社会需求的体现者,是图书馆和读者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图书馆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源。当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流动书车服务企业和社区及参加三下乡活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2,5]。
4.2.3 发挥软件、设备优势,提高基层文化中心管理水平
可和软件公司及基层信息中心(中小型图书馆、企业资料室、社区、乡村文化站)协商,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基层文化中心只需购入自动化集成系统所需的用户数,进行远程托管和管理,把基层信息中心作为自己的系统中的分馆进行管理,这样在建库和资源的享用方面都共享总馆数据,提高建库质量。而基层信息中心只需投入少量设备就可实现本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而不需要投入软件、服务器等设备,从而大大节省经费的投入,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其软件、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也可和一定区域内图书馆之间加强各种资源的协作与共享(人、设备、资源)。如:在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储设备,由几TB到几十TB不等,但各馆还都是不够用。因而,在一定地域的图书馆可以协作实现设备上的共享,对各馆所订的相同数据库,各馆可和数据商协商,把各数据库分别装在不同馆来访问,实现设备上的共享,对各馆来说可以省很多设备经费,对数据商来说减少维护量,而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文献资源的建设上来。并可利用数字化加工设备为基层信息中心加工特色数字化资源,如开展高速扫描或数据加工等业务,从而提高基层信息中心的数字化程度,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同时,把图书馆作为信息加工、处理、检索、服务、网络教学的实习基地,为社会读者参观、学习之用。这是高校图书馆今后软件系统、设备、网络设施等资源充分利用的最有效方式,也是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优势资源,开发、提高基层文化中心管理水平最有效方法。也是快速实现基层文化中心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最有效的途径。
4.2.4 发挥人员、技术优势,服务社会
图书馆馆员们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掌握、熟练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使各馆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发挥出来,帮助区域内的图书馆、资料室、社区文化站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不走弯路,又好又快发展起来,是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进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某图书馆作为ILAS各种版本的代理,先后对省内、外7家图书馆进行了方案论证,软件代理、网络建设、硬件购入、书目数据库建设、软件升级、培训等项目的完成,并经常对前来咨询、学习的图书馆给与各个方面咨询和解答,从而使该馆在省内、外图书馆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从中我们得到启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进程中,是完全有能力帮助本行业、本地区图书馆、资料室、社区文化站在现代化建设中制定方案、论证项目,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完成。从而,提高这些基层文化信息中心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4.2.5 开展信息代理服务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数量已经超过1 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15%,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中小企业往往因资金和人才短缺、科技薄弱、信息不灵、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发展受到制约,信息的满足率不足30%。其中对市场信息把握率只有35%,对产品在行业中所处位置的信息把握率只有25%,对竞争对手相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则更少,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处于严重的信息“营养”不良状态。而企业未来的竞争之一是信息的竞争,信息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法宝。当前,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认识到信息的巨大作用,信息意识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可主动与当地企业集团联合,以企业财力为后盾,收集、整理企业所需的有关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决策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政策措施、实践经验、热点问题、同行企业的发展态势、经营管理、科技发展、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占有率等等信息,为企业生产和决策服务。在这方面图书馆可以尝试,主动与当地企业进行接洽,探讨开展馆企联合的途径。针对这种状况,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时必须做好下面几点:(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应主动深入基层,调查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信息代理服务,成为该企业的信息代理人。(2)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把用户的需求提供企业。(3)为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提供国内外产品样本、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研立项、产品调研、课题论证、专利申请、科技定题、外文资料翻译等信息服务。4)把本校的科研成果、产品、专利信息等提供给企业。同时,把企业需求的项目信息提供给高校,做科技需求和成果转化的中介人,帮助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使其少走弯路。同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得到各方多赢[1-2]。
4.2.6 开办内容丰富的系列讲座为社会读者服务
图书馆可依靠自身或学校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紧跟社会热点,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培训班等;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如组织读书会、艺术展览、科普展览、诗歌朗诵会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向社会进行宣传和展示先进文化[2]。
4.2.7 加强自我宣传力度和广度,树立良好形象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但社会对高校馆的多种服务功能并不了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并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因素,就是很多图书馆在社会上不善于宣传自己,这种只注重投入和开发而不对外进行宣传和利用的陈旧观念必须改变。因此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宣传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适应社会化服务的需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图书馆宣传日、读书节、新闻报道、展览、接待参观、提供咨询服务、有奖征答、赞助公益活动、向社会发放图书馆通讯,利用图书馆主页和社会网站的互相链接等。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图书馆应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具有面对公众、传播迅速、对图书馆报道评价有一定权威的特点来影响、引导读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最终塑造出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1]。
4.2.8 馆员要在社会化服务中不断学习
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中,服务往往是针对用户特定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解决,对用户提供的问题是经过馆员对现实馆藏、虚拟馆藏资源进行检索、鉴别、筛选、整合后提供给用户重组的知识产品,这与服务者的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及对问题的认知度有极大的关系。因而,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是不能满足知识更新的要求,馆员必须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在服务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各类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保证强有力的信息服务队伍,为社会服务。
总之,当今信息社会,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生活中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行业,而高校图书馆与其他众多的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相比有其优势,它既拥有高学历人才保障、长期积累的完备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又具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网络体系及实力强大的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在参与社会化服务竞争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手段,稳定地逐步扩大学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群体,以优异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赢得社会用户的承认。为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服务手段和公关手段,向社会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主动参与竞争,在社会服务过程当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6]。
参考文献
[1]董宇昭.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6,(4):42-43.
[2]周华生,郑瑜,等.制约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社会化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情报,2006,(5):35-37.
[3]张康康.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九步曲[J].情报探索,2007,(8):21-22.
[4]王胜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若干问题讨论[J].图书馆,2007,(5):81-83.
[5]周国忠.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之我见[J].重庆图情研究,2006,(1):19-21.
[6]姚冀越.对新时期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