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摘 要〕对我国80余所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与共享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揭示了教师教育特色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程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2-0071-04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of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in ChinaZhang Wenjuan
(Library,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In this research,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status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in more than eighty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were investigated,it reveal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of teachers was inadequately shared.Finally,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characteristic database;sharing
1 调研目的与方法
对于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来说,数字资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特色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阶段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色数据库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师范类高校亦是如此。鉴于师范类高校具有办学性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类似性,笔者对此类高校图书馆的自建特色数据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目的之一是为此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之二是进一步考察这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独特资源的共享程度。
笔者于2008年7月10-15日,根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提供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采取直接登录网站网页的方式,筛选出师范类高校85所(鉴于办学能力及性质等原因,科技师范学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各大学下属二级师范学院的图书馆均不在本次调研范围),其中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37所,以教学为主的师范学院48所。由于网络等原因,本次调查能够有效访问的师范大学图书馆33所、师范学院图书馆25所,共计58所。据统计,上述图书馆目前一共建成特色数据库223个(由于馆藏书目数据库具有普遍性,故不在本次调研范围之内)。
2 现 状
2.1 数据库远程共享
从全国师范类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统计的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程度非常不理想。目前223个特色数据库中可远程阅读全文的11个,占总量的4.93%;可检索到文摘与题录的51个,占总量的22.87%;限IP登录的161个,占总量的72.21%。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种类
笔者将223个特色数据库按不同内容大致分为9个大类:本校学位论文库、本校学术成果库、随书光盘库、学科导航、教学参考书库、地方文献库、名人专题库、学科专题库、其他。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图书馆结合学校特点和本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而建设的学科专题特色数据库数量较多,占到数据库总数量的30.94%;排在序列前4位的学科专题库、本校学位论文库、综合性数据库和教学参考书库很明显是各学校特色数据库的主体,他们的相加占到数据库总量的68.61%,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库在各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专业优势。一些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如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所建的《青藏高原文化数据库》,展现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深刻地影响着高原的经济生产活动和居民的社会生活,具有许多与高原以外的其他地域明显不同的特征。数据库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文学、民族音乐美术、民俗史、民俗风情、历史人物、民族交往、民族经济、宗教、旅游文化等类目,分别可以检索到各研究方向的某一作者的作品名称、所发表刊物名称、发表年代与刊数等[1]。
2.3 数据库分布
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综合实力、资源积累、经费以及开发能力等原因,特色数据库的数量主要分布在各教学研究型的师范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而以教学为主的师范学院特色数据库拥有量相对较少,如表2所示。
3 不足之处
3.1 名称各异
被列为调研对象的图书馆建立的数据库名称不一,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特色收藏、自建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特色馆藏、自建资源、自建数字化资源、特色电子资源和特色电子数据库等(如图2)。这些名称相对杂乱,而且有的在图书馆主页上没有明显列出并标记,读者利用起来较为困难,这一现象与其他非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对特色数据库的命名有相同之处[2]。
3.2 共享程度不理想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师范院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还处在较低水平,绝大多数的特色数据库仅限本校读者使用,限IP登录占总量的72.21%,可方便远程读者浏览全文、充分利用的特色资源数据库还不到5%,事实说明,21世纪的高校在一定程度循环了传统图书馆的自给自足、各自为政的状态,在宏观上缺乏协作性与共享性。
调研范围内的师范院校所建特色数据库的立项原则明确,能够突出其教师教育特色,根据师范院校办学的特点,利用多年的资源积累,建成了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数据库。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师范学校及中小学教科书全文数据库》和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民国文献资源数据库》。前者收录了馆藏清末至1949年出版的师范学校与中小学普通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参考书,是研究百年来我国普通教育的教材教法、教育史与教材发展史、教材编纂与教材出版的珍贵资料,数据库集中收录了上述大师们的杰作,为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3];后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是上世纪50年代初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馆藏的基础上,调集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等院校的部分书刊资料汇集而成的,集《现代教育名著丛书》、《大学丛书》、《师范丛书》、《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季刊》、《新教育》等影印民国资料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具有师范性质的教师教育特色[4],但由于这些具有教师教育特色资源被揭示和被宣传的程度不够理想,如同开在深山中的艳丽花朵无人知晓,更谈不上让更大范围的用户分享其芳香的乐趣。
3.3 相同的教学资源,重复建设
笔者以为与我国华北地区建校近50年的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随书光盘查询系统》为基地,随机抽取了12种附带光盘的教学参考书,12种图书分别属于中图法的C、F、G、H、O、Q、T大类,然后再分别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藏书进行了匹配,经统计(见表3)发现,2所学校以上共有的图书有9种,约占总量的75%,其中1种图书5所学校的图书馆都藏有,而这5家图书馆有4家建有《随书光盘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人力、设备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4 关于师范类高校特色数据资源共享的思考
4.1 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字信息资源区别于纸质信息资源最大的特性,就是其共享性。19世纪末,资源共享作为图书馆领域的一个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其宗旨是图书馆之间应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多服务。面对遍布世界各地、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当代的图书馆无论自身愿意与否,都已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所以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必须将自己视为大范围共享体系的一部分,必须摆脱21世纪新型的、数字状态下的“小而不全、大而也不全”自给自足的、零距离服务状态,迅速从大范围共享体系中获取信息资源,为自己的户提供远距离甚至超远距离的服务,并随时准备将自己馆藏信息资源提供给大范围共享体系内的成员馆。
利用网络对远程数字资源进行传递、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从而扩大和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满足更大范围读者的信息需求,这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图书馆摆脱经费短缺困扰,实现低成本扩大信息使用量、高效率为读者服务的最佳途径。
高等教育是一项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国家实行的教师专业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这就决定着高等师范院校是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坚持以培养教师人才为中心、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所以,师范类院校的科类结构基本接近,各学校主流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吻合,这些也就决定了各学校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信息资源(除高端科研项目所需外)有许多共通之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之服务的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教参书、随书光盘、学位论文、重点学科、教学工作模板、优秀教学课件等,以尊从效益性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使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所以,师范院校的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通有无,以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师范类院校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已达到200多个,还有一些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这些能够深层次揭示各高校富有学科特色的、以各自馆藏特色为基础、比较系统地对某个专题或学科进行整合的数据库为实现师范类高校之间资源共享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2 实现共享的建议
4.2.1 必须将“共享”作为筹建特色数据库原则之一
数字资源达到共享、提高共享程度,是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众所周知,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针对性原则、统一(标准)性原则、特色化原则、协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等等,笔者认为目前情况下,各高校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在依据上述原则的同时,必须首先将“共享”作为不可忽视的原则,大家共同遵循这项原则,从信息社会化和资源共享的角度思考问题,服从资源共享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从自我封闭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中解脱出来,逐步向开放共享型服务模式转变。
4.2.2 “贡献共享”与“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决定了信息资源共享是花费不多的人力财力,让众多的用户享受到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是可以极低的成本进行无差别复制的,信息资源共享后,众多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同一信息源的复制品,而不会影响到信息源本身,信息拥有者也不会因为众多用户使用而做出牺牲。
笔者认为,对于师范类院校已经建设完善的、正在建设之中的和将要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可以分成两部分:已经建设完善可以使用的和正在建设之中的数据库是第一部分,这部分大家没有参与共建的资源可以称之为“贡献共享”资源;在计划之中将要建设的数据库是第二部分,可称之为“共建共享”资源。之所以将第一部分称之为“贡献共享”资源,顾名思义就是说为了我国的教师教育事业,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可以将已经建设完毕的特色资源贡献给师范教育界。
4.2.3 建立教师教育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师范类院校这两部分宝贵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一个类似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系统(CALIS)作为统筹管理的机构,进行行之有效的组织与协调,通过这一系统,图书馆之间大力加强沟通与合作,进行交流以达成资源共建共享的共识,通过合作进行有计划的实施特色数据库建设。笔者非常赞同方敏女士的提议[5]:建设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的中国教师教育信息中心(China Teac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TEIC)很有必要。
CTEIC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它的统筹建设将在国家层面上进行高师院校的全面联合,将各师范院校的优秀的教师教育理论成果、特色资源、文献资料等在统一规范、统一标准下,对“贡献共享”部分的资源实现共同组织、共同管理;对“共建共享”部分的资源实行责任明确、分项建设。如果各师范院校图书馆能够积极参加CTEIC各项目建设、依据CTEIC提供的软硬件平台、元数据标引规范格式、文献著录标准、统一检索功能等一系列标准要求来建设各院校的特色数据库,那么,很快就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知,最终达到全面共享的目的,从而使我国的教师教育信息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当然,实现CTEIC管理还只是一个设想,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师范类院校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EB].http:∥lib.qhnu.edu.cn,2008-07-10.
[2]朱淑南,秦荣环.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状况的调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1):16-19.
[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EB].http:∥www.lib.bnu.edu.cn,2008-07-10.
[4]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EB].http:∥lib.njnu.edu.cn/portal,2008-07-10.
[5]方敏.构建“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发挥师范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优势[J].图书馆建设,2008,(5):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