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十字预习法

2009-07-14 03:11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十字新词课文内容

田 河

预习有全册预习、单元预习和单篇预习三种方式,其中,单篇预习最重要。预习做哪些事?叶圣陶先生说:“预习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具体地说就是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思考课后练习,生发困惑、疑问等,以便为进一步理解、欣赏课文打下基础。用什么方法预习为好呢?根据预习要有目的性、程序性、系统性、科学性、灵活性 、多样性、功效性的要求,采用读、划、注、查、思、疑、议、联、比、记等“十字”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读。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记叙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即把握记叙的要素;说明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介绍或说明的事物、知识的特征;议论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论述的论点、论据;抒情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线索(事、物、景、情、理等)。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实际上也就基本掌握了学习重点。

划。要求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标记的符号很多,应根据需要而用,只要突出重点,划得明显,便于鉴别就行,不必划得过多过杂,以免影响课本的洁净美观。

注。往往可与“划”同步进行,要求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提出质疑,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这是较高的预习要求,没有阅读批注的习惯和能力,一般是学习不踏实的表现,所以要培养训练。

查。要求预习时借用工具(字典、词典、资料书或上网查阅),查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疑惑问题以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问题。若等待老师讲,那就被动了。

思。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就是思考理解。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预习题,了解课文思路、中心思想,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文章的优点,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这样,就为上课时全面理解课文打好了基础,上课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疑。这是预习的深化。古人说:“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 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疑,就是要求在精读课文、思考揣摩课文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钻研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学得深入,便于讨论研究。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很难做到这点。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能力和兴趣。

议。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能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果。

联。指新旧知识的联系。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综合力。

比。是指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主题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课文的特点,理解整个单元课文。这样,便可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

记。指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所理解的重要内容,尚未明白的地方,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和心得体会等,摘录或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这样,才能学得扎实。

这“十字”预习法并不要求分十步走,能力强的学生,读两三遍课文便基本把十字用上了。重点内容也能掌握了。

田河,甘肃天祝县教育局教师。

猜你喜欢
十字新词课文内容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十字棋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十”字交朋友
学诗偶感
猜字谜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