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方言中的“父亲”称呼研究

2009-07-14 03:11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岳父方言普通话

何 烨

湖北阳新县地处吴头楚尾,方言众多,素有“九板十三腔”之称。目前有很多著名学者对阳新方言进行研究,并有《阳新方言志》等著作发表。但众多著作中,对“父亲”的称呼关注较少。

目前为止,我搜集的语料中阳新方言对父亲的不同称呼就有十九种之多。“父亲”这个称谓词交际性强,与语境关系密切。我将以方言区人民的心理、风俗、所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特点为立足点,解释湖北阳新方言对“父亲”称呼多样性的成因。

一.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不同称呼及其使用情况

1.1 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不同称呼

目前为止,我共搜集了阳新县兴国、木港、枫林、大王、太子、排市、陶港、龙港、潘桥、三溪、浮屠等十多个镇的方言中对“父亲”的背称、面称共十九种,即“爸”、“(阿)爷”、“(阿)姨”、“爹”、“父”、“伢”、“伯”、“嗲”、“父亲”、“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克)爷爷(公)”、“丈老”、“我屋老丈人”、“岳父”、“××他(克)外公(家公)”。([见附表]1)

共同面称:“爸”、“父亲”、“××他(其)爷公)”“岳父”、“丈老”、“××他外公(家公)”

共同背称:“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克)爷爷(公)”、“我屋老丈人”、“××他(克)外公(家公)”。

1.2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的称呼有“爸”、“(阿)爷”、“(阿)姨”、“爹”、“父”、“伢”、“伯”、“嗲”、“父亲”、“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爷爷(公)”等十五种。我们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两种情况来讨论。

1.2.1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面称及其使用情况

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面称有“爸”、“(阿)爷”、“(阿)姨”、“爹”、“父”、“伢”、“伯”、“嗲”、“父亲”等九种。而其中常用的子女对“父亲”的面称有“爸”、“(阿)爷”、“(阿)姨”、“爹”、“嗲”等五种。

“爸”可以转换成“爸爸”、“阿爸”、“老爸”等三种不同的形式,意思不变,但感情色彩不同。“爸”和“阿爸”是最普通的对父亲的称呼,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20岁以上的子女称呼父亲为“爸爸”或“老爸”,一般都是带有撒娇的感情色彩。“爸”类称呼在阳新一般用于30岁以下的人群,且以兴国城区为主。

“爷”也可以转换成“阿爷”的形式,意思不变,但这种转换多用于枫林、木港等几个东部的小镇。

“爹”常用于大王、太子等镇的方言。“嗲”可以看成是“爹”的音变,常用于洋港镇、排市后山等地区。

姨”是阳新方言中对父亲最常用的面称,在阳新大多数镇上都通用。但是在枫林镇,“姨”既可以用来称呼父亲也可以称呼母亲。当他们称呼父亲为“姨”时,就会改称母亲为“姆”,当他们称母亲为“姨”时,就会称呼父亲为“爷”,不会有人把父亲母亲都称为“姨”。至于他们到底用那种组合,取决于说话人的习惯。

除了以上说的五种常用的对“父亲”的面称之外,还有四种不常用的对父亲的称呼,即“伯”、“伢”、“父”、“父亲”。

“伯”在阳新方言中一般都表示与父母同辈但年龄比父亲大的(男女都可以),但在兴国镇俞家湾,仍有少数人用它称父亲。

“父”为古汉语称法,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现使用人数逐渐减少,在太子镇还有少数人使用。①

“父亲”一词过于正式,在阳新方言口语中一般不用,但45岁以上的人在书信当中可能会用此称呼。

“伢”用于面称时带有一种无奈或生气的色彩,常与“娘”连用。(“伢”也可以用于背称,见1.2.2)

1.2. 2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背称及其使用情况

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背称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去掉所属词“我”或“家”等还可以直接用于称呼对父亲的面称,如“我爸”、“我姨”等,因为其用法与对父亲的面称有一致性,所以不重复展开讨论。另一种是去掉所属词“我”或“家”不能用作对父亲的面称的背称,如“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爷爷(公)”、“伢”等七种。其中,常用的有“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爷爷(公)”等五种。

我(屋)老头(子)有三种不同读法,即“我屋老头”、“我老头子”、“我屋老头子”。三种称法意思基本都一致,选用哪种主要根据跟人习惯。“(我屋)老汉儿”和“我(屋)老头(子)”

属于同一类,它们都带有亲昵的意味,主要使用人群是年龄大于35岁的已婚人士。

“(我屋)老鬼”和“(我屋)老家伙”属于同一类,都带有一定厌恶的感情色彩。多用于子女生气或向别人抱怨时。

和这四种常用的背称相比,“家父”和“伢”使用情况较少。因为“家父”过于正式,只有在少数书面材料中才会用到此称呼。

除了以上六种,“伢”也可以对父亲的背称,一般用于婚丧的哭礼中表“父亲”,这一特点在在阳新枫林镇大德村等地体现较为明显。

1.3阳新方言中女婿对“父亲”的称呼

阳新方言中女婿对“父亲”的称呼有“(我)丈老”、“我屋老丈人”、“岳父”、“××他外公(家公)”四种。其中“丈老”、“岳父”、“××他外公(家公)”都是女婿对父亲的面称,“丈老”比较口语化,使用频率较高。“岳父”较为正式,常见于书面材料。

而“我丈老”、“××他外公(家公)”、“我屋老丈人”则是女婿对父亲的背称,前二者使用频率比后者高。

二.与普通话对“父亲”称呼的比较

列表呈现普通话和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称呼的种类差别(见[附表2])

与普通话对“父亲”称呼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阳新方言有以下特点:

(1)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称呼的种类远远多于普通话中对“父亲”的称呼。且普通话中对“父亲”的称呼在阳新方言中都有,但阳新方言中存在的对“父亲”的称呼有很多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

(2)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称呼多用单音节,如“爸”、“爷”、“姨”、“爹”等。

(3)阳新方言中称呼父亲时,有专门的女婿对岳父母的称呼,而媳妇只能从夫称。

(4)由上表我们可知,阳新方言对同一亲属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有十九种对父亲的称呼。但同时同一个类型的称谓可以称呼不同的亲属关系,如“老家伙”可以作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也可以作为夫妻之间的戏称;如“姨”既可以用来称呼“父亲”也可以用来称呼“母亲”。

(5)方言中已婚人士对“父亲”称呼可以从子称,如“××他爷爷”、“××他外公”等。不过这种称法一般用于媳妇称呼公公或者女婿称呼岳父,其中亲密成分没有那么重,旁人对有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的人也可以如此称呼。这种称法做面称背称皆可。

三.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称呼多样化成因的分析

3.1阳新所处的地理位置对“父亲”称呼的影响

阳新地处吴头楚尾,西北接大冶、西部接咸宁、南接江西省,且和广济、蕲春相邻,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方言称谓的复杂多样性。如咸宁也称父亲为“伢”或“老头子”。

阳新各镇交往具有一定封闭性,继承了很多古代汉语对父亲的称呼,如“爷”“父”等。且阳新内部多种方言交错并存,也是造成阳新方言多样化的原因之一。

3.2社会心理对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称呼的影响

阳新地区人民普遍认为父亲是家庭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对外交往的代表,所以“爷儿们”是对“父亲”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他们的形象的描述。且在古代对一些地位较高的人,都是称“爷”来表示一种尊敬。阳新称呼父亲为“爷”也应是带了一种对父亲的尊重在其中。

3.3文化层次对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称呼的影响

从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不同称呼状况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爸”等受普通话影响较大的称呼,从地区上看多用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兴国城区,从人群上看,多用于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而从地域上看,城区的受教育层度普遍高于农村,年轻一代的受教育层度普遍高于老年一代。

3.4阳新民俗对“父亲”称呼影响

在阳新,女婿对岳父母的财产一般无继承权,也不对他们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这种经济分配状况以及男尊女卑的文化决定了男人很难从妻称岳父母,而只称岳父为“丈老”或“××他外公”。但随着社会发展,男女地位逐渐平等,且独生子女家庭增多,新一代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逐渐也从妻称岳父为“爸”“姨”等。

但阳新“出嫁从夫”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出嫁女子都会随丈夫称呼公婆。

3.5普通话对“父亲”称呼的影响

在阳新方言中,老一辈人很少有人称父亲为“爸爸”“岳父”,而多使用单音节,如“姨”、“爹”、“嗲”、“伯”等。但随着社会发展,普通话逐渐普及。阳新方言受其影响,也接收了普通话的词汇,而“伯”、“爹”、“嗲”这些称谓逐渐减少。三十五岁以上的阳新人很少称“父亲”为“爸爸”,而20岁以下的阳新人则很少称“父亲”为“姨”、“爹”等,尤其是兴国城区。

3.6阳新方言自身构词特点对“父亲”称呼的影响

阳新个别的村镇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如枫林镇大德村习惯在对亲属的称谓前面加上一个“阿”字,称“爷”为“阿爷”,称“姨”为“阿姨”。

参考文献:

[1]黄群建 《阳新方言志》 中国三峡出版社 1995年1月

[2]黄群建《湖北方言文献疏证》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

[3]黄群建《通山方言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4月

[4]黄群建《鄂东南方言音汇》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5]王宏佳 《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6]刘丽 《大冶方言的亲属称谓》【D】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7]曹廷玉 《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 2001年

[8]郭熙 《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多角度考察》【J】中国语文 2006(S2)

[9] 胡士云《说“爷”和“爹”》 【J】 语言研究 1994(01)

[10]黄群建 《阳新方言说略》【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2)

[11]张含 《简论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05)

[12]胡英 《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及辨析》【J】甘肃教育 2003(S2)

[13]史宝金 《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注:本文所用的称呼都是与方言称呼发音相似或相近的字代替。

①从《元杂剧三十种》看汉语词汇亲属称谓中“父亲”“丈夫”的称呼及其演变蔺佳影

何烨,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岳父方言普通话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成交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笑话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蹭饭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