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一个主题”、“四条主线”,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一.把握“一个主题”、“四条主线”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从此,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目标。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争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通过四条基本历史线索得以展开: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所以,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摆脱封闭状况,逐步融入世界的开放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近代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与世界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当今,中国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条件。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离开了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以来,通过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梦想。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屡遇挫折,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在中国都曾经讨论过或不同程度地实践过。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方案以前,没有一种民主政治的方案是符合中国情况,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必然让位于人民民主主义,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形式,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没有找到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推动着先进的中国人去思考救国的新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通过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重点讲授“三个选择”,即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赞成十月革命,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此前,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三个选择”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一是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得到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它表明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选择”密不可分,它们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为个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黄修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与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4).
[3]刘宗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
[4]张雅凌、韩银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1).
[5]张振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 在线聚焦新课程,2008(8).
[6]刘亚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郭立彬,男,河北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