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提倡课外“悦读”

2009-07-14 03:11马根保
文学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悦读读本课外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几乎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体验到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但是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忧心不已。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课外应该提倡悦读——快乐阅读,为阅读营造愉悦、宽松的阅读环境。理由如下:

一.课外悦读尊重的是阅读的个性化特性

比如,我们一直提倡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课外阅读,也列出了阅读书目,编发了《语文读本》。可是,对列出的有意义的名著,学生并不买账,作品很少有人问津;人人手上都有的、作为教学辅助读物的《语文读本》发下去之后,一学期下来,发的时候是什么样基本上还是什么样。据调查,学生看过读本五分之一篇目(10篇以上)的为4%,看过十分之一左右篇目(5、6篇)的为11%,一篇没看的为42%,将近一半,这怎不令人吃惊!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语文读本》所选篇目,可以说是从专家学者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经历、修养和爱好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知识性,忽视了课外阅读应具有的消遣性、娱乐性,更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的特征。

我们知道,阅读是最具个性化色彩、最注重个体生命体验,以及最自由的一种精神活动,尤其是课外阅读。因此,课外阅读必须遵循阅读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阅读情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欲求”,选择各自喜爱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实现追求个性、释放性情的愿望,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不要担心,学生会少了引导,少了拘束,而误入歧途。要放得开,不要过多干涉,相反我们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这样课外阅读的环境就轻松多了,课外阅读也就为真正成为课外“悦读”了。

二.课外“悦读”遵循的是阅读的相互性特征

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在作者和读者的非经验性的鸿沟之上架设桥梁。即读者通过把所阅读的文本(阅读材料)的信息分散、整理、组合,对照已有的经验再加以重新构建。可见,与文本产生交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中间需要能力、需要经验、需要时间等等,而这些却是学生所欠缺的。因此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沟通就有一定的难度,这使他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协调进行,导致了对文本的厌倦。

就阅读的相互性特征,叶圣陶曾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出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文艺作品的鉴赏》)阅读学家的箴言告诉我们:阅读不但是吸收,而且是倾吐。这种“倾吐”,既表现在读者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阅读的心得,又表现在读者用自己内在的经验去兑换文字作品中蕴藏的作者经验。读者的经验越多,通过作品兑换的作者的经验也越多。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思维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程度等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学生愿意看的、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书籍。如尽量选择那些语言表达清新明快、活泼幽默,节奏感强烈,情节生动曲折,想象力丰富,主题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内容浅显易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篇幅短小,有字有画的市场上热销的系列图文作品。这类作品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连大人也喜欢看。

如果遵循阅读的相互性特征,那么我们的课外阅读就真正实现了课外悦读了。

三.课外“悦读”遵照的是阅读的现实性特征

在现今的招生考试制度之下,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考上大学,学校和家庭共同辖制着学生,必使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家长把课外阅读看成是读“野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也时不时地收缴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原因非常简单,怕过多过滥的课外阅读影响学生的考试。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但是,在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家长、老师是不敢大张旗鼓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是不敢大张旗鼓地提倡读那些经岁月反复淘洗而成为不朽经典的艰深沉重的名著的。课外阅读毕竟与考试不能建立起立竿见影的关系,或者说,课外阅读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在人们都把眼睛盯在“分数”上,都在急功近利的时候,大家必然心甘情愿地“死揪”,课外阅读,见鬼去吧。此时,如果我们一再强调学生要严肃阅读,阅读经典,不是很徒劳吗?

那么,高中阶段课外阅读何必不遵照阅读的现实性特征呢?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压力相对小一些的课外,进入一个轻松阅读或充满快感的阅读天地呢?让学生通过愉悦性的“悦读”,来释放一下胸中的郁闷、消遣消遣呢?因为课外“悦读”总比不课外阅读强,因为要改变课外阅读的现状,哪怕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读些陶冶性情的“闲书”也是好事。

总之,改变课外阅读的现状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动作,或者说“非常规”的动作,课外“悦读”是其一。另外,课外“悦读”不排斥给学生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排斥的是把自己对于经典名著的理解和看法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强加给学生的做法;课外悦读不否认经典阅读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丰富、导引、提升、激励和再造的功能。

马根保,江苏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悦读读本课外
雏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取经之路